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为数不多的知情人和重要当事人,薛宝钗在母亲制订了营销计划之后,也逐渐展开了攻势。趁着宝玉过来探望,宝钗先是主动索看宝玉,看完正面看反面,口中念念有词:“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明显是发出暗号。旁边的贴身丫鬟莺儿对答如流:“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此话一出,便勾起了宝玉的好奇心,软磨硬泡索看宝钗的金项圈,一看那金锁上面写的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还真和宝玉上的话像一对匹配。宝钗之前还故意半推半就地卖关子:“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宝玉反复念了几遍,莺儿又开口了:“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莺儿这快嘴,马上被宝钗止住了。
为什么说这是个策划呢,我们可以看出来,故事前后出现了矛盾。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薛姨妈跟王夫人说的是:“金锁是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而这里,宝钗和莺儿两个人却露了马脚,说是和尚说的“必须錾在金器上”,也就是说宝钗的金锁是后来自己打的,和宝玉所衔之玉上对仗的两句话也是后来刻上去的,这和薛姨妈所说的和尚给的金锁显然对不上。和尚给的金锁和自己打制的金锁,两者就不可同日而语。
但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的金玉良缘渐渐地在贾府传开之后,本来板上钉钉的宝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被成功地瓦解了。
宝玉的含玉而生、薛家苦心经营的“金玉良缘”都可以说明,一个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一个品牌迅速地流行起来。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爱荷华州是美国的第29个州,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州,以盛产玉米闻名。后来他们想发展旅游业,苦于没有资源,便打起了麦迪逊县一座桥的主意。麦迪逊是美国第四位总统詹姆斯·麦迪逊的名字,全美国为了纪念这位总统而取名麦迪逊的县有13个之多。那么,如何让这座桥脱颖而出成为旅游胜地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讲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于是爱情小说《麦迪逊县的桥》诞生了,著名作家罗伯特·沃勒受托写下了一个中年女子红杏出墙和回归家庭的爱情故事。中文版的书名被译成很有诗意的《廊桥遗梦》。《廊桥遗梦》全球卖了四千万册,后来还被拍成了同名电影,从此全世界都知道了这座充满浪漫情调的廊桥,无数恋爱中的男女前往这里留下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誓言。麦迪逊县的桥一下子成为了当地著名的景点和主要的旅游收入来源,爱荷华州也借此成功地营销了自己。
众人推波助“良缘”
在制造了一个“金玉良缘”的故事后,薛姨妈下一步考虑的是如何去推广这个故事,并且让贾府的决策层采纳,这件事单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一定要合众人之力,所有能利用上的关系都在薛姨妈的考虑之内,保证计划万无一失。
王夫人和薛姨妈本身就是亲姊妹,谁不想自己家里得权得势,想来也并无不好,“金玉良缘”就明里暗里地在贾府传开了,明争暗斗也就必不可少了。薛姨妈旁敲侧击,王夫人实际操作,笼络袭人、冷漠黛玉、驱逐晴雯、对抗贾母。而且他们背后有女儿元妃这个强大的后台支持,悄悄地便私自定下了贾薛联婚这门亲事。本来是想慢慢来,不料贾宝玉再一次丢了玉,这玉到现在,我们都觉得丢的有一些蹊跷。
当日,宝玉本来是准备和大家一起去赏花,更衣的时候却突然发现玉不见了。众丫头婆子寻了三日三夜没找到,整个贾府都急得团团转,又是算命,又是重金悬赏,还闹出个“假的宝玉来”,气煞众人。
这个时候,唯有黛玉心里暗喜: “果真金玉有缘,宝玉如何能把这玉丢了呢?或者因我之事,拆散他们的金玉,也未可知。”(《红楼梦》第九十五回)
看来,林妹妹真的是很傻很天真,薛姨妈哪会让煮熟的鸭子飞掉?
而宝玉呢,本来是嚷嚷着丢了算了,后来却竟痴傻起来。一开始“不言不语,没心没绪的”,到后来“终日懒怠走动,说话也糊涂了”,接着“一日呆似一日,也不发烧,也不疼痛,只是吃不像吃,睡不像睡”,只管“嘻嘻地笑”,众人都急了。想来,这通灵宝玉背后写的“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是灵验的。
贾母见此情景,看着心肝宝贝儿“神志昏聩,医药无效”,心急如焚,想起前几日托赖升媳妇给宝玉算命的结果:“说要娶了金命的人帮扶他,必要冲冲喜才好,不然只怕保不住”。贾政当然知道,这是子虚乌有的事儿,本来含玉出生就是他一手策划的,并不是真有其事。“金玉良缘”他自然是不信的。可是看着老母亲老泪纵横,加上王夫人在一旁帮腔说“姨太太是早应了的”。这是薛姨妈一手策划的,她怎会不应,贾政最后也只好妥协了。
宝黛之恋人尽皆知,在古代,这种“绯闻”一旦传出必须明媒正娶。最后为什么大家都视而不见,转而赞同宝钗恋了呢?关键就在于算命的话了。然而,“算命”这么一个重要的情节,在书中却并没有进行过多描写。贾母也没有亲自出马,而是委托一个家仆的媳妇去算的命,看来真是被“策划”了。这算命的先生,应该是薛姨妈为了撮合这金玉良缘提前买通的。薛姨妈这计划一步一步环环相扣,最终大获成功。
抓周失策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故事营销也是如此。宝玉抓周就是一次失败的故事营销,没变成故事而是变成了事故。身为名门望族,贾政儿子抓周自然会诏告天下,现场直播。由于大儿子贾珠聪明过人,让贾政过于自信,想着二儿子也定是经国济世之才。贾政找对了方向,却忽略了细节,最后一招失策满盘皆输,让宝玉成为了“花花公子”的代名词。
儿子一岁了,全家人欢聚一堂,摆了一大桌子东西,让宝玉抓取,笔墨纸砚、金银珠宝。“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想看看小寿星以后会往哪个方向发展。每个人都期待宝玉如降世之时一样,抓一个吉祥物,或升官或发财或将来中状元。谁曾想,宝玉确实不是个凡人,偏偏只抓脂粉钗环,也就是抓了一大把的女性化妆品。贾政气坏了,光天化日众目睽睽,老脸丢尽了,于是大怒:“将来酒色之徒耳。”宝玉也不管,自顾自地玩儿起来,一岁的孩子啥事也不懂。
抓周算大事儿了,尤其是在贵族圈里,这事儿马上就传开了,贾政先前策划的宝玉衔玉而生的光环顿时黯然失色,这也为贾政不喜欢宝玉埋下了伏笔。策划要有延续性,既然前面上演了一出“衔玉出生记”,就该把握住每个关节点,更上层楼,周密策划,巩固效果。
其实,贾政要得到好的结果并不难,如果策划得周到,让小孩子抓什么他就能抓什么。一岁的小孩子还是处于混沌状态,什么好玩抓什么,什么离自己近就拿什么,而且通常都对色彩、声音十分敏感,亮丽的颜色和响声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在抓周的时候,如果多放一些彩色字画、金元宝、水果、风铃、小鼓……进行色彩和声音的引导,少放或者不放胭脂水粉之类的女性用品,以降低他选择这类物品的几率,就不会造成抓到酒色信物的窘境了。现在倒好,这事儿可不像媒人亲眼目睹的“含玉而生”那么容易保密,众目睽睽之下,抓什么就是什么,覆水难收。宝玉抓周不是个好故事,顺其自然,结果令人失望,大跌眼镜的同时,也让贾家颜面尽失。
人人可成故事高手
故事通常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它分很多种,笑话只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常常是寓意最深刻、最以小见大的一种。
最浪漫的是第十九回中宝玉哄黛玉时讲的故事了。他先是卖个关子说,你们扬州衙门里有一件大故事,你可知道?这可把黛玉的好奇心勾起来了。紧接着宝玉笑着讲起了故事,把黛玉比作偷香芋的耗子,一个故事讲完,妹妹笑了,两人感情又近了一步。
故事通常不简简单单是故事,笑话也不简简单单是笑话。从笑话中,能听出寓意,从笑话中也能体现出个人品牌形象。凤姐平时虽大大咧咧、快人快嘴的,但一个“聋子点炮仗”的故事,便能看出她也是个心细、圆滑、洞察力强的人,家族衰败这么忌讳的事儿,恐怕也只能当做笑话来讲讲,平时是不能拿出来说的。而宝玉逗黛玉的笑话,无疑是巩固了他多情的一面,这小两口卿卿我我、打情骂俏的,羡煞旁人。
世界上最容易的赚钱方式是什么?在家编故事,出门讲故事,见人卖故事。故事的商业价值在于,它能够通过情节演绎,更好地激发人们的情绪,与人产生情感共鸣,故事营销正是塑造品牌、传播品牌、提升品牌的有效营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