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基础的、主导的、核心作用,但学校教育“毕竟不是人生所受教育的全部”,“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社会教育在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三方面教育力量的联系和协作,共同营造有利创新的大环境,发挥系统的整体综合功能,形成覆盖人生全程的、全方位的“教育网”,对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培育益莫大焉。
(一)学校教育创新与家庭教育创新必须协调一致
一方面,学校要充分调动家长对子女进行创新教育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关心子女的健康成长,寻找适合自己子女个性特点的教育方式方法,为子女创造健康的学习环境。这就要求学校教师应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与家长一起,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共同研究解决的方法。教师要经常征求学生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意见。学校要及时地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使家长如实地了解学生的成长基础和发展方向,以便与家长一起找到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学校应与家长共同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力的切合实际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这一目标和计划是经过家长、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可以达到的,学校还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在教育方法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同样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这就要求家长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个性特点,了解教育规律,严格要求自己。学校和社会应经常地有计划地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普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举办家长学校,编印相应教材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另一方面,家长应积极主动地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为了配合学校搞好子女的教育工作,每位家长都应主动积极地学习教育方针,并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对孩子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教育,把社会需要内化为子女的自觉行为,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具有创新力的人才。也就是说,家长应按照教育方针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根据子女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了解子女的优点和缺点,按照长善救失的原则,发扬和强化子女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了解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并予以矫正和克服,从而引导子女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全面系统地了解子女的表现,客观认识孩子的校内校外表现、学校和家里的表现是否一致。家长应听取多方意见,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做到有的放矢,促使孩子全面健康发展,促进孩子创新力的开发与提高。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各家长都有不同的方法,其中有的方法恰当,有的只能适得其反,家长应积极与其他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对子女教育得法的家长应利用有关场合,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与其他家长进行交流。教育子女不得法的家长应向他人虚心请教,努力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通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逐步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水平。但切忌生搬硬套,不顾自己孩子实际地盲目模仿。
至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作的具体途径,目前已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途径。如教师家访、家长师访。老师和家长间通过信函、告家长书等形式进行书面联系。召开家长会,交流学生情况,共同研究、落实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举行开放日,学校在预定时间里,有目的、有准备地请家长来校参观学生在校的活动或成果,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育活动、展示学生的各科作业、创作的作品和小发明成果等,让家长了解子女的能力、表现,密切家庭和学校的联系。举办教育讲座,请学校领导和教育学专家主讲,或约请教育子女效果显着的家长做专题发言,介绍经验。通过大量生动活泼的事例,见解精辟的理论概括,情趣横溢的叙述,使家长学有所得。组织家长委员会充当学校参谋,为家庭教育提供咨询,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结合。
(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必须加强联系和协作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系日益加强,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联系加强并出现相互融合、贯通,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形成教育社会一体化。二是学校向全社会成员开放。三是社会方面力量介入学校教育。
学校与家庭、社会结合,形成教育的一体化,既是学生成长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从人的发展来看,学生的成长并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学校教育不过是一种有限的力量,从社会发展看,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提高,不断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使得单纯的学校教育不能满足需要。学校教育要走出自我封闭的象牙塔,共享社会的教育资源,有意识地把社会中具有公共教育影响的领域,如图书馆、广播、电视台、电影院、报社、展览馆、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文化宫、青少年宫、文化补习班、技术培训班、讲座、报告会等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和场所以及企事业单位部门纳入自己的教育系统,自觉地有计划地利用社会各种教育力量和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和设施,积极吸收校外各类人员进入教育系统,参加教育活动。比如,中小学有些课堂教学可以挪到少年之家和社会的文化教育机构进行。高等院校的一些业余课程、晚间课程利用社会的教育机构和设施授课,中小学聘请学有所长的社会人士担任临时教师,高校聘请企业科研人员、工程师参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去工厂企业参观、见习、实习,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生产过程、职业生活状况,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变革,获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学校应向社会成员开放,在社会化、终身化的开放的教育大系统中承担部分的社会教育的任务。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发展及人们接受各类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受教育成为公众的一致需要,教育将不仅仅是少数人独享的文化资源,而是为更多的人所需要。学校教育把自己的触角伸入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承担起改造、发展及提高社会成员素质的任务。学校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需要通过制定政策、法律和制度,鼓励学校向社会开放,改变学校教育资源完全被学校控制,有限资源被学校封闭使用的状况,提高学校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教育的社会化。
校外社会教育机构可以利用学校的师资优势聘请有关专家讲学,以加强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的师资力量,提高教育水平。我国中小学实行地方办学、地方管理,使得中小学面向社区,满足社会成员对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更具有直接性。中小学应当扎根所在社区,为社区服务,使学校成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活知识的社区中心和社会教育基地,成为社区人员进行精神文化生活和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高等教育要大众化、社会化,增强其社会教育的职能,这首先反映在高等教育机构向社会更加开放,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教育机会。未来的高等教育机构将实行更加灵活的入学制度,为各种年龄的人群在其人生的不同阶段提供正规学历教育、学历补偿教育、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等;设置多种多样的课程类型和培养途径,有系统的学历教育课程,有组合的证书教育课程,还可以有知识更新的补偿性的单科课程,让受教育者有自行选择和组合的机会;建立以广播电视网络远程教育为载体的开放教育系统,形成覆盖社会各种人群、向全社会开放的社会化高等教育系统。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建立双向参与结合的机制。允许并鼓励社会各界乃至个人利用各自的人、财、物资源兴办教育。学校的办学和管理过程可采取董事会或校务会、专家咨询、专家评估、双方人员相互兼职等方式,尽可能吸收社会参与学校的决策、管理和人才培养;政府和社会各界要为高等学校进入企业、政府机构和各种社会机构创造条件,开辟渠道。教学研或产学研相结合的新体制,是高校和社会教育双向参与和结合的有效形式。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在学科的交叉处往往能进发创新火花,激发人的创新思维能力。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作还应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与沟通。这是世纪之交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正规教育而言,每年我国有将近一千万普通学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仅从这一侧面可以看出,只靠单一的学历教育、正规教育难以满足广大受教育者的需求。目前,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普通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缺乏必要与合理的衔接与沟通,这种结构体系不能为受教育者提供在一生中有多次选择和接受教育的机会。这就造成“择校”大战,学校与家长片面追求智育和升学率等问题,忽视或漠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我们必须适应新的时代要求,通过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依靠学校、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按照终身教育原则,努力构建和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以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并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多样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并在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中逐步建立起学习化的社会,使21世纪的中国成为人人皆学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