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象牙塔边缘的就业恐慌
1998年,中国教育部决定采取“海归”经济学家汤敏的意见——扩招。其理由有三:1.教育消费可以拉动内需;2.缓解当时国有企业下岗压力;3.高等教育是立国之本。且不去争论扩招的是是非非,有一组数据反映了当前的就业压力。
2001年,高校毕业生共有115万人。在那一年,本科生的就业率超过80%,研究生超过95%,专科生超过40%;
2002年,高校毕业生有145万人,到7月份时一次就业率是65%;
2003年,高校毕业生为210万人,到7月为止,毕业就业签约不到50%;
2004年,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
2005年,高校毕业生将超过340万人……
由于近期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总体需求有所减少,导致就业状况日趋严峻。从教育部的统计看,除京、沪、苏、浙、粤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本专科生供求大致持平外,大多数省区都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毕业生供求矛盾会进一步加剧,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也将更加激烈。高校在校生的规模空前,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和行业的差距增大,经济和产业规模向东部沿海一些地区集中,而高校的扩招在全国各地却是均衡的。80%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集中在大中城市。不少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学生,北上北京、南下广东、东进上海,寻找就业机会。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决策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政策因素的影响
不同时期的就业政策,体现着不同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人才资源配置的具体准则,也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遵循的基本规范。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总的来说基本经历了“统包统配”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两个阶段。自主择业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双向选择,而不是择业者一厢情愿或随心所欲的选择。某个地区或城市的人才政策、用人单位的人才制度等也对毕业生择业产生着制约。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地区往往会成为大学生择业的热点。从职业的特点来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职业门类的增加和分化,职业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同时职业不再有相对固定的范围,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教育因素的影响
社会上一切的教育活动都会对受教育者产生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些教育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大学前教育和大学教育等,另外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也会对大学生择业决策造成影响。各种教育内容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大学生应当自觉认识成长环境与接受教育的条件对个体的影响,并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自身不利因素,全面提高素质,为求职择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四、社会因素的影响
影响大学生择业的社会因素一般包括:社会价值观、家庭意见、传统观念等。身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虽然在择业问题上受社会因素影响较多,但应树立主体意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对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做出明智的判断,摆脱对父母的依赖,逐渐树立自主、自立、自助等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观念。
五、个人因素的影响
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和家长,常把择业目标锁定在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这些城市和地区的大机关、大企业等待遇高而且体面的高端工作岗位。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每一名大学毕业生都应破除传统的择业观念,切实调低惟高惟精的就业期望。常言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大学生择业时不妨先把自己与普通求职者放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先就业后择业,然后再抓住发展的机遇,尽显自己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