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我小小的书房里,贴着一张中国地图,是去年5月到大理开会时,从一个卖白族装饰品的女子手里买的。地图的中部,按着一枚红色的图钉,标示出这个地方对我的重要性。
这个地方是沙洋,湖北中部,汉水西岸、江汉平原腹心的一个普通县城,历史上曾经极其繁华。它隶属于荆门市。在我4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这是世界上与我牵扯最深、我却居住时间最少的两个地方:我从来不曾连续居住超过一个月。
小时候,村里开杂货铺的瘸腿老爹,偷偷托人运回了花生,半夜里,在我家里将花生炒熟,装在玻璃瓶里出售。老人总会给我们家的孩子,每人装一口袋熟花生,并告诉我们,花生是在“湖”里买的。问“湖”在哪里,回答是:沙洋那边。
再问“沙洋在哪里”时,大人就会说“打破砂罐问到底”了。
2
小时候,我家唯一的一户城里亲戚,住在沙洋的榨街附近。跟奶奶去走这户亲戚,是我最兴奋、最期待的事情。
奶奶有时候坐板车去,有时候骑马去,有几次,我们祖孙是走着去的。那户人家的女主人,是我奶奶的姑姑,我称“姑太太”。
大约四五岁时,姑太太给我买了一个洋娃娃,碧眼、金发,白白如藕的胳膊和腿,躺下时眼睛会闭上,站起来眼睛就睁开了。村里的大人开玩笑说:“你长大了就娶个洋媳妇吧!”10岁的时候,姑太太又出钱,带我到照相馆里,为我照了平生第一张照片。为了省钱,姑太太安排同去做客的一位大我好几岁的表姐,和我一起照相。我留着小分头,穿着肥胖的黑色棉裤,和比我高一个脑袋的表姐隔得远远地站在一起。
村里爱开玩笑的大人又说:“怎么,不娶洋娃娃,娶童养媳吗?”
于是,羞于将照片示人,终至遗失。
1988年春节,我回家结婚,在沙洋棉花公司上班的姑太太的儿子,摸出皱巴巴的8元钱,悄悄给我说:“就这点心意,别说出去。让你姑奶奶知道了,要闹意见。”他说的是他妻子,一个在我看来非常热情、诚恳的妇女。
我上大学那年,我亲奶奶来看我,裹了一层又一层的手帕里,拿出来的是两块钱。
我知道,我这一生,无论是从前的贫穷,目前的不穷不富,或将来的可能富裕(请注意,我用了英语中potential这个限定词),我对于钱,从来都不敢不心怀敬畏。
3
前不久,回到沙洋,应邀到当地有名的中学演讲。演讲之前,当地写作界的朋友,在一家风味小馆款待我。当我得知餐馆的老板,以前正是在镇棉花公司工作时,便向他打听那位给我8元新婚喜钱的亲戚。
餐馆老板说:“他得了肺癌,过世好几年了。”
我放下筷子,不礼貌地离席而去。餐馆老板和另一位做东的当地朋友,带我穿过整个镇子,去看望他的遗孀。
我称呼“姑奶奶”的亲戚,在大桥桥头,守着一个毫不起眼的销售装修石材的店面。寒风从江面吹来,街头冷清,无复我少年时的热闹。
我想告诉她:我新婚时,收到的贺礼,包括他们夫妇的8元钱。
那是无法计算利息的一笔巨款。
4
2003年的夏天,我也曾回过家乡。武汉的朋友开车送我,路过沙洋时,在一个瓜果摊前停下车,我想买两个西瓜带回村里。瓜果摊的主人是一对老年夫妇,和我村里的所有老年夫妇一样的打扮,一样的口音。
称好一个西瓜,正准备称第二个时,老婆婆抱起一个西瓜,手一滑,瓜滚在地上,摔得稀烂。老汉一见,马上埋怨起老伴来:“你怎么这样不小心,两三块钱的瓜,就摔成这样了!”
我将烂西瓜捧起来,放在老汉的秤里,说:“别怪老婆婆,这个瓜我买了。”
老夫妇诧异地看着我。我说:“我那边有朋友,正好给他们吃。”我手指了指,几个开车送我的朋友正在路边朝水果摊张望。
另外买了一个西瓜后,我正要离开,老婆婆抓起水果摊上的两个小苹果,非要塞到我的手里。我放回去,快步走开,内心感到非常温暖。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与人的关系,说到底,就是人与故乡的关系、个体的人与全体的人民的关系。在大夏天里,在蚊虫叮咬中,守着路边一个小小瓜果摊的一对老年夫妇,代表的是故乡,以及故乡的人民。
而我,万里异国,最爱吃的,还是沙洋的西瓜和香瓜。
5
前不久的沙洋之行,值得回忆的,至少有三件互不关联的小事。
和两位朋友相约,去一家街头大排档吃晚饭。朋友点了两样菜:一盘炒豆皮,三条小白鱼。小白鱼长约两寸,当地俗称“白刁子”,小时候常常钓到。鱼我是爱吃的,朋友却开玩笑,只准我吃一条。
饭端上来,我想喝酒,白酒,家乡土酿的那种。
大排档的老板,一个年约60岁的精壮庄稼人,赶紧给我端来一杯,大约一两多。我问:“多少钱一杯?”老板哈哈一笑:“两斤以下,您敞开喝,管够,不收钱!”我突然觉得好快活,有点像到了梁山泊,到了快活林。
可惜,酒的醇度不够,缺一点劲道。但喝着可以随便喝的酒,真有回家的感觉。
饭毕,朋友们坐在那里,等我埋单。这令我格外开心。总共19元。我掏出一张20元的钞票来,递给老板,叫他不必找零。我待朋友、朋友待我,这样清清如水的友情,是多么历久弥新啊!
朋友问我:到哪里逛去?
我说:去汉江堤上走走。
过马路时,十字路口,新设的人行横道红绿灯前,亮着红灯,一位老农骑着自行车,径直朝红灯骑去。这时,正在等候绿灯的一位农村打扮的中年女人,一把将自行车的后架拉住,说:“还没有变绿灯,你不能走,当心被汽车撞到。”
正在一同等候绿灯亮起的我们,一起扭头看那个多事的、多嘴的路人。
在这个家乡的小镇上,住着县长、县委书记、公安局长等许多多多威赫赫的人物。他们每天都在说话、做事,大概许多都是很宏大的话、很重大的事。
但是,在我心里,比不上这个女人做的一件事、说的一句话。因为她的多此一言、多此一举,直接诉诸的是一个人,关乎他的生命,牵涉他的全部家人。
这就是官方所强调的“以人为本”。这个官方,从“整人为本”,到“以人为本”,可以说是革命性的进步。
6
汉江的大堤上,月色朦胧。汉江在远处流淌,明灭的灯火、隐约的犬吠,故乡与故人的亲切气息,一阵阵飘来,如暗香浮动。
热烈交谈,或者,沉默不语,都没有关系。少年时,江堤上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未霏,而乡情已解。“千江有水千江月”,是哪个古人写出如此天才的诗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样深含哲理的诗句,又蕴含着怎样的时空流转、物换星移的感慨?
我啃着一截甘蔗,随意地将甘蔗渣吐在江堤的草丛间。买甘蔗时,忘了讨一个小塑料袋来装残渣。好在江堤浩大,雨水丰沛,这点残渣很快就会消解无形。但我在随意吐渣的过程中,略为感到的一点不习惯、不自在,恰恰是回到童年的感觉啊!
人走得再远,也不外乎:回到家乡,回到童年。如果这不是孔子的话,那就一定是我自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