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案例”
一有客人来,我家柔柔就特别不听话。一会儿要吃糖,一会儿要看动画片,有时候看大人在一边说话,她就大声嚷嚷,还在沙发上乱蹦乱跳,甚至敲打墙上的东西。我如果制止,她反而闹得更厉害。等客人走了,她又恢复常态。
听隔壁邻居说,这只是孩子表现自我的方式,这种“人来疯”只要引导一下,就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后,只要再有客人来,我都让孩子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唱歌、画画……孩子再也不在客人面前乱敲乱打了。
可烦恼又来了。昨天我同事来串门,柔柔又是招待客人,又是表演节目。一会儿给同事倒水,一会儿把自己的画拿出来让客人欣赏。我同事也很配合,一直表扬柔柔。可他越是夸奖,柔柔越起劲儿,没完没了地展示,最后弄得我和同事都很尴尬。
今天她去幼儿园,见到小朋友就说自己受到了妈妈同事的表扬。
孩子这样好吗?如此表现自我是不是有点儿过头了?但要是限制她表现,会不会影响她的健康成长呢?
“冷处理”来自:翊馨妈1楼
对于孩子的这种无理取闹,最好采取冷处理,不去理他,慢慢她就觉得没意思了。况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人来疯”现象会自动消失。
“孩子人来疯的原因”来自:宝贝乖乖2楼
坚决反对楼上的观点。
孩子为什么会“人来疯”?因为在平时孩子是父母关注的中心,他们知道自己在父母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且已经习惯了这种待遇。但是,当家里来客人时,父母的注意焦点就会发生转移。孩子为了抢回“宝座”,就会通过各种方法引起父母、客人的关注。如果像楼上那么做,孩子会觉得自己已经不重要了,就会产生自卑情绪。长时间如此,非常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掌握好“表现自我”的度”来自:小P阳3楼
我觉得楼主没有把握好让孩子“表现自我”的“度”。为了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在客人面前让孩子有机会表现是可取的,但是要明确告诉孩子,表现自我要有度,不能表现起来没完没了。如果孩子不答应,就不让她接见客人。
当有客人来时,要明确告诉孩子:“现在妈妈要和阿姨讲事情了,你自己去一边好好玩。”如此既能让兴奋的孩子受到制约,又可以让孩子有适当的思想准备,自觉退出大人的注意中心。等客人走时,再带孩子一起送走客人,并让孩子与客人道别。
“正确表扬孩子的方法”来自:我是小水晶4楼
同意楼上的观点。
当孩子发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得到别人的表扬时,就会对活动本身失去兴趣,转而把注意力放在“别人是否表扬自己”上。对于柔柔这样“爱表现”的孩子,并不是不能表扬,而是要注意方式方法:
第一,对于孩子力所能及、理所应当的事,不必给予关注和表扬,比如整理玩具、自己穿衣服、自己叠好睡衣等。这些都是本该他们自己完成的事,如果一直表扬,当你不表扬时,孩子就不会好好干。
第二,让孩子知道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在表扬孩子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在某些方面还有弱项,必须努力。比如楼主可以这么鼓励:“你画得真好,如果下次把颜色搭配好,就更棒了。”
总之,楼主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要适当,掌握好“度”,多则无益,少则不足。
“主客双方配合”来自:斗斗男5楼
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
孩子在客人面前展现自己,为的是得到客人的表扬。所以,可以请客人适当教育一下孩子,说明什么是乖孩子,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收敛了。
“让孩子明白集体讲究规则”来自:甜甜美美地笑6楼
楼主明显很少带孩子与外人接触,才导致孩子如此极端。所以,你应该这样教育孩子:
多带孩子和外人接触,经常去公园,去郊游,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并教给孩子一些待人接物的礼仪和技巧。这样既能满足孩子的表现欲,又能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妈妈不喜欢,哪些行为坚决不能做。
还要让孩子感受一下集体生活,告诉他集体讲究规则,不能随便打断别人说话,更不能无理取闹。向客人问好后,就要自己去屋里玩,不能表演个没完。如此客人才会觉得你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如果孩子仍然“人来疯”,就明确制止,然后让孩子冷静一段时间,不要理他,等客人走后再进行惩罚,先指明惩罚的原因,比如没礼貌、乱吼乱叫,然后罚站几分钟等,逐渐纠正孩子的“人来疯”行为。
“不必过分压制,不妨事先约定”来自:棒棒猪妈7楼
我觉得楼主不妨事先与孩子约定好,客人来之后第一件事是向客人表演节目,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接下来就是父母和客人的谈话时间,双方互不干扰。谁违反了“游戏规则”,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综上所述,楼主应该这么做:
(1)减少对孩子力所能及、理所应当的事的夸赞,只有那些需要通过努力完成的事才要表扬。
(2)让孩子明白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
(3)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
(4)让孩子明白集体讲究规则,谁违反了规则都要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