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案例”
我家儿子粒粒四岁半,在幼儿园上中班,平时在家十分外向,话也很多,但一出门,他就完全变了个样。从不和院子里的孩子一起玩,见到陌生人,一句话都不敢说。有小朋友欺负他,他也从不知道还手,是个十足的“老好人”。据幼儿园的老师说,孩子在幼儿园里从不主动参与游戏。这让我很是担心,为什么孩子在家里很活泼,很霸道,可到了外面就内向、懦弱呢?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呢?
“别太溺爱孩子”来自:陈锋的往事1楼
我家孩子也曾出现过“在家是条龙,出门是条虫”的现象。经过多方面分析,我觉得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孩子所处环境不同,所受到的关注程度不同。孩子在家是公主,是王子,备受关爱。可出门就成了普通人,没有人特别关注。因为心理失衡,所以出现了“两面性格”,产生不安全感,变得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进而完全丧失自信,产生自卑心理。
“孩子两面性是好事”来自:做事先做人2楼
楼主不要把孩子的两面性看成坏事,其实这种变化是好事,他的倒退和羞怯恰恰说明他长大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啥都不懂的小孩子了。如今,他的认知水平比以前更成熟了,自我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能区分自己与别人了。
“家长有意识地引导”来自:雪花膏3楼
如果孩子出现了“双面性格”,家长不有意识地引导和纠正,就会使这样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最终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导致孩子交际能力越来越差。
该如何纠正呢?
首先,多带孩子去小朋友多的地方,给孩子创造一个人际交往的环境。鼓励孩子参与同龄人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
其次,让孩子多接待客人。如果有机会,也要适当带孩子参加各种聚会。毕竟孩子见的人多了,自信心也会变强,孩子在人前也就不那么胆小了。带孩子参加聚会时,家长要起到“榜样”作用,主动和别人打招呼、聊天,教会孩子怎么与人相处。多给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不要怕麻烦,总让孩子当笼子里的小鸟。此外,在生活中也可以经常锻炼,比如带孩子逛街、鼓励孩子问路等。
最后,常给孩子灌输“团队”“分享”“参与讨论”等思想,告诉孩子在和别的小朋友交往中要懂礼貌、守规则。只有充分尊重别人,你才会被尊重。只有遵守共同的规则,生活才会井然有序。如此,其他小朋友才会乐意跟你家孩子玩。
当孩子能主动和小朋友玩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鼓励、表扬。如此,孩子才会更自信、更主动地和小朋友交往。
“让孩子自信起来”来自:眼泪寻找4楼
我觉得想要孩子改变两面性格,就得让孩子自信、胆大起来。当他感觉自己不比别人差时,就会主动和人交往。家长要做的就是多鼓励孩子。比如,孩子上公交车不会刷卡,只要家长多让孩子练习几次,孩子会发现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从根本解决问题”来自:小儿消5楼
想要孩子改变“双面性格”必须“刨根问底”。
就像1楼说的,孩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完全是因为家长的过分宠溺。因此家长必须有意识地改变教育模式,对孩子要宽严相济。通过良好的交流沟通改变孩子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让他觉得自己和家长是平等的,都是家里的普通一员,而不是“众星捧月”,全家人都绕着他一个人转。唯有平等健康的家庭关系,才更有利于孩子较快地适应家庭环境向集体环境的过渡。
另外,平时多和老师配合,积极帮助孩子调适心理,才能更好地将“两重性格”接轨融合。
对于孩子的双面性格,楼主不要过于担心,因为这是孩子长大的标志。但也不能对这种现象置之不理,要努力找到这件事的根源,让孩子由“两面派”变得“表里如一”。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
(2)平时多和老师沟通,积极帮助孩子调适心理,最终将两种不同的表现接轨融合。
(3)给孩子创造一个人际交往的环境,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