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案例”
我家宝宝很爱哭闹,只要一哭,奶奶就会抱他。老人家比较宠爱孩子,从来不让孩子哭,一哭就抱。孩子现在6个月了,一哭闹就得抱,不抱哭得更厉害。但是,孩子姥姥说,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长大了就会依赖父母、无法独立。可是,我孩子一哭我就不忍心,而且孩子这么小,如果不抱,他会缺乏安全感的。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希望有经验的妈妈们多出谋划策。
“最好不抱”来自:孔雅婷1楼
我觉得,如果孩子不到5个月,可以抱。但你家孩子都6个月了,如果还是哭闹,建议首先去咨询医生有无病理原因。
如果你发现孩子一抱在怀里就安静,一放下就哭声震天,这时候就要小心了。因为孩子认为哭是让你抱他的有效办法,他是在用哭来达到目的。这样不仅楼主受累,孩子也会养成不良习惯。所以,建议楼主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由着他哭闹,暗示他哭闹已经不是一个有效的办法。经过几次,孩子就既不哭也不闹了。
我家孩子第一天哭闹了一个小时,第二天哭闹时间就明显缩短了,只哭了20分钟。到了第三天便不怎么哭了,一个礼拜之后就完全不再哭闹了。虽然方法有些残忍,但为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忍一忍吧!
“时机不成熟”来自:加薪宝宝2楼
我觉得还是要抱的,毕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交群体,家长有责任给孩子安全感。两岁之前孩子的意识还不健全,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只能用哭示意。我家孩子一岁之前一哭闹都要求抱,大人如果不理孩子的哭声,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不在乎她。
总之一句话:孩子还小,等孩子大了,你想抱都不让你抱了。所以,珍惜现在的机会,不要怕以后累,哪个父母不累啊!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自:为爱飞翔3楼
如果孩子哭,应该先判断孩子哭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检查一下孩子的尿布、衣服,是不是因为排泄物造成的不舒服。如果是,就要尝试教孩子学会一些暗示语,用不同的姿势或声音来表达吃饭、喝水、大便等。
其次,看孩子是不是躺得不舒服。
再次,寻找一下外因,比如,噪声太大、光线太强、太安静一成不变等。
最后,看孩子是不是觉得玩具太单一。
总之,孩子“哭闹”并不只是简单地表达“抱”与“不抱”。孩子或许只是在用“哭”来吸引你,让你帮助他解决问题。平时家长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然后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让孩子了解到,其实微笑是比哭闹更好的语言。
“停止哭泣再抱”来自:紫诺4楼
对于1楼放任孩子哭一个小时的做法,我是做不到的。孩子在一周岁之间,不要让他们丧失安全感。他们需要妈妈的安慰和安抚,妈妈的怀抱和气味最能安抚孩子的情绪。
但是我在抱孩子之前会告诉孩子:如果你哭,妈妈就不抱了。6个月的孩子能听懂话了,你这么一说,孩子肯定不哭了。然后你再去抱他,并且告诉孩子下次想让妈妈抱抱的时候不要哭,可以用某个姿势表达。
“最重要的是玩儿”来自:金俊5楼
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一般不抱,而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楼主可以试试:
(1)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让孩子安静下来。比如“虫儿飞”童声版。
(2)爸爸妈妈唱歌给孩子听,尽量选择轻柔的歌。
(3)适当的爱抚。把灯光调暗,轻轻抚摸孩子的身体,从头到脚。当然,这是在孩子情绪稳定的状态下。当我这么做时,孩子一般会安静地睡着。
这几种方法不见得一次就奏效,建议多试几次。但是绝不能放任孩子哭闹下去。要知道,母爱是孩子最原始的需求。
综上所述,给小婴儿足够的拥抱、安抚,对他未来建立安全感、信任感,以及稳定的情绪有正面帮助。但是,父母照顾孩子也不需要过度紧张,偶尔稍微偷懒,让宝宝小哭一下(如5~10分钟)反而是好的。当孩子大哭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安慰,否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好。另外,孩子的哭声并不只是想让你“抱”那么简单。找出真正的原因,并采取合适的办法安抚孩子情绪,才是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