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说到沐闯大军拿下大理国,并且沐闯封为镇南王,镇守云南。
话说,浩成回到北京之后,召集内阁大臣,商讨如何应对北面的蒙古及东北方向的高丽国。其实浩成不是很喜欢每日早朝,因为君主了解国事,主要的渠道还是通过奏折,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发E-mail。
而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
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通常,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
要命的是古代除了早朝,还有午朝、三朝等。浩成是觉得没必要,弄得大家累嘛累死,重要的事情基本上没有的。所以浩成改了规定,五天一次早朝或者午朝(特殊情况除外)。平时如遇上重大事情,官员可以随时进宫禀报,如无大事可通过奏折禀报。
浩成之所以改这点,主要是因为在后世上班时,某公司天天开会,其实开会的本意是好的,意在解决问题。但是天天开会就会变成了为开会而开会!大家都坐在哪里,每天说干了什么没干什么,其实一点意义也没有!形式主义这个东西有时会害死人。
所以浩成把例会这个东西搬到了现在,规定了五天一次,当然如有特殊情况则另说,这样的反而大大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还别说,自从浩成改了这个制度之后,百官的睡眠质量、工作效率都提高了不少!当然,除了少数比较懒惰的官员。
浩成对官员也采用历史上明代的“京察”制度,浩成统治下的官员也面临着KPI考核的压力。
为了加强对官员的管理,浩成规定每年要对南北两京的官员进行考察,谓之“京察”。
京察时,四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亲自考察,四品以下的官员由吏部、都察院会同考察,如果考核不合格的官员,则会被直接罢黜,削职为民。
只不过历史上明代对四品以上官员的考察完全沦为了一种形式,因为京察的方式很有问题。京察主要就通过臣子写“自陈疏”的形式,由臣子自己向皇帝报告过去一年工作中的种种不足,希望皇帝能够罢黔罢黜自己。皇帝在看完自陈疏后,通常对臣子多加鼓励,然后将其留任。而到了浩成这里则对四品以上的官员除了写“自陈疏”的形式之外,还重点派锦衣卫明察暗访,有时浩成也会微服私访,最大限度的保证浩成的大明国运转的效率。
蒙古这边的铁木真在靖难之役时就开始扩大势力,当大明国成立时,铁木真已经统领了漠南、漠北、漠西蒙古,实力雄厚,拥有雄兵五十多万。当时浩成为了要处理西凉国之事,不愿两线作战,所以册封铁木真为蒙古大汗。
如今西凉国与大明已经签署了停战协议,而大理国也已平定。浩成始终觉得北面的蒙古乃是心腹之患,所以便想解决蒙古问题,就算消灭不了铁木真,也要削弱他的势力,不能让他与西面的西凉国联合攻打大明。
当天下午,浩成与众百官在奉天殿商议了半天,绝大多数官员主张暂不对铁木真用兵,理由是如果一打铁木真,西面的西凉国乘机东进怎么办?而且关外之地即使拿下了,也无法耕种土地,说白了,就是拿下了也是鸡肋!。
浩成说道:“既然你们不同意打,那你们觉得该如何是好!。”
这时,外交部部长王之望说道:“官家,臣觉得可效仿汉唐和亲之事,臣听闻铁木真与官家同岁,但已有四子三女,长女火臣别吉(射雕中华筝公主的原型)年龄十八。
二子孛儿只斤·术赤,年龄十七。三女扯扯亦坚,年龄十五。
四子孛儿只斤·窝阔台,年龄十四。五女阿剌海别吉,年龄十四。六子孛儿只斤·拖雷,年龄九岁。
陛下可让前朝平阳公主嫁给铁木真或者铁木真子嗣中的一位,如此两家皆为秦晋之好,铁木真也不会攻打大明。”
虽然浩成穿越至今已经十六年,照理说应该是四十三岁,无奈浩成的躯体是不老不死之身,所以无论时间过了多久,浩成永远维持在二十七岁。
除了武将之外,大部分文官觉得王之望所言有理。可众人渐渐发现浩成的脸色不对,突然浩成说道:“王之望,你可知朕生平最讨厌的就是和亲政策!你们这些文人为什么总喜欢贴着自己的脸,去孝敬别人!一点血性都没有,啊!。”
众百官见浩成怒火中烧,纷纷跪下。这时,丞相范直清却说道:“官家,其实我们不一定非要我朝派出女子去和亲,我们可以迎娶番邦女子,这样不也是和亲嘛!。”浩成听后立马心想大好,说道:“看看,到底是丞相,说话就是比你们有水平!。”
就在浩成与众人商议之时,忽有锦衣卫来报:“启禀陛下,涪王吴阶与诸葛英病逝了!。”
浩成心里一惊,心中一阵悲痛,虽说历史上的吴阶在1139年就该去世,但是由于浩成穿越的蝴蝶效应,导致有些人物的出生和死亡发生了变动。
随即浩成下旨追封吴阶,赠少师,谥号“武安”,王位由其长子吴拱继承。诸葛英辅佐武穆王岳飞多年,劳苦功高,追封太子太保。
随后大家继续商量对铁木真的战和之策,经过讨论,浩成下旨意先让铁木真亲自护送自己的三个女儿进入京城,让她们的女儿自己从满朝文武中选出自己的意中人,与大明和亲。倘若铁木真不从,便以谋反罪发兵征讨。
而高丽国国主仁宗去世,现如今是仁宗之子王晛即位。想当初浩成靖难起兵之时仁宗王楷便答应宋朝孝宗出兵辽东,意图牵制燕军兵力,虽然当时没有发生大规模交战,但是双方在边境上确实发生过数次小规模遭遇战。
为此,浩成一直记在心上,而如今仁宗之子王晛即位,此人继位后热衷文学创作,时常游山玩水,与文臣泛舟宴乐,饮酒赋诗,被称为“太平好文之主”,同时重用宦官,造成朝政紊乱,重文轻武的现象在他任内达到极致。
浩成觉得此时率兵攻打高丽,乃是绝佳时机,所以浩成提出从辽东军中抽出部分军队攻打高丽。
毕竟汉朝汉武帝时期就将卫满朝鲜的国土分为四郡,乐浪郡、真番郡、临屯郡及玄菟郡,合称为汉四郡。而后之唐朝高宗时期,通过战争手段唐高宗将高丽划分为九都督府,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可惜之后契丹辽国崛起,加之高丽国又趁中原内乱统一了朝鲜半岛。
这次浩成一定要拿下高丽,至少也要恢复汉唐时期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而辽东军人数达二十万。但众人都觉得高丽国自古难打,隋炀帝时期就是因为三征高丽导致,滥用民力,天下群雄并起,之后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唐高宗等帝,也是花费了不少军力,物力,财力才打下来了,但即使打下来了也很难管理。
不过此时皇权还没有被文官集团架空,浩成手里牢牢掌控者武勋集团,尽管有人反对,但浩成最后还是拍板决定攻打高丽!随即浩成便下令平卢军节度使卢环准备兵马,又命雄武侯花云平为副节度使,旨到之日即可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