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的配合江泽民高度重视社会环境对人才培养和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多次要求全党全社会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学习环境。第一,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教育部门要做,宣传思想部门、政法部门以及其他部门都要做,全党、全社会都要来做,一定要发扬正气,旗帜鲜明地反对歪风邪气。第二,要集中治理校内和周边环境的社会治安,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第三,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和文化建设,坚决抵制各种封建迷信、腐朽思想对青少年的毒害。第四,必须加强社区建设,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邻里和学校环境。第五,文化艺术部门和大众传播媒介,必须以内容健康向上、具有艺术魅力的精神产品教育青少年。这些是实行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必备的基本条件。同时,政府还应利用有效的舆论手段引导全社会形成对人才的正确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特别是重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创新人才的社会风气。只有在这种有利于创新的社会风气中,才会促使人们求知欲的发展,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开拓新思路。
之所以说教育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就是指“强调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
教育创新系统工程要求运用系统论关于整体性和关联性的原则,把参与教育创新的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组织好、部署好,形成思想统一、步调二致的整体,从而发挥各方面力量的教育创新的作用和整体效应,形成教育创新的合力。如果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部署,各自为政,步调不一致,尽管各自完成了自身的教育任务,却难以充分发挥教育创新的整体效应。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总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家庭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也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方式,都来自一定的社会,并从属社会的教育目的,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在此,家庭教育实质上也是社会教育,只不过是通过家庭形式来进行的罢了。至于学校教育,也必须同社会的需要相一致,同国内外的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相协调,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否则,学校教育将成为一种学究式教育而丧失其与时共进,甚至超前发展的活力。
因此,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要三方面结合,连成一张覆盖人生全过程的“教育网”,才能达到教育创新的综合效应,以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多管齐下,建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系统工程,关键在于教育目标的一致和关系的协调。所谓目标一致,不只是长远的大目标一致,阶段目标也要一致;不只是在口头上和形式上的一致,行动上也要一致。三方面都应该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思想统一,目标一致,要求相同,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否则,三方面的教育作用就可能相互削弱和抵消。所谓关系协调,就是三方面教育力量在整个教育布局中位置恰当,主次分明,配合默契,各自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优势。具体说来就是:
一、三方面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要一致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应该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是相当明确的。江泽民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大家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教育和科研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概括起来一句话,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而所有各类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由于受到旧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确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在许多人的头脑中逐渐淡化、模糊了,甚至出现背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根本目的的现象。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上,江泽民指出:
“现在一些学生负担过重,结果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应试教育”弊端的集中表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行全面系统改革,而关键是端正教育思想,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要从根本上把教育转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应该引起注意的是,目标可区分为不同层级,宏观的教育目标是较容易统一的,然而微观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目标具有较大差异性。那么,具体到各级各类教育,具体到不同的受教育者,如何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目标?当三方面目标发生矛盾时,如何协调呢?
(一)目标要分级,大学与中小学各有侧重
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性质不同,前者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后者是为人才的成长发展打基础的。所以,大学和中小学在教育创新的目标上理应有所区别,各有侧重。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的中小学应以培养基础性的创新素质为主,比如,勤于思考,善于质疑,丰富想象,发展言语,培养综合性能力;大学主要以研究问题和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应以培养研究和创新能力为主,比如创业、科研、创作、解决实际问题等。总之,创新力的培养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力理解为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各种各样的创造活动,抛开知识的学习继承而单纯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或者发明创造,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本末倒置。反过来,如果我们认为中小学是打基础的,培养创新力是大学的任务,与中小学无关,不因势利导,发展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就会压抑儿童的创新力,等到日后再培养将非常吃力。
(二)目标要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区别对待
杜威曾经强调,确定教育目的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成长的规律,而不使目的成为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东西,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在制定教育创新的目标时,不能不考虑学生及其具体情况,学生有不同类型,有的学生聪明、机灵,但很淘气;有的学生勤奋、听话,但较呆板、缺乏灵活性;有的学生独立性强,桀骜不驯;有的学生从众性强,随波逐流。创造性的表现也多种多样,有思想型的,有学术型的,有实干型的。有激进革命式的,敢于破旧立新,有时偏激;有扬弃式的,有继承有批判的创新;有温和、妥协、渐进式的。我们应对学生进行分类研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性地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防止以偏概全,而把某些类型的创新性人才的特征绝对化、目标模式化。
(三)目标范围要具体
学校、家庭、社会一要培养受教育者的问题意识,培养怀疑和批判精神。孩子进学校前是个问号,出校门后是个句号,这并非教育的成功,而是教育的悲剧。二是要激发受教育者解决问题的需要,能发现问题并不等于能解决问题。只有具备解决问题的愿望,才能引起创新动机。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既源自于人的天然的探索本能和求知欲望,更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所以应注意理想、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三是要传授和学习活的知识。活的知识自我包含着内在矛盾,并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这是活力的源泉。必须重视选择那些能引起思考的知识进行教育,重视知识学习的过程,引导受教育者对知识进行思考、加工、转换、迁移。四是要教会学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创新的规律和方法。五是要培养创新的胆魄、个性倾向和意志品质,使受教育者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善于创新的敏感性、不怕失败的毅力和创新成功的信心。
总之,在具体协调和统一教育目标上,学校教育要发挥其主导作用,采取措施,进行调节引导,社会其他部门也要注意引导协调和配合。正如江泽民所说的:“我们的学校、教育部门以及党和国家的其他部门,都要注意做工作,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教师教书育人的心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
二、学校、家庭、社会要加强联系和协作,形成“教育网”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教育人的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础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