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案例”
儿子小乖从小喜欢“逞能”,刚1周岁的时候,就喜欢拿勺子自己吃饭。刚开始的时候他经常把米饭喂到地上,我就在旁边鼓励他,直到他成功把饭吃到嘴里。
两岁的时候,小乖喜欢上了爬高,家里的沙发、椅子都是他攀爬的对象。
3岁的时候,小乖喜欢上了荡秋千,起初还好好扶着,后来就开始逞能不扶了,结果摔了个屁墩儿。我觉得孩子这样逞能虽然有危险,但是小乖从中学会了坚强。
如今小乖4岁了,前几天幼儿园里安装了新的运动器材,其中有一个攀爬架子。一个小朋友说:“咱们来比赛吧,看谁爬得高。”小乖一听就兴奋了起来,跃跃欲试。我在旁边也鼓励他。可是,我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小乖爬了一半逞能想站起来,结果摔了下来,摔到了腰。
回家后,妻子冲我发了脾气,说我不该鼓励孩子逞能,男孩子本来就爱惹祸,我的鼓励只会让孩子更加不知天高地厚,分不清什么时候可以逞能,什么时候不可以逞能。可我觉得鼓励孩子逞能,孩子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比如冒险精神、竞争精神。而且,其他小朋友都参加,他不参加就会被孤立。况且,男孩子受点儿小伤,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该不该让小乖逞能呢?鼓励他还是限制他?
“逞能是好事”来自:number1楼
坚决支持楼主。
我儿子平时也很调皮,喜欢逞能。上次小区里几个小孩子比赛从一个台子上跳下来,谁敢跳谁就是司令。结果我家儿子“逞能”,是唯一一个敢跳的孩子。虽然摔了一跤,膝盖跌破了,但其他孩子都很佩服她,儿子也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王”。从那之后,儿子不管做什么事都非常有自信。
“不想当司令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来自:自由BT2楼
同意楼上的观点,千万不能压制爱逞能的孩子。孩子喜欢逞能,说明他不甘心当普通士兵,而是想当司令。好胜心是决定一个孩子能否成功的关键。喜欢逞能的孩子独立性、自信心都比那些不喜欢逞能的孩子出类拔萃。
楼主妻子的担心有些多余,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只要给他的锻炼机会足够多,他一定会分清什么时候该逞能,什么时候不该逞能的。
“孩子对自身能力的尝试”来自:BDOG13楼
小乖正处于好奇心强的年龄,身边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他的关注和兴趣。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法去试探和尝试。他之所以从台子上跳下来,就是想要了解自己是不是具备这种能力。而且,小乖所谓的“逞能”只是从众行为,只是为了让自己得到同伴的认同。虽然受了伤,但无大碍。所以,楼主要将这些益处多跟妻子沟通。让妻子学会尊重孩子与小伙伴之间的友谊。当孩子想做某件事时,就放手让他们去做。即便最后做错了,也不要粗暴地指责,应该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如此才能促使小乖自觉地总结经验教训,早日走向成功和成熟。如果楼主妻子强加干涉,只会增加亲子之间的隔阂。
“看孩子的能力范围”来自:小猪宝贝西西4楼
遇到孩子“逞能”的情况,还要听一听孩子的意见,多用商量的口吻。不能像楼主那样一味地肯定,也不能像楼主妻子一样一味地否定。
小孩子考虑问题很简单,做起事来就会觉得自己一定能行。这时候,家长如果觉得某些事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一定要劝阻,以免发生意外。而有些事只要努力就能做到,家长就不该阻止,应该鼓励。
此外,楼主有一点做得不太称职。你家小乖还小,在他逞能的时候应该暗中保护,多留心是否会有危险。毕竟孩子还不具备预见能力,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不会有危险。假如你在旁边多保护一下,相信你妻子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意见了。
“将孩子的好胜心用对地方”来自:随鹏飞扬5楼
我觉得楼主应该把“小乖”的好胜心用对地方,让其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当小朋友们之间互相较量的时候,可以鼓励孩子们搞个运动会或是才艺展示。如此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逞能”心理,也不必为孩子的安全担心。
小乖的这种“逞能心理”未必不是好事,但是给逞强好胜的孩子事先“约法三章”却很必要。楼主应该在小乖玩耍之前明确告诉他,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地方不能去,危险的比赛不能参加。如果孩子的好胜心很强,家长要想办法让其用对地方,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