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韩非受韩王委派来到秦国,看到秦国的强大,上书给秦王,表示愿为秦国统一天下出力。这份奏章一送上去,秦王还没考虑重用韩非,李斯倒先着急起来,怕韩非夺了他的地位。他在秦王面前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大王兼并诸侯,韩非肯定要为韩国打算;如果让他回国,也是个后患,不如找个罪名把他杀了。”
秦王政听了这话,有点犹豫,下令先把韩非扣押起来,准备审问。韩非进了监狱,想辩白也没机会。李斯却给他送来了毒药,韩非只好服药自杀了。
秦王政扣押了韩非,也有点后悔,打发人把韩非放出来,可是已经晚了。秦王政十分懊恼。正在这时候,有个魏国人缭到秦国来,秦王政找他一谈,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任用缭为秦国尉,后来人们称他尉缭。燕昭王求贤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湣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
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后来传到燕王哙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燕国将军和太子平进攻子之,燕国发生大乱。齐国借平定燕国内乱的名义,打进燕国,燕国差点被灭掉。后来燕国军民把太子平立为国君,奋起反抗,把齐国军队赶了出去。
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他立志使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的人才,可是没找到合适的人。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音wěi)挺有见识,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
燕昭王亲自登门拜访郭隗,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的。但是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这个仇。要是有个贤人来帮助我报仇雪耻,我宁愿伺候他。您能不能推荐这样的人才呢?”
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说不上,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吧。”接着,他就说了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那个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
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
国君将信将疑,也不再责备侍臣。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惜千里马。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郭隗说完这个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
燕昭王听了大受启发,回去以后,马上派人造了一座很精致的房子给郭隗住,还拜郭隗做老师。各国有才干的人听到燕昭王这样真心实意招请人才,纷纷赶到燕国来求见。其中最出名的是赵国人乐毅。燕昭王拜乐毅为亚卿,请他整顿国政,训练兵马,燕国果然一天天强大起来。
这时候,燕昭王看到齐湣王骄横自大,不得人心,就对乐毅说:“现在齐王无道,正是我们雪耻的时候,我打算发动全国人马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
乐毅说:“齐国地广人多,靠我们一个国家去打,恐怕不行。大王要攻打齐国,一定要跟别的国家联合起来。”
燕昭王就派乐毅到赵国跟赵惠文王接上了头,另派人跟韩、魏两国取得联络,还叫赵国去联络秦国。这些国家看不惯齐国的霸道,都愿意跟燕国一起发兵。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兵马,浩浩荡荡杀奔齐国。
齐湣王听说五国联军打过来,也着了慌,把全国兵马集中起来抵抗联军,在济水的西面打了一仗。由于乐毅善于指挥,五国人马士气旺盛,把齐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齐湣王逃回临淄去了。
赵、韩、秦、魏的将士打了胜仗,各自占领了齐国的几座城,不想再打下去了。只有乐毅不肯罢休,他亲自率领燕国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打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不得不出走,最后在莒城被人杀死。
燕昭王认为乐毅立了大功,亲自到济水边劳军,论功行赏,封乐毅为昌国君。虞卿之计战国时期,诸侯各国连年争战。公元前260年,秦国派大将王核领兵来攻赵国。赵孝成王拜廉颇为上将,率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迎敌。
开战不久,赵军就连连失利,一名都尉(高级军官)战死。赵王十分恐慌,忙召虞卿和楼昌商议,说:“寡人打算与秦兵决战,你们以为如何?”楼昌摇头说:“没有用啦。不如派使者去向秦国求和吧!”
虞卿也主张停战,但他不赞成求和,认为那样主动权便操在秦国手里了。他问赵王道:“您看,秦国想不想打败赵军呢?”赵王说:“这次长平这战,秦国不遗余力,举兵数十万前来,当然要彻底打败赵军才肯罢休的。”
虞卿说:“既然如此,秦国怎么会肯收兵讲和呢?我看,应该派使者带着贵重的礼物去向楚、魏求援:秦国以为楚、魏要和我们赵国联合起来,必定恐慌,那时再去讲和,才会成功。”
赵王不听虞卿的意见,还是派大夫郑朱带着珠宝来到秦国求和。秦王接待了郑朱,安非他在馆驿住下。郑朱叫随从赶回赵国报信。
赵国闻报很高兴,他召集虞卿,洋洋得意地说道:“秦国已经接待了我的使者!”虞卿说:“大王高兴得太早了,郑朱入秦,不但媾和不成,只怕我军的失败反而会来得更快哩。”
赵王诧异地问:“为什么呢?”虞指出:楚、魏各国见郑朱入秦求和,便不会派兵救赵。这样,秦国无所顾忌,必不肯议和。
果然,自从郑朱到了秦国,议和的事情再无下文。不久,赵军在长平大败,连国都邯郸也被秦兵包围起来。
后来,秦国因力量不济,暂时从邯郸撤退了,但提出要赵国割让六座县城作为议和的条件。朝臣中有人怂恿赵王接受这个条件。
虞卿对赵王说:“请问大王,今日秦国退兵,是因为久攻不克、兵力疲惫呢,还是因为爱护赵国呢?”赵王说:“秦国攻赵不遗余力,哪里扯得上爱护两字啊!”
虞卿说:“既然秦国已经攻战无力,大王却主动地送上六座城池,增加他们的实力,岂不是帮助秦国进攻自己吗?”赵王点头同意。
后来赵王采纳了虞卿的意见,派虞卿去东见齐王,联络齐、韩、魏三国共同抗秦。不出虞卿所料,这样一来,秦国便很快派使者主动到赵国来议和了。王稽之死战国时期,秦昭王四十八年,秦国大将王稽率领兵马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一连十七个月,已到第二年五月,也未攻下。他非常恼火,躲在军帐中生闷气。一天,有个叫庄的军士进帐向王稽建议道:“将军如果犒赏部下,鼓舞将士的斗志,攻下邯郸是有希望的……”
这位士兵的话还没说完,王稽便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说:“不行,我是大将,说了算的只有我和秦王,别人的话我不听。退下去。”
庄并没退下,而是更加恭敬地说:“这么说也不全对,就是父亲给儿子下的命令,有的可行,有的就不行。比如说,父亲叫儿子退掉妻子,卖掉爱妾,儿子能够执行。但父亲不准儿子想念她们,这就难以做到了。这是人之常情嘛!一个老太婆说:‘某个美貌妇人与某男子私通。’这种事并不奇怪,这是人的正常欲望。你依仗秦王信任,慢待下级将士,时间已经很久了。这样下去是危险的。你听说过的,如果一连有三个人谎报老虎来了,人就会信以为真的;如果有十个人合力揉压一个木椎,这个木椎不会弯曲,如果人们众口一词,要求改变你的作法,这消息不用翅膀也会飞得很远,将士的力量是极大的,你还是奖赏他们为好。”
王稽还是不接受庄的意见。其实将士就怨恨王稽了,几天后,秦军副将杜契带头叛乱。王稽因此被秦王处死。秦王盛怒之下,还要诛杀范雎,范雎百般求饶,才免一死。
长袖善舞
战国时期,秦国有两个著名人物。
一个是范雎,原是魏国人,在魏大夫须贾门下做事。后来受到须贾的怀疑,险些被打死,化名张禄逃到秦国。他靠着能言善辩的口才和纵横天下的谋略,取得秦昭王的赏识,最后官至相国,被封为应侯:一个是蔡泽,原是燕国人,相貌平平,先后到赵、韩、魏等国求职,没有谁用他。为此,他找人给他相面,不料受到一番嘲讽:“看你的鼻子像蝎子,看你的肩膀盖过脖子,看你的两腿弯曲得中间能爬过一条狗,真是和平常不同的‘圣人’啊!”蔡泽毫不在意,坚信自己总有怀抱金印,腰系玉带,受任于君王之前,出人头地的一天。
几经辗转,蔡泽来到了秦国,见到范雎,纵论天下兴亡之变,入情入理,头头是道,范雎很是佩服。蔡泽恳切地对范雎说:
“请允许我说一句不恭的话,您现在对秦国已经功劳很大,官位极尊,又得到秦王宠信,正是退隐的好时机,这时退下来,可保一生的荣耀信誉,不然的话,恐怕会遭到灾祸啊!”
范雎询问缘故,蔡泽列举了历史上许多沉痛的教训:商鞅为秦孝公制定型法,提倡变革,使秦国无敌天下,最后却被“车裂”而死;白起率兵攻楚伐赵,长平之战杀敌四十余万,巩固了秦的霸业,结果被逼自杀;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名震天下,威服诸侯,后来被肢解丧命;文种为越王深谋远虑,使越国逐步强盛,报了夫差之仇,最终还是被越王杀掉。蔡泽又总结说:“这四个人都是因大功告成后不能及时告退,才遭到祸患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功之下,不可久处’。所以我劝您及早交回相印,退隐山林更好,如你再舍不得离开相位,结果恐怕与那四个人一样不堪设想啦!”
蔡泽的一席话,使范雎十分感动,决定让贤。第二天,将其介绍给秦昭王。
秦昭王见了蔡泽,拜他为客卿。范雎又以自己生病为由,卸去相国职务,秦昭王就让蔡泽当了相国。
范雎和蔡泽为什么能相继当上秦国的相国呢?司马迁说:“他们像跳舞的人衣袖长,善于起舞及商人有钱好做买卖一样,他们因为有一张能言善辩、超过别人的嘴巴。”
南朝宋时著名将领宗悫,从小便有雄心壮志,喜读兵书战策,舞枪弄剑。他的叔父宗炳却希望他能读经学史,走上仕途之路。有一次问他说:“你将来长大打算干什么呢?”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叔父也对他没有办法。
宗悫少年时期就很勇敢。有一回,他哥哥娶亲,夜里来了盗贼,他挺身而出,与盗贼搏斗,终于将十多个盗贼打得狼狈逃命。
宗悫后来投军做了军副,有一次随军讨伐林邑。林邑王率众拼命抵抗,并赶出几头全身皮上铠甲的大象,士兵跟在后面,勇猛地冲过来,好像潮水一般,无法阻挡。在这紧急关头,宗悫提议道:“狮子是百兽之王,它定能吓退大象!”主将采纳了他的妙计,命宗悫带人赶快制做了一头假狮子,并搬着它来到大象面前,又蹦又跳,摇头摆尾,果然把大象吓跑,敌军也溃败了,随后攻下了林邑。
宗悫因为智勇双全,深得朝廷器重,不久被封为左卫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