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不平衡性,大部分毕业生选择职业时纷纷锁定了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城市,而忽视了基层,忽视了农村,忽视了西部,使这些地区很少有人问津,无法引进人才。
我们不妨客观冷静地分析近年来的就业形势和趋向,可以发现,由于高校的扩招、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用人单位各方面的改制和创新,如今的就业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城市和各大型企事业单位人才济济,多少人为一个职位而争得头破血流,这里已经出现了人才相对饱和的局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才体系和人才系统,其招聘时往往局限于高学历、综合素质高、社会经验比较丰富的人才。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国家公务员的选拔考核也越来越规范严格。如果毕业生只顾眼前利益,贪图一时的环境优越和待遇优厚,那就显得目光太短浅了。大学生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过于向这部分地区的单位拥挤,必然会出现“一窝蜂”现象,造成“就业难,难于上青天”的现象。
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使毕业生的就业大环境越来越好。广大乡镇和生产第一线等基层单位有许多资源需要开发,许多潜力尚待挖掘,但多年来却很难接收到较大数量的大学毕业生,科技开发人员、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员、投资创业人员和教育人才、交通运输人才等实用型技术人才都很紧缺,人才体系还很不完善,更形不成气候,其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伤透了脑筋。相对于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来说,基层更渴望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更欢迎大学生的加盟。他们对大学毕业生是非常渴求的,迫切需要大批有才能的大学生去开拓、去创业。当今大学生要干出一番事业,基层正是很好的用武之地,这些地方不但是国家最需要人才的地方,也是大学生最容易显示特长、做出成绩的地方。
可见,从总体上看,目前高校较大的毕业生数量与各行各业的需要量相比还远远不足,大学毕业生在地区的分布和结构上也不平衡,就业困难是结构性的。国家培养大学生,就是为了满足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每个毕业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不仅要顾及到个人利益,更应该考虑到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只有基层和西部达到真正的富强,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我们个人才能实现真正的富裕。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瞿振元也认为,当今就业的主渠道在基层和中小企业。毕业生希望找个好工作是可以理解的,但不一定一次定位,既然市场经济下的人才是流动的,每个人就要对一个岗位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好心理准备。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的机会在基层,大学毕业生的用武之地就在第一线。因此,国家在政策上号召大学生到基层去,到国家重点建设单位去,到生产第一线去。
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艰苦地区建功立业,可以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
首先,对原籍在中、东部地区而去西部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根据本人意愿,户口可迁到工作地区,也可迁回原籍,由政府主管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提供免费人事代理服务;到西部贫困边远地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可以提前定级,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定高工资标准。
其次,在艰苦地区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者,报考研究生的,应优先予以推荐、录取;报考党政机关和应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
第三,参加“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高校毕业生志愿者,服务期间计算工龄。志愿者服务期满一年考核合格,报考研究生的,总分加10分,并可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国家机关公务员。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和东、中部地区公务员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报考西部地区公务员的,笔试总分加5分。在录用党政机关公务员和新增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时,优先录用、招聘志愿者。
眼下大学生去基层锻炼和实践最典型的代表项目就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鼓励大学毕业生积极到西部就业,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 49号)和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开始共同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财政部、人事部给予相关政策、资金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2003年开始,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12个省、区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服务期满后,鼓励其扎根基层,或者自主择业和流动就业。志愿者除享受国家规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外,还将在求职、升学等方面获得以下八项政策支持:
1 志愿者服务期间,中央财政给予每月不少于600元的生活补贴(含人身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保险),去西藏服务的每月800元,志愿者可凭“青年志愿服务卡”每月到所在地银行领取,凭此卡还可以享受书店、商场等部门的优惠。交通补贴方面,每年每人补贴1000元,在西藏、新疆服务的另行确定;
2 志愿者服务期间计算工龄,党团关系转至服务单位。按本人意愿,户口和档案可保留在学校两年,档案管理机构免收其服务费用。户口档案也可转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免费提供人事代理服务;
3 志愿者服务期间,可兼职或专职担任所在乡镇团委副书记、学校及其他服务单位的管理职务,在奉献中施展青春才华;
4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者报考研究生给予加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具体规定在当年的研究生招生政策中予以明确;
5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者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可适当加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具体规定由省级公务员考试录用主管机关在当年招考中予以明确;
6 服务期满将对志愿者作出鉴定并存入本人档案;考核合格者将获得证书,作为志愿者服务经历和就业、创业的证明;
7 西部地区服务单位除向志愿者提供住宿等必要生活条件外,在录用党政机关公务员和新增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时,优先录用、招聘志愿者;
8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者将被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奖章,表现特别优秀的将被推荐参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等评选。
在国家种种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大学生投身西部、投身基层可以找寻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基层人才奇缺,掌握了先进科学知识和技术、各方面素质普遍较高的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和就业,可以得到更大的施展本领和才华的舞台,工作容易得到认可,也容易被提升担任重要职务,成为统帅级人物;大学生下基层还可以增加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增长见识,得到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基层,尤其是西部基层有诸多的发展机会,在这里能接受锻炼,有利于厚积薄发,为自己的成长、成才和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和铺垫。而且,这可缓解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探索大学生就业的新途径、新形式和新空间,并可充实完善基层人才队伍。基层今后必将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之一,谁先去占领,谁就会拥有主动权,谁就会拥有更大的发展机遇。
部分毕业生不愿选择到基层和西部就业,一味地挤独木桥,陷入“压价竞争”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对工作岗位目标期望值太高,而基层文明程度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物质待遇、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都很难尽如人意。对此,笔者认为,毕业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事业和前途,不能紧盯物质条件和生活待遇。对绝大多数毕业生而言,由于缺乏对岗位的必要了解,一次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不容易,即使是很多大学生看好的行业也不可能一次到位,况且一些被看好的行业的人才流动速度远远高于不被看好的行业,即使是同行业流动,他未必能适应不同的企业文化。因此通过在相关或相近行业的锻炼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和适应能力,也不失为一条成长道路。有目标、有眼光、有志向的毕业生应不失时机地投身基层,投身西部大开发,在国家开发西部战略的推动下,在国家相关优惠条件的帮助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至于眼前的种种困难,不要过分悲观和失望,要着眼长远,面向未来,做好积极应对的思想准备,以较为平和的心态参与基层建设。想当年,深圳只是一个偏僻的小渔村,海南也是广东省的边远贫困地区,都名不见经传,但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在不太长的时间就发展起来了,成为国际大都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基层和西部的进步与腾飞也为时不远了。
随着社会用人机制改革的深入和各方面的突破,不仅“大学毕业生就是干部”的观念要抛弃,而且在“什么样的岗位需要大学生做”的问题上也要更新观念。找工作难,难就难在大学生的思想转变上,难在他们缺少理性思考,只有盲目的冲动上。大学生应该明白,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时期,增加劳动就业主要不是在工业领域,不是在大企业,不是在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而是在服务行业,在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领域。到基层、到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仅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我们教育的重点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大众化教育带来的必然是大众化就业,这是大势所趋。大众化教育的目标并不意味着培养层次的降低,而是指培养层次的多样性、培养对象的宽泛性方面的变化,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既有精英,也有专门人才,也有普通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应该适应大众化就业的形势,解放思想,更新就业观念,对就业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今天不能抱着昨天的就业观念去面对明天的就业局面。现在国家提倡毕业生自主创业,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那种在计划经济时没找到“铁饭碗”就不算正规就业的观念要转变,到公有制企业才算就业的观念也要转变。
世上本来有许多路,走的人少了,路也就荒芜了。基层的条件是相对比较艰苦,但是越是艰苦越能锤炼人的意志和品格,大学毕业生没有基层工作的经验,将很难有大的发展和突破,苦难是一笔财富,去艰苦的环境,去挑战生命的张力,人生有这样的机会不应该放弃。许多成功的人士都得益于在基层工作和实践的经历,在基层“镀金”,最终才在所在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台湾企业家、灿坤电器集团老总吴灿坤说过一句很有诗意的话:“我羡慕天边的彩霞”,但我更注重“脚下的玫瑰”。“天边的彩霞”可望而不可即,“脚下的玫瑰”却近在眼前。这句肺腑之言对于那些期望值过高,就业目标脱离现实的大学生来讲,或许可以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艰苦的锻炼,没有工作经验和能力的逐渐积累,就不可能做出大的成就。大学生只有真正深入基层,扎扎实实地工作,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文明社会新风,唱响“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主旋律,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到西部实现人生的价值和追求,用自己的智慧、年轻、干劲加入基层建设大潮,为基层建设和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听从时代的召唤,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党指引的正确方向,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砥砺进取,昂扬奋进,才能在奉献与创造中书写壮丽的青春。风雨后的天空会格外绮丽,在基层锻炼实践将会是你永恒的回忆和最为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