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不仅是力和美的体现,更是勇敢和智慧的表现,那奥林匹克运动及其精神,就更加难能可贵了,可以说如果没有传扬世界的奥运会,今天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令人赏心悦目、眼花缭乱的体育项目。可是,这个令全世界喜爱的奥林匹克运动,不知曾几何时,已经从强身健体被扭曲成了争名夺利的拼搏精神。
强身健体与拼搏精神,听起来都蛮好听的,好像很鼓舞人,其实,这种说法是难以原谅的大谬误!
首先,强身健体的运动不一定是激烈的运动,可体育运动大多是激烈的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也不例外。当然,运动有益健康,但运动量与强身健体的关系不成正比,从科学的角度讲,激烈的运动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伤害。准确地说,要想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运动必须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条件而定,如体质、时间、环境、场所,以及经济能力等等,然后选择一种运动量适当并且能够持之以恒的运动,如走路、登山、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也就是说,要想健身,绝不是那种超负荷、超极限的激烈竞争,用现代时髦话讲,必须是有氧运动才行。其实有氧运动就是贮能运动,当然,中医的贮能运动还有心旷神怡、气定神闲等讲究。
其次,拼搏精神的说法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对人的心理健康害多益少。试问,当今要争当冠军的口号与古代剑客要争天下第一有什么不同?所谓冠军还不就是天下第一?古代剑客为何要争第一?说穿了是要受众人膜拜,因为能得到众人的膜拜,财源就会滚滚而来,可知今天的冠军拍一条广告能赚多少钱?
事实上,有多少“英雄”为了冠军而使尽招数?制造贩卖兴奋剂的有,偷偷服用兴奋剂的也有;贿赂裁判为己作弊的运动员有,索取贿赂损人利己的裁判也有;假输赢真作秀的被邀请方有,糊弄观众骗取钱财的主办方也有。只要看到报纸揭露琼斯、蒙哥马利,以及拳王泰森和那个打球的科比等人的行为,你就明白他们尽在做些什么?
2004年3月26日,福州日报用了整版的篇幅报道了体坛丑闻,其中有篇醒目的标题--《禁药丑闻打开潘多拉魔盒,美国体育骗了世界20年》。还有一篇《体坛名利场》的文章更深刻,一位叫姓孟的作者,提出一个耐人寻思的问题:“过去追求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为什么在死亡和禁药面前变得如此苍白?”接着他指出:“就像赶不尽杀不绝的病毒,兴奋剂不断衍生出新的品种。虽然国际奥委会的反兴奋剂力度不断加大,但今天的反兴奋剂措施永远都只能对付昨天的兴奋剂。服用禁药的运动员,大多是在高额比赛奖金或胜利虚荣的诱惑下铤而走险的。要想杜绝这一切,只有从根本上让体育回归本源,尽量从名利旋涡中离开。但是,这可能吗?”问得好,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读完整版文章,令人感慨万千。其实,如果将许多体坛丑闻细数一遍,莫说是一版报纸,就是写一本书也说不完啊。
有人认为,中国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会比外国人少,但不光彩的表现却不少。听过马俊仁痛斥中国男足的人,也许还记得老马那响当当的话:“球踢得不咋的,小头抹得油光光,还染成黄毛。前脚刚踢输了比赛,球迷还围着体育场闹事,他们后脚跑回房洗个澡出来了,就想寻花问柳。”“中国足球是个破窟窿,拿钱怎么填也填不满,因为他们缺少精神。”
当然,中国的体坛也有佳话,捧回金牌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及其教练,都是靠长年累月的汗水换取的,理当受到礼遇和奖赏。可是,只要领奖台上得了个冠军,全国人民为之而狂欢,嚯,不得了,金钱、美女、荣誉就纷至沓来,获奖者的地位与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这是不正常的呀。
对待科学家袁隆平、黄昆等的辉煌成就,人们都很平静,怎么对运动员的成就,人们会引发强烈的震撼?难怪老马发脾气:“那个米什么的,他的工资比全中国教练工资捆一起还多,还一天到晚噘着小嘴拍广告。那些球员没什么本事,一年捞上百万,米卢没整出什么名堂,一年整走上百万美元。叫我说,恰恰是他们打击了我们中国教练和运动员的积极性!”
窃以为,老马话虽偏激,却是苦口良药,对待体育运动,我们需要以平常心对待,对待体坛怪现象更应该要清醒,打球就是打球,不要乱喊什么“小球可以推动大球”的狂言。
跳水台、绿茵场、下围棋、练射击、单杠、木马、甩铁饼、排球、篮球、乒乓球,能弄到世界冠军的名堂来确实都不容易,都是好汉,但也要头脑清醒呀,它既不能替代科学进步,更不能增加社会财富。相反,越是世界级的大规模体育赛事,越是消耗人类大量财富的事情。
据报载: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创造高达3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大蛋糕,等待切割,这本是好事了吧?其实不然,如果仅从举办国的利益来看是好事,但如果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也就意味着将要无功消耗3万亿元人民币的劳动财富。
什么叫“拼搏”?笔者查了手头的几本辞书,还找不到拼搏一词,但好在人们都明白它的意思。恕我直言,这词表面上好听,其实就是要拼命搏斗的意思。虽然“拼”有拼凑等义,但在“拼搏”这个词组里,“拼”是取其拼命之义用的,而“搏”就是搏斗。小时候读《水浒传》,只要一看到“拼命三郎”出现,就知道又要有拼斗玩命的故事发生了,所以后来听到“拼搏”二字,很自然地也就联想到了“拼命三郎”。
很让人费解的是,体育运动为何要用“拼搏”一词?而且,后来又从体育流行词,进而变成了时代风行语,你听,连歌曲都喊着“爱拼才会赢”,更有甚者,有时还会听到分量级的人物对属下说:“这回你要好好干,人生难得几回搏呀!”真是“语重心长”呐。
如果是健康的进取精神,理当要提倡,但是真正的进取精神,应当是个人内在的一种持续不断的张力,而并不是与人一决高低的拼斗心态。可是,不知曾几何时,那不断进取的奥运精神已经被人偷换了概念,变成了拼搏精神。
事实上,为了这种拼搏,我们常听到的运动员“豪言”就是“我想当冠军”,而所常看到的“壮举”都是些什么呢?无非是:得了冠军的就喜形于色、欢蹦乱跳、得意忘形;得不到冠军的就垂头丧气、捶胸顿足、号啕痛哭。而且拼搏往往还不仅在场内白热化地进行,就连场外的观众也经常发生混乱和拼斗。
世人呐,拼搏不是奥运精神,在人心膨胀、欲海横流的今天,面对这变态了的奥林匹克运动--争强好胜的极极表现,我们必须要冷静地想一想,是不是还该那般痴迷疯狂地推崇它?
痛哭酒文化
中国不仅只是多民族的文明古国,文化当然也比人家多,如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性文化、赌文化等等。
近二十多年,“文化”已成了一种时尚,几乎再没有什么活动不可以冠以“文化”二字的了。这诸多的“文化”中,排在排行榜最前位的当推“吃文化”,当然除了吃,“酒文化”可就稳坐排行榜的第二把交椅了。
不过,“酒文化”比“吃文化”深奥复杂多了。不说不知道,那部古老的《诗经》里就有三十首诗都提到酒;在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中也有沽酒之事;《韩非子》中有一则狗猛酒酸的故事;《楚辞》中有椒酒和桂酒的字眼;唐代的酒诗有一千多首,仅《唐诗三百首》就有饮酒诗四十八首。其实这还算不了什么,因为历代的吟酒、颂酒之文更是浩如烟海,可见中国文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仅中国文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就连中医文化也都与酒文化密不可分哩,瞧,《本草纲目》金陵初刻本中记载的药酒有六十九种之多。《黄帝内经》中也有黄帝与岐伯一起讨论酒的记载,喏,黄帝曰:“为五谷汤液乃醪醴,奈何?”意即:如何以五谷来造酒呢?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以稻薪。”意即:必须用稻米来酿制。可见,酒文化是整个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古人如是,现代人也是这样,在于江泓和王黎亚他们撰写的六十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黄帝内经》的解说词中,有这样一段散文诗式的激昂解说:“纵观中国文学史,醒目地流淌着两种液体,一是酒一是泪。酒和泪之下是一股涌动的生命潜流。这股潜流是酒的魂魄。酒是一条湍急的大河,汪洋恣肆,浩浩荡荡。”
酒,本是好东西,不论是从饮食的角度看,还是从医学的价值说,它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宝贵物品。但是,事物是有两面性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喝酒不仅很容易误事,如果过度过量地喝还会有损健康。
当然,持“对酒当歌”人生观的人应该不在少数,我们也不能认为持这种人生观的人有什么不对,何况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酒还另有其独特而神奇的作用,如古代的曹操就曾经用酒去试探刘备对天下江山的看法,现在也常有人利用酒来摆平人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不仅办事离不开酒,结婚需要酒,过年过节、乔迁庆寿、相逢团聚等等也都不能没酒。
怪不得两千多年前的枭雄曹操,除了“煮酒论英雄”外,还曾饶有兴致地写下了著名的《短歌行》,并举着酒杯大声吟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正是因为秉承着这样的“酒文化”,所以后人就将其“发扬光大”成了“一醉解千愁”。哎,这不正是一句传扬百代的豪饮名言吗?
不过,“酒文化”到了唐代,开始有了些新认识,那位诗仙李白,起先是“将进酒,莫停杯”,后来经过“月下独酌”、“对影成三人”的思索,最后喊出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醉吟。到了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更是一语惊天地地道出了“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奥秘。
然而,这种省悟没有维持多久,国人先是被明朝武家引为骄傲的一件事所陶醉,就是武松因喝酒悟出了醉拳,那武松在酒醉中还能打虎、除暴呢,接着又被清代美人史湘云的醉酒佳话所沉迷。
瞧,从曹操煮酒开始,接着有诗人吟酒、武家嗜酒、美人醉酒;后来有雅士猜拳行酒、俗民送帖请酒、奸人迷药入酒;现代有友人灌酒、官商拼酒、彪汉酗酒。啊哈哈,官也喝,民也喝,老也喝,少也喝,富阔之家三餐喝,穷酸到底了还天天喝,城里人喝尽中国名酒再喝洋酒,乡下人喝光家酿米酒再喝酒精兑成的“美酒”,来来来,喝喝喝……
好家伙,孔乙己就着茴香豆喝,能借着酒兴一口气写出好几个不同的“茴”字,气得鲁迅先生挥笔怒吼:“酒醉了的中国,炮打国门都唤不醒。”
可鲁迅先生怎么也想不到,如今的“酒文化”,比当年的更加惊心动魄,在下层社会,不管什么农场、工场、情场还是生意场,总之处处都要酒捧场。有许多人,直喝得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他还要继续“舍命陪君子”。在上流社会,那“酒文化”就更显得豪气万丈了,君不见,贪官们的酒肚子,仅一年就喝掉一座三峡工程。
不知诸位知不知道一座三峡工程是什么概念?是两千多亿元人民币哪!请注意,那一座三峡工程还必须费时十多年才能建成,而贪官们只要一年就喝掉了一座三峡,这也就是说,在建造三峡工程的十多年里,贪官们却喝掉了十多座三峡工程。
呜呼,为了让种田人能减轻一点负担,在这里,我要对着黄皮肤黑眼睛的同胞们大声地疾呼:不要再宣扬那畸形的“酒文化”了,好吗?
若为自由故
我的小女孩在两岁时,为了不让大人限制自由,经常一哭就憋了气,小女的这招“撒手锏”,每次都让我吓得“臣服”。但有一次她又哭的时候,其“撒手锏”竟然手下留情,虽然也哭得躺在地上,却没有哭憋气,这可给了我思辨的空间,心中暗自琢磨一个久思未得其解的问题:我们一生都在追求的自由,如果与生命比起来,到底孰轻孰重?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四句诗,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世人追求自由的至理名言,也是某些自由主义者最爱挂齿的人权佳话。
哦,我们一生都在追求的自由,到底该如何正确对待呢?要讨论这个问题,须先了解一下自由是什么意思?如果可以用通俗的话来说,我觉得人们所追求的“自由”,就是要求“由着自己”的意思吧。可是,为了实现自由,连生命与爱情皆可抛的人是否曾想过:到底生命与自由哪个更重要?如果爱情与自由不能两全,到底愿意抛掉的是爱情还是自由?
首先,自由仅仅只是生命的一种感受而已,要享受自由就得有生命,要是没命了,如何能体验这种由着自己的自由呢?可见,生命比自由重要,因为有生命才谈得上自由。
其次,虽然爱情只是生命交响曲中的一种动人的间奏,但是,如果没有了这种动人的间奏,那美丽的生命乐章也就没有了延续,可见,我们不但不能抛弃这个间奏,更不能随便地抛弃生命。既然我们需要这种动人的间奏--爱情,那生命的乐章也就不能太自由,因为爱情是有责任的,否则,失去爱情就会破坏有序的生命乐章。何况,爱情既勉强不来,更无法抛弃。
须知生命具有无价的生存权利,所以首先得敬重生命,而“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意思,明明是在向人宣扬:为了自由可以把生命和爱情都给抛掉。可是,如果没了生命,自由归依谁人?归依劝你为自由抛掉生命的那个他吗?须知文言文的“故”,有死亡的意思,“若为自由故”已经有叫人“为自由去死”的意思,当然,如果人死了,那生命与爱情真的“皆可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