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跨出学校的大门,走向社会,走向各个工作岗位,首先,自己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次,活动的场所、周围接触的人、生活的内容也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除了带给你新鲜、兴奋与喜悦之外,还伴随着陌生、不安与无助。现实总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事情也不是事先预先想像的那样简单,人不免会产生迷茫与无所适从的感觉。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所以,不妨有意识地培养积累自己的某些素质,以便能很快地投入工作,实现自己的目标。我认为下面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适应能力
从高高的象牙塔步入复杂的社会,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会感到不适应,面对新的环境,常常会出现挫败感和烦闷的情绪,不能很快融入企业。这主要是因为还没有从“学生心态”中走出来,没有做好角色的转变,心态没有及时调整。这段时间是心态的过渡期,初离校园的焦灼、急躁将慢慢沉淀为一种宽松、平和的心态。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培训经理唐长军认为,学生时期是一种被动的心态,是接受的心态,而企业则希望每个员工有一种主动的心态,主动关心企业的心态,主动工作的心态,要有主人翁的精神,而现在学生比较缺乏这种精神,急需有一个心态的转变。
适应社会,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勇敢地面对世界、接纳世界。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之前大都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豪迈情怀,有在五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一番业绩的宏大抱负,但当他们在真正的生活激流中奋勇前行时,可能会发现老师在课堂描绘给他们的社会与眼前真正接触的社会相差甚远,他们可能会发现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完全超乎他们想像,有些人由此可能会产生不安或不满情绪,并由此想到去改写自己的理想坐标。其实深究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导致这一情况的真正原因来自于毕业生自身,因为他们对真正的社会生活做了简单或片面的理解和估计。需要提醒的是,人类文明始终是在继承和创新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要改造世界,首先得接纳世界,只有你接纳了这个世界,你才能站稳脚跟,找到真正改造世界、创造业绩的切入点。当然接纳世界并不是要你消极等待和向困难屈服,更不是要你没有任何原则地去苟同消极落后的东西,甚至同流合污,而是需要你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接纳现实,并有勇气和决心去消除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张扬主旋律,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地去拼搏。
二、学习能力
这是大学毕业生获取新知识,学习和掌握新科学、新技术的一种能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很快,如果没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你很快就会被淘汰。国内著名人力资源管理及青年择业指导专家汪大正认为,学校生活的结束,意味着生活学校的开始。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永远没有毕业生,因而人们才说要“活到老,学到老”。“社会大学”提供给我们的是“终身教育”,生活就像一本无字天书。
这里所说的学习,不单纯是指像学校那样学习理论知识,还包括在工作实践中的学习,以及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戴尔计算机(中国)有限公司有关人士谈到:“公司找的是具备学习者的质疑本质、并且随时愿意学习新事物的人”同学们长期生活在校园里,可能有很多美好的想法,但是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少。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你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这些困难在没动手之前你会觉得能迎刃而解,而在真正动手时却会发现你怎么也解不开。所以在工作时,一定要踏踏实实地从最基层做起。此外,我们不仅要善于学习,而且要善于总结。刚进入企业,你不可能保证不犯错误。你要从自己身上吸取教训,要从别人身上吸取教训,要从书本上看到的情况中吸取教训等等,你一定要有非常强的善于学习和善于总结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促进自己能力的不断增值。
三、人际交往的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科技活动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与人之间、上下级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日趋复杂。大学毕业生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介入各种各样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做到既不违反有关原则,又能促进事业的成功,这的确是一门极深的学问,每个毕业生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只有在良好的社会关系氛围中,个人的成长才会更加顺利。
(一)大胆参与
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实践与经验的结晶,是从教科书上学不到的。因此要培养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大胆参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传统在人们的意识深处积淀了大量消极的诸如“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等故步自封的“中庸意识”。这些意识尽管经历了新潮思想的反复洗礼,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仍不鲜见,这与市场经济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格格不入的。只有大胆地参与,你才有机会跟人打交道,才有机会在企业中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心理宽容
心理宽容就是宽宏大量。有人把宽容与懦弱画上等号,其实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懦弱的人,胆小怕事,是由于本身无力量而怕人欺负;而能宽容别人的人则是指具有宽阔胸怀,有自信心,有坚定意志,有远大理想,开朗,豁达,对人谦让的人。心理学证明,自信心越高的人,宽容度越强。当然宽容并不是不讲原则。能宽容人的人心中自有主见,原则性也强,他们的容人正是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了起来。刚进入企业处于“转变期”的大学生心胸应该开阔一些。
(三)诚实守信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无信而不立”,这些古训中包含的道理是十分深刻的。我们无法设想一个虚伪寡信的人能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上风。进入企业,如果你言而无信,不仅损害企业的名誉,而且对自己的名声和今后的发展非常不利,甚至有可能因此而丢失工作。
(四)平等互利
人际交往的平等有政治平等、法律平等和人格平等。作为一种能力品质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人格平等。人格平等指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不干涉他人的私生活,不践踏他人的人身权利。在人际交往中,没有平等待人的观念,就不能与别人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当然,搞好人际关系还要注意把握好互利原则。互利包含物质互利、精神互利、物质一精神互利三个方面。就精神互利而言,一个人在同他人交往时要想得到他人的关心、注意和爱护,就必须考虑他人也有这种需要,因此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五)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现在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靠自己的单打独斗成功的机会很小。以前,自己一个人关在一间小屋子里,就能搞出一个惊天动地的东西,这种事在现在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现在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现代企业不可能单打独斗,不是有人讲,现在是“群架”的时代嘛。加入企业,如果想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就要学会尽快融入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里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一个成功的项目,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参与,更需要这些人才的互相协作,才可能取得更高的效率,发挥更大的作用。团队的价值实现了,个人的价值才有可能实现;企业的价值实现了,个人的价值才有可能实现。
(六)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种精神也可以理解为“贵在坚持”。大学生刚出校门,都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不少学生自认为学识虽算不上渊博,但凭着几年的积累加上领悟能力应付工作,问题还不是太大。而企业却觉得大学生的实践经验欠缺又比较傲气,需要先到一线上锻炼,踏实下来,有一定的基层经验,发展起来才会更好。于是大学生在择业时就经常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其实根基不稳的楼阁,早晚会倒的,要想有一个大的发展,就不能把目光只放在眼前。
(七)自我表达(推销)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属专业范围内的技能,这里我们主要强调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八)头表达能力
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口才”。一个人“口才”不佳,壶里有饺子倒不出来,那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一些毕业生在企业里,过于“保守”和“老实”,属于绝对的服从型,缺乏与上级和同事的沟通,而企业却希望员工为了企业的发展能有自己的想法,不只是埋头拉车。有才华却不善于口头表达,将阻碍你在企业的发展。如何把话说得更简练、更生动、更有水平,使人爱听,让人信服。这是练好“口才”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学习心理学、辩证法及语法修辞等必备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学习一些说话、论辩的技巧。
在你立足之地提升自己。
——〔美〕爱德华·埃弗里特·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