身体健康与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身心疾病都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因此要实现个体的健康成长,保持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本章将为你揭开心理与健康之间的神秘关系,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并且学会心理疾病的自我预测和防治。
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而真正的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真正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它包含着两层含义:首先是心理功能正常,没有心理疾病;其次是保持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姿态,这才是心理健康的本质所在,要求主体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自己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作为健康的两个重要方面,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不是毫无关系,二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而且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例如,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总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真的一病不起。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承受着越来越重的负担和压力,心理因素成了致病的重要原因,很多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都是由“心”引起的,而“心病还需心药医”,注意心理调节、注重心理健康则是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的重要方面。
心理健康对人的身心发展及社会适应意义重大,我们不仅要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还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
正常的智力水平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操作能力的综合,是大脑活动整体功能的体现。
健全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兴趣、爱好、理想、信念、动机、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在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中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适中合理,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与社会的步调合拍。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心理行为表现,形成不同年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则往往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保持稳定的情绪和情感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据优势,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他们能够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逊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狂妄也不畏缩恐惧,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
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作用。他们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相处时,能给予对方同情、友善、信任、尊敬,而不是猜疑、嫉妒或敌视,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充足的安全感。心理不健康的人则会自别于集体,与周围的环境和人格格不入。
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看做乐趣而不是负担。他能把工作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储存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健全的意志、协调的行为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和接受现实,并能主动地适应现实,进一步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他们能够自觉地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并支配自己的行为,努力去实现目标。其意志和行为是一体的。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很多很复杂的。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生物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又可细化为:①遗传因素,如神经系统的强弱、灵活性与耐受力和适应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②发育特征,不同的年龄阶段,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的身体特征,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会明显影响到个体的自我意识与情绪,例如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引导不当,很容易走向偏激;③疾病或身体健康状况,身心是交互作用的,疾病或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会影响到个人的心理健康。特别是一些较严重的慢性疾病、伤残等都会给人的内心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使人产生心理阴影,对心理健康产生较大的损害。
社会环境因素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对其心理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家庭与学校教育会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现实中很多正性与负性生活事件,对人的精神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此外具体的职业特点、经济收入、社会文化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包括情感因素和人格特征。情感变化既是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志,又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一个人若长期处在消极情感之中,会产生更严重的身心问题。此外,人格发展上的缺陷也会使人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如:过于拘谨、或者过于追求完美化、意志懦弱、偏执、多疑等都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很多人总是觉得“心理”是一种玄奥的、难以理解的东西,因此对于心理健康的问题,人们在认识上难免会陷入一些误区。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对科学的认识要有严谨的理性的态度,因此,我们要善于认清问题的本质,走出认识误区。
不要把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疾病
由于人们对心理卫生知识的缺乏,很多人总是把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等同起来。其实,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心理问题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部影响或内部失调而引起的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现象。如因对某事一时想不明白或遭到某种打击而导致的困惑与迷惘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很高,但是经过别人的帮助或自我调节很快就能恢复。而精神疾病是心理功能出现严重障碍的表现。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在心理与行为上都属于异常范畴,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低下,基本上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心理健康问题不是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人的心理功能经常会受到阻碍,因而可能出现某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据调查,在我国约3.4亿的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存在各种不同程度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孩子约有3000万~5000万人,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表现为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等,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0%,大学生则有16%至25.4%,而存在暂时性的心理失衡,几乎人人都有。可见,心理问题就像伤风感冒人人都会得一样,具有普遍性,而不是在少数人中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许多人总是认为如果心理健康就永远不会出现问题,而心理有问题就无法再恢复到健康状态。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实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是相对而言的,两者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可以转化的。心理健康的人也会产生心理问题,有了心理问题经过调适也是可以恢复的。
心理健康问题只能出现后再进行治疗
人们总是认为心理问题的表现是很隐秘的,根本无法发现,因此只有当心理问题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以后,才能进行诊断和治疗。其实任何问题都应该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心理健康问题也是能够在早期发现并及时调适的。
不要消极地对待心理问题
当发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时,要及时地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和治疗,而不是通过迷信的方法解决。求助鬼神,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造成不良后果。解决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是注重锻炼自我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而不是消极地听天由命。
走出逃避竞争、躲避心理问题的误区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也产生了很多心理问题。于是人们开始逃避,认为不去参与竞争,不去面对冲突,就会避免心理问题,其实这样反而会起到消极的作用。因为人们的适应能力是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只有在实践中克服困难、排除压力、开阔视野,增强心理适应力和抗挫折能力,才能有效地应对心理问题。而逃避现实,只能使能力退化,引发更多的心理问题。
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情境变化会使人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心理变化,心理学上把这种变化称作“心理应激”,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