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也许不知道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但可以为他们提供各种活动和多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必要的引导,以培养其爱好和兴趣。对于非常专注地喜好一件事情的孩子来说,通常他们只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兴趣所在,而对于另外的事情却抛之脑后,这是不够的。如果他们的父母帮助他们寻找另外一些感兴趣的活动的话,那么孩子们就可能感到更加快乐。总之,业余爱好较为广泛的孩子,自然就拥有了愉快的性格。
引导孩子摆脱困境
即使天性乐观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但他们大多能很快从失意中重新奋起,并把一时的沮丧丢在脑后。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着意培养他们应付困境乃至逆境的能力。要是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那么,可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随遇而安,或在困境中寻找另外的精神寄托,如参加运动、游戏、聊天等。
让孩子拥有足够的自信
一个自卑的孩子往往不可能开朗乐观——这就从反面证实拥有自信与快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对一个智力或能力都有限、因而充满自卑的孩子,家长务必多多发现其长处,并审时度势地多作表扬和鼓励,来自家长和亲友的肯定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让孩子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感受快乐
快乐的最重要来源是成就或完成了有意义的活动。快乐随着完成某种成就的努力而产生。例如孩子蹒跚从远处走到母亲面前,他体验着的是真正的快乐,因为他做完了一件事情,他得到了成就。
可以让孩子参加游戏、同他人玩耍,让孩子在自己的活动和活动成果中体验快乐,从中得到对世界、对社会和人的信心,得到对人宽容和忍耐的力量。在成功中,孩子得到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力量和信心,有助于自我的肯定。
对孩子的批评要恰当
父母批评孩子的方式正确与否,显着地影响着孩子日后性格是乐观还是悲观。父母对孩子的批评应该恰如其分,不应把几次错误夸大成永久性的过失。父母应该具体指出孩子的错误及犯错误的原因,使孩子明白自己所犯错误是可以改变的,并知道从何处着手改变。
不压抑孩子的快乐
快乐是一种基本的情绪,人本性中就有快乐的成分。对于孩子的想法,兴趣爱好,做家长的不要过分限制,不要去压抑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在学龄前,尽量给孩子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这对于培养孩子愉快的性格非常重要。
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
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实质上是对一个适应良好的人的全面要求。为此,学校教育的内容正在更新拓展,从德、智、体三方面的发展转向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同样要实现这一转变。
具体地说,家庭教育要注重孩子良好道德品行的培养,重视孩子的能力和智力教育,锻炼和促进孩子健康的体魄,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另外,还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健康的规定中表明,人的健康是由四个方面构成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和道德健康。其中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正常,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心绪良好,且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主动地适应和改进现实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健康;心理年龄符合生理年龄;能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外界事物。因此,儿童的全面发展除了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外,还应有健康的心理。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基于健全个性基础之上的。发展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儿童最需要的性格特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①自信心:只有当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迎接各种挑战时,他才可能有能力战胜困难。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资和才能,有意识地去诱导他们,鼓励他们对成功抱有信心。
②热情:缺乏应有的热情,即使是一件小事也不可能做成功。对大多数儿童来说,热情是生而有之的,然而却很脆弱,很容易被诸如考试的分数、他人的嘲笑、接连的失败等所挫伤。因此,成年人要十分注意保护儿童的热情,千万不要随意伤害。
③富有同情心:大多数儿童对于有生命动物的痛苦与受折磨是十分敏感的,如果他所在家庭的成员经常关心他人,那么,自然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同情的种子。
④灵活性:应变能力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中都是一种具有决定作用的性格。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的最好方法是尽早用成年人的爱心和情感去对待孩子,使他们能早日成熟。
⑤希望:这种特征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敢于迎接挑战。要培养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优点,家长首先就应是一位乐观主义者。如果孩子经常被教育说:“这次遇到失败,以后可能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但只要你不断努力,最终会获得成功的。”那么,当困难真的到来时,他们就会敢于面对现实,临危不惧,从而建立起坚强的个性和忍耐力。
这些性格特征和品质并不是靠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家长的悉心培养。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如果你的家庭是融洽和睦、团结友爱的,这对陶冶孩子的心境和情感特别重要。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心情愉快,养成活泼开朗、热情直率、稳重端庄的性格。
父母本身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良好性格的典范
由于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在家庭中的父母就是宝宝模仿的榜样。为人父母应努力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有坚强毅力、乐观开朗,那么孩子必定也会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性格的人。
家庭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
在一个和谐的家庭中应注意说理,善于引导,要对孩子爱而不娇,严格而民主,自由而不放纵,把孩子既当做爱子又当做家庭成员看待。良好的家庭教育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家庭教育的内容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制定
孩子在1岁时,要培养他克服困难和勇敢坚强的性格,尤其是教孩子学习走路时,不要怕孩子摔跤。跌倒了要爬起来,爬起来再学走。
3岁时,要及时让孩子进幼儿园接受集体生活的训练,体验合群和团结友爱的情趣,特别要注意培养孩子爱学习、守纪律、尊敬老师、助人为乐、心胸豁达的性格和品德。还要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时期是良好个性塑造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进行培养,能够有助于儿童保持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个人事业上的成就,将来能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培养孩子开朗、爱交往的性格
开朗乐观,既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性格品质。调查显示,开朗乐观的人不仅较为健康,例如:癌症罹患率明显低于悲观抑郁者,而且婚姻生活较为幸福,事业上也较易获得成功。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具有这种正面性格呢?以下建议可供家长参考:
要给予孩子正确、适度的爱
幼儿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在周围人们中间的地位,大家对他的态度,对幼儿性格的形成有很大作用。一个被周围人们特别是被父母、老师爱着的孩子,心理上得到爱的满足,也就会心情愉快,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所以,父母要给予孩子正确、适度的爱。缺乏爱的温暖的孩子,容易有孤独感,缺乏自信,甚至对周围人也采取冷漠的态度;过分的爱,会使孩子软弱,也会使孩子缺乏自信,在困难面前灰心。这都不利于活泼开朗的性格的培养。
不要对孩子限制过严
作为父母,当然不能对孩子不加管教、听之任之。但是控制过严,又可能压制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如2岁的孩子允许选择午餐吃什么;3岁的孩子允许选择上街穿什么衣服;4岁的孩子允许选择假日去什么地方玩;5岁的孩子允许选择买什么玩具;6岁的孩子则允许选择看什么电视节目……只有从小就享有选择“民主”的孩子,才会感到快乐自立。
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
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为时时可能遭受孤独的煎熬,享受不到
友情的温暖。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本身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适宜多交一些开朗乐观的朋友。
教孩子与人融洽相处
能和他人融洽相处的人的内心世界较为光明美好。父母不妨带孩子接触不同年龄、性别、性格、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让他们学会和不同类型的人融洽相处。当然,孩子首先得学会跟父母和兄弟姐妹融洽相处,跟亲戚朋友融洽相处。此外,父母自己应与他人相处融洽,做到热情真诚待人,不势利卑下,不在背后随意议论别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避免在物质上太放宽
在物质生活上过于放宽会使得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心理,而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获得自我满足,这就是为何贪婪者大多并不快乐的根本原因。相反,那些过着简单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会玩得十分高兴。
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
性格是在活动中形成的。要使孩子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让孩子的兴趣爱好都得到发挥,最大限度地给孩子表现能力的机会。使孩子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上进心,也使孩子在活动中得到欢乐。这是培养活泼开朗性格的重要条件。
一个孩子如果仅有一种爱好,就很难保持长久的快乐感觉。试想:只爱看电视的孩子一旦晚上没有合适的节目时,心头必然会郁郁寡欢。相反,如果孩子看不成电视时爱读书、看报或做游戏,同样可乐在其中。
教孩子学会摆脱困境
即使是天性乐观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也不可能“永远快乐”。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时,就着意培养他们应付困境、逆境的能力。要是孩子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还可以教育孩子学会忍耐,或在逆境降临之时寻求另外的精神寄托,如参加运动、游戏、聊天等。
让孩子拥有适度自信
拥有自信与快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来自父母和亲友的正面肯定无疑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