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听后都笑了。大X却说:“不不不,我们这是在品茶德,因为池老师认为茶德须‘粗茶淡饭两相宜’。”
还没等大家反应,老Z也接着说:“这茶水虽然没有刚才那么香,但确实有池医生说的那种‘茶汗香’。”老Z的幽默,让听者哈哈大笑。
此时我也调侃道:“‘茶汗香’的取意源于我们汉字的现象。”
几个人年轻人齐声问道:“老师,‘茶汗香’跟汉字有什么相似?”
我呷口粗茶后说:“品茶品茶香,也得品茶汗香,是因为茶香有多层含意,就如汉字往往有多种含意一样,譬如‘天’字,有日子的含意,也有宇宙的意思,更有意思的是,我曾将‘天’字拆解,可以拆解为‘一’和‘大’,这里头的意思,难道不是在告诉我们:天是‘一大’空间吗?更有奥妙的是,这‘天’还可以拆解为‘二人’两字,这‘二人’是什么意思呢?当然是指男人和女人。因为《圣经》里有这样的说法: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是的,汉字‘天’确有‘二人一体’的现象,《圣经》的这句话有意思。”一位女茶友说。
“这种说法我不能接受,‘天’由‘二人’构成,只是文字构造的巧合而已,男女二人岂能成天?”另一位男茶友提出反对观点。
“年轻时我也不信,直到明白‘女人是半边天’时才信服,因为这男女‘二人’不仅构成了天,而且还经常闹翻了天哩。”我幽默的回答,使大家哈哈大笑。
听了我的“谈天”,很少说话的阿D也开口说:“老师,我不知道《圣经》,但我知道‘我爱她’不能理解成‘她爱我’,但如果只是一声‘爱’,却既能表达‘我爱她’,也能显示‘她爱我’。”
众人笑了,我也笑了,因为我“谈天”只是拆解文字的雕虫小技,而阿D的“说爱”却是男女情意的奥秘。不过,《圣经》对爱的诠释是“爱是恒久忍耐”,绝不是文理所能透析的。
哦,粗茶的韵味。在品尝中渐渐香甜起来,是的,也许此乃茶话笑声所致,但有位茶友却说:粗茶虽淡有余甘。
品茗“不及犹过”
为了学习陆羽“茗翁之意不在茶”,我与友人喝茶时,也经常穿插着讲人生,遇到高人,也与之来点“之乎者也”。
有一天,一高人来喝茶,在茶话中,他与我谈起孔子,我正在茶兴之中,因他的“之乎者也”激发,我在不知不觉中也兴致勃勃地说:“不及犹过也。”
“咦,孔子说的是‘过犹不及’吧,你怎么会说成‘不及犹过’呢?”那高人及时地纠正我。
“哦,‘过犹不及’首先是否定不及,其意思是:如果‘过’过头了,就跟‘不及’一样,只有不偏不倚才能中正,才能靠得住。这是老孔中庸思想的表达式。可见,‘不及’与‘过’都是不好的,所以我的‘不及犹过’与‘过犹不及’意思是一样的,都是中庸思想。”我认真地回答他。
高人听了我的辩解后,有点认可,但却有似懂非懂的面色。于是我接着说:“孔子的‘过犹不及’,强调的是‘过’,因为孔子说话的时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那消沉的‘不及’是不受人尊重的,所以,孔子在那又好胜又爱竞争的时代,为人们指出:喜欢‘过’,与‘不及’一样不好。孔子能针对这种现象,冷静地指出‘过犹不及’,确是切中时弊的高明言论。”
高人还在认真倾听,于是我接着说:“但是,现代这句话似乎有点矫枉过正了,因为现在针对‘过’作指责的,几乎处处可见,如:‘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等等。如此一来,‘做好没赏,打破要赔’、‘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类的思潮,已经变成了人们的‘共识’,更成为许多人的潜意识,于是麻将、围棋、喝酒、聊天、跳舞、泡妞、游山、玩水已成世风。”
“你的见解不错,请继续讲下去。”高人鼓励我。
我接着说:“如此国情,若不扭转,对富民强国颇有阻碍,所以,现在应该要将孔子的‘过犹不及’,改装为‘不及犹过’才切合时弊。”
高人听罢应道:“嗯,句中‘过’与‘不及’的位置虽然作了对调,但那文字、句式依然还是孔夫子的原装,相信读者见了也不至于误会。我们作为文弱的笔者,没有什么高招,唯能用笔来传达己见,为社会文明尽一点绵薄之力,兴许这‘不及犹过’的道理,也能引发部分同胞的共鸣,但愿你也把这句话整理成文。”
有了高人的肯定,于是我就冒昧动笔写成此文。
生命须吃苦
如果有人告诉你说,好的食物都不好吃,好吃让人上瘾的都不是好食物,你信吗?其实这是真的。
比如,大米饭就不好吃,所以才要配菜,菜可比饭好吃多了,但光吃菜不吃饭不行,因为饭是主食,菜不能当饭,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再好吃的菜都只是副食品。
众所周知,人参、燕窝是很高级的补品,但比饭更不好吃;鹿茸、熊胆也是好东西,可一点也不好吃;黄连、熊胆是苦口良药,但更难吃啦。反之,罂粟壳、摇头丸是会让人上瘾的,但上瘾就糟糕啦。
许多事由于司空见惯了,所以人们大都不会去思考,比如,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一般人都不会去想这个问题,可牛顿对这个问题不仅作了苦苦的思索,还做了深层次的探求,结果,他发现了“万有引力”。
最近我也学牛顿,经常想“为什么好食物都不好吃呢”,请别笑话哦,鄙人经过思索,也发现了一条生命定律,即:生命需要吃苦。
哦,请不要误会,说吃苦是生命的需要,并不等于说享受就不是生命的需要。享受是很美好的,相信谁都喜欢享受,但享受不需别人提醒和推荐,唯吃苦是生命的需要却不是人人都知道的,再说,就是知道了也不容易接受,所以这个问题倒有必要说说。
其实,如果只有享受没有吃苦,享受久了就会转为难受。近二十多年,找我治疗的颈椎病病人,很多都是因躺在床上看电视造成的,可躺在床上看电视就是享受。就说看戏吧,老百姓在辛苦之余看看戏,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但笔者年轻时搞文艺创作,曾经参加省级调演,有一年被指定要观看大赛的所有剧目,每天看三场戏,连续看了十多天,哎哟,头晕背疼眼睛花,好不辛苦。
那时候我才二十几岁,在矿务局搞文艺,因为自己身体好,不生病,看见别人生病住院,既可以不用上班,又能得到护士呵护,哇,这对于矿工而言,也是一种不赖的享受,有许多矿工都没病装病。有一次,我看了心痒,也学着没病装病,跑到矿山医院去看“病”,并且要求住院。正好那个医生认得我,虽然我不认识他,但他却知道我是作曲的。于是,我住院了,许多护士也欢迎我,因为她们不仅爱唱我的歌,还喜欢听我讲的相声,所以我大受欢迎。不过她们一眼就看出我是没病的,所以都特别关照说:“上午医生查房可严了,你必须躺在病床上,不能起来,我们送药过来,你还必须当场把药吞下去,不然你就得出院。”不用猜,为了享受,我可听话了。但头三天还行,到第四天时,我竟发了高烧,一病病了三天,打那一次起,我再也不敢贪图享受了。
当然,与上述相反,有些事看似不好,其实却是好的。有一回,我买了一个七元钱的面盆,买回来后总觉得太贵,舍不得用,第二天又去买了一个四元钱的面盆,觉得比七元钱的划算,但买回来还不到半个月,不小心碰了一下就破碎了,而那个七元钱的面盆同样碰了好多回都没问题,而且使用了多年还都好好的。
五四时期的一批优秀文人,反对“之乎者也”的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于是把那些经、史、子、集的传统国学经典给否定了。历经了百年的风雨沧桑后,近年来有不少的学子发现问题了,怎么自从丢掉白话文之后,再也没有了文坛巨星,这不对劲呀。于是有许多学者开始清醒,重新提倡国学经典,台湾学者王财贵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不但想到了,而且还做了,十多年来,他倡导让孩子读“四书五经”,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七年前他跑到清华大学来做学术演讲,想不到清华学者将他的演讲誉为“百年震撼”,并作为演讲光盘的碟片名进行推广。
其实,读书人学白话文,就像我买四元钱的面盆一样,看似合算其实亏了,而学文言文就像我买所买的七元钱面盆,看似亏了其实合算。
人生的享受与吃苦也是这样,享受看似合算,其实不合算,吃苦的确很吃亏,但对生命却有益,因为,吃苦是生命的需要。
读“人生之盐”有感
平时只爱钻书堆不善结交的我,真有点孤陋寡闻,原来只知陈侣白是老一辈的词作家,哪知道,原来他还是诗人、作家、电影家、散文家。
受古人“开卷有益”的误导,年轻时我什么书都看,但到了而立之年后,开始明白必须要择卷才会有益,所以,如今已近耳顺之年的我,除了经、史、子、集和有关自己专业的书籍,一般的书不容易打动我。最近,一位好友给我带来了一套《陈侣白文集》,出于礼貌我就随便翻翻,没曾料想,其中的一些诗、文却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中有一篇题为《缺陷--人生之盐》的散文,很是让我深思、共鸣。
在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缺陷在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同人生之盐。”这“缺陷是人生之盐”的说法,实在是一种很生活化又很富哲理的妙喻。
首先,人生不能缺盐。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人体缺了盐,就会全身发软。如果缺陷就是人生之“盐”,那么,困苦的历练当然就有利于锻造人的骨气,因为困苦就是缺陷。其次,盐是最主要的调味品。人生如同五味斋,其甜、酸、苦、辣、咸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咸是五味中的主味,因为即使好一段时间没了甜、酸、苦、辣也不至于有太大的问题,可咸却是一天都不能没有的。文章接着指出:“缺陷的无所不在,说明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说得好,这就是无所不在的缺陷与人生之“盐”的共性所在。
当然,说人生不可缺盐,并不等于说盐对人生是越多越好,相反,如果人体纳盐太多会伤肾,但事实上对盐贪多的人是很少的,所以说这是妙喻。就如人不能没有盐一样,人生也不能没有缺陷,所以作者认为人生有缺陷不尽是坏事。整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历史名人经历的哲思,和自己亲身体会的讲述,把“缺陷如同人生之盐”的道理,做了“诗情画意”的文学演绎。
不过,如果只是上述这样理解人生之“盐”,那也未免太浅薄了一点,因为,陈老费了不少笔墨和篇幅来写《缺陷--人生之盐》这篇文章,而且还将“缺陷人生”作为23篇散文的辑目。作者如此强调这观点,我不相信仅仅是出于一种即兴的比喻,所以我理解作者所说的人生之“盐”至少还有三层深意:一是包含着亲身体会的劳苦大众泪水和血汗的隐喻;二是蕴含着对民族复兴的殷切希望;三是寄托着对大自然博爱的向往。试述如下:
一、人生之“盐”隐喻着劳苦大众的泪水和血汗。中国有13亿人,其中普通老百姓毕竟占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由于生活的艰难和窘迫,免不了要流泪、流汗、流血,须知那泪水和血汗也都是咸的。要是你有夏天反复流汗的体验,那你一定会知道,汗水干了又流,流了又干,经过几次反复后,就会有许多的汗迹会结成白色的晶盐。
所以,作者在叙述自己被错划为右派流放到山区劳动的情况时,语重心长地说:“由于在泥里爬过滚过,懂得了中国的农村和农民,懂得了大米来之不易。知道了寒冬腊月在深及大腿的烂泥田里翻土时是什么感受(不是笼统的‘冷’,而是脚尖死疼),知道了三伏盛夏在双季稻田里抢收抢种时是什么滋味(不是笼统的‘热’,而是头昏脑涨,直到太阳下山才‘清醒’过来)。这使我与同尝此苦的农民兄弟‘心有灵犀一点通’,觉得我们同做流大汗的劳动者很了不起,俯仰无愧于天地,心里踏实;而那些道貌岸然、高高在上、专事整人、自己绝不流汗的‘大人们’,不过是粪土而已。”
二、人生之“盐”蕴含着对民族复兴的殷切希望。现代人对盐的感受,恐怕都会觉得那只是很不值钱的小东西吧。殊不知在中国的历史中,它可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本文不能不提到《盐铁论》这本书。
早在西汉时期,汉昭帝知道要想治理好国家,一要减轻百姓疾苦,二要增强兵戎军械,那么,要解决好盐、铁的问题也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因为盐关联着民生,铁关乎着国计,于是,他召开了一次著名的盐铁会议。到汉宣帝时期,《盐铁论》的作者桓宽,就是根据那次会议的文献,加工、整理出的一部“万言书”,供给君王施政参考。毫无疑问,盐和铁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都是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不论是开采还是晒造,是运输还是贩卖,都必须经过朝廷钦定才行,凡有私人经营者,皆以国法论处。
当然了,在社会高度发达的现时代,盐、铁不再是国计民生最重要的物资,但也不能就以为与国计民生无关了呀。我们国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力虽然强盛了许多,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经济腾飞发展的同时,劳动汗水也不应该被贱看了。今天,作者提出的“缺陷人生”,难道就没有对此现象的慨叹吗?他用心良苦的《缺陷--人生之盐》的文章,难道不是蕴含着对民族复兴的殷切希望吗?朋友,如果大家都懂得劳动汗水的深刻意义,民族复兴才更有坚实的基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