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至秦汉时代,蛇在神话迷信中的地位发生了第二次大转变。西汉时期,因为汉高祖刘邦出生于崇蛇传统很深的丰沛一带,所以蛇在神话迷信中的地位提得更高,神话传说中,保留并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神蛇、异蛇。汉画像石、画像砖、帛画上,常见蛇身人首式的神灵,其地位日益重要。这是神人与神蛇的结合体,他们虽已不应算神蛇、异蛇,但也反映着神蛇与异蛇演化的趋势。
人与蛇的故事逐渐丰富起来,蛇的形象不仅出现于艺术作品中,而且也进入了文学的领地。
龟与蛇相结合的神灵――玄武,成为四神之一,玄武大帝主宰着北方。
随着道教的发展和佛教的传入,崇蛇的内容里又增添了新的宗教色彩。
(一)种种神蛇、异蛇
汉代以前的神话传说中已经有了不少神蛇与异蛇。汉代以降,又出现了更多的蛇名,多为自然界并不存在的异蛇。我们已经提到过其中的一小部分,如两头蛇(两头蛇在《尔雅?释地》中又被叫做枳首蛇)、巴蛇、修蛇等。这里再介绍一些前面未曾谈到的神话中的蛇。
1.大蛇
《山海经?北山经》说:?于毋逢之山,“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这种大蛇预兆着旱灾,是一种不祥的异蛇。
汉代以后,还出现过别的大蛇传说。《水经注?淄水》引《晋起居注》说:“齐有大蛇,长三百步,负小蛇,长百余步,径入市中,市人悉观”。不要说长三百步的大蛇,就是长百余步的“小蛇”也是人们见所未见的,难怪传说中的市人忘记了害怕,全去观看了。
2.巨蛇
传说中比上述大蛇更大的有巨蛇。鲁迅:《古小说钩沉》辑《玄中记》说:“昆仑西北有山,周回三万里,巨蛇绕之,得三周。蛇为长九万里。蛇居此山,饮食沧海”。假如真的有长九万里的巨蛇,只怕沧海也要被饮尽。这样的巨蛇可以绕地球一周,哪一座山也容它不下。
3.长蛇
《山海经?北山经》说:“大咸之山,无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有蛇名曰长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
4.白蛇
《山海经?北次三经》:“神?之山,其下有白蛇”。《中次十二经》说:柴桑之山,“其上多银,其下多碧,多泠石、赭,其木多柳?楮桑,其兽多麋鹿,多白蛇飞蛇。”
5.玄蛇
《山海经?大荒南经》说:“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麈是驼鹿,玄蛇能吞食驼鹿,也应当是一种大蛇。《海内经》又说:“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不知这两处的玄蛇是否为一类。
6.黑蛇
《山海经?海内经》:“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郭璞注:“即巴蛇也”。
汉代以后,亦有关于黑蛇的传说。唐初虞世南编撰的《北堂书钞》卷一五八引《壬子年拾遗记》说,禹凿龙门时到了一处洞穴,里边幽暗,禹无法前进。有一条长十丈,头上长角的黑蛇,衔着一颗夜明珠,在前边为禹照亮。
7.青蛇
《山海经?海外北经》:“北方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是说北方的大神禺?两耳以青蛇为装饰,又踩着两条青蛇。而禺?为鸟身,大概是上古时期崇拜鸟图腾的氏族、部落信奉的神。“践两青蛇”可能是该氏族、部落曾经与奉青蛇为图腾的人们发生过冲突的反映。
《大荒北经》又说:“有大人之国……有大青蛇,黄头,食麈”。这里的大青蛇也吞食驼鹿,与上面的玄蛇食性相同。
8.赤蛇
《山海经?大荒北经》:“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践两赤蛇,名曰禺?。”前面我们提到禺?践两青蛇,在这里又践两赤蛇。两种说法当源于两种稍有差别的传说。
9.黄蛇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有……黄蛇……”。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10.育蛇
《山海经?大荒南经》说:“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
11.肥遗
《山海经?西山经》:“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郭璞注:“汤时此蛇见于阳山下。”《北次三经》说:彭?之山……“肥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水,其中多肥遗之蛇”。肥遗形状为一首双身,也是预示旱灾的不祥之兆。
12.虎色蛇
《山海经?海外东经》说:共工之台在相柳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这里的虎色蛇,可能是共工之台的保护神。
13.蝮蛇
《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开明南有树鸟,六首,蛟、蝮、蛇、?、豹,鸟秩树”。蝮即蝮蛇,又名反鼻蛇,是一种自然界存在着的毒蛇。不过,它的毒性往往被人们夸大,在传说中成了异蛇。晋张华《博物志》卷九:“蝮蛇秋月毒盛无所蜇,蜇啮草木以泄其气,草木即死。人采樵,设为草木所伤刺者,亦杀人”。《山海经》中又多次出现“蝮虫”名称,也是指蝮蛇。郭璞注:“蝮虫,色如绶文,鼻上有针,大者百余斤,一名反鼻虫……”。
14.化蛇
《山海经?中次三经》说:阳山“阳水出焉……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则其邑大水”。是传说中预示水灾的不祥之兆。
15.鸣蛇
《山海经?中次二经》说:“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
鸣蛇与化蛇都是长着翅膀的飞蛇,一个预示旱灾,一个预示水灾。
16.飞蛇
前面介绍白蛇的时候,已经提到了《山海经?中次十二经》中的飞蛇。郭璞注:“即?蛇,乘雾而飞者。”?蛇即腾蛇,能腾云乘雾,与凤凰齐舞,显然象征着吉祥,与化蛇、鸣蛇这些不祥的飞蛇大不相同。
17.儿蛇
《山海经?海内经》说:灵山“有赤蛇在木上,名曰?蛇,木食。”郭璞注:“言不食禽兽也,音如?弱之?。”
神话传说中的麒麟是“仁兽”,只食落在地上的树叶而不食正在生长中的植物。螟蛇不食禽兽,只食草木,也应该是神蛇中的“仁者”了。
18.??
《山海经?东山经》说:独山“末涂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其中多??,其状如黄蛇,鱼翼,出入有光,见则其邑大旱”。
19.琴虫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有肃慎氏之国……有虫,兽首蛇身,名曰琴虫”。郭璞注:“亦蛇类也”。
20.?窳
《山海经?海内西经》说:“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窳”。“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
21.雄虺
屈原《天问》:“雄虺九首,倏忽焉在?”王逸注:“虺,蛇别名也。倏忽,电光也。言有雄虺,一身九头,速及电光,皆何所在乎?”《楚辞?招魂》:“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九首雄虺只见于《天问》、《招魂》,别无可考。是一种九头怪蛇,行动疾速,喜吞人(或吞人魂魄),以益其心。
22.钩蛇
《水经注?若水》载:博南山有钩蛇,“长七八丈,尾末有歧。蛇在山涧水中,以尾钩岸上人牛食之。”是传说中的怪蛇,尾巴分叉,钩取人畜为食。郭璞《江赋》说:“尔其水物怪错,则有潜鹄鱼牛、虎蛟钩蛇。”也以钩蛇为恶猛的水物。
23.髯蛇(蚺蛇)
《淮南子?精神训》说:“越人得髯蛇以为上?。”注:“髯蛇,大蛇也,其长数丈。”髯蛇能够吞食鹿一类较大的动物。《酉阳杂俎》说蚺蛇吞食了鹿之后,要“绕树出骨养创”,说明大蛇吞鹿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水经注?叶榆河》载,髯蛇长十丈,围七八尺,常在树上伺鹿兽。鹿兽过,便低头绕之。有顷鹿死,先濡令湿讫,便吞,头角骨皆钻皮出。山夷始见蛇不动时,便以大竹签签蛇头至尾,杀而食之,以为珍异。”清代陈尚古《簪云楼杂谈》记载:沈公某“明万历间巡抚滇南。初至,文武来谒。有参将安,貌甚丑怪,厥首仅存白骨,绝无额?辅颐,唯目光烁烁腾注。公大惊,独留问故。自言:‘此地蚺蛇,千岁以上者高数丈,亘四五里,或七八里。恒宵游,遇豺虎诸兽,则吸而吞之,其于人亦然。某曾夜归,觉为风摄去,蹶趋而入,如坐丹炉中,万火齐发,腥秽且逼人。某疑入蚺蛇腹矣,亟抽刀剖之,约厚五六寸。任此蛇撼天抢地,奔跃数十里外,经时才出,而此蛇已死。某通体殷经,颊上皮肉俱尽,倦而寐,及寝始疼,阅半载方愈。此蛇约长五里,山中人竞取之燃灯,今其骨尚存,鳞大如笠。’”蛇长五里,自然不足信。看来,髯蛇(蚺蛇)虽是客观存在的动物,但在传说中,它的长大和习性也不免被渲染、夸大。不知底细的人们也就把髯蛇看做异蛇了。
24.九头蛇
共工之臣相柳九头蛇身,是人面蛇身的神灵,所以不应算做九头蛇。雄虺是九头蛇的一种。另据清代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九九引《鸟兽考》记载:“真腊王宫之中有金塔,王夜则卧其上,土人皆谓塔之中有九头蛇精,乃一国之土地主也”。
25.人蛇
《格致镜原》卷九九引陈鼎《蛇谱》说:“人蛇,长七尺,色如墨。蛇头蛇尾蛇身,尾长尺许,而人足人手,长三尺。人立而行,出则群相聚,遇人辄嬉笑,笑已即转噬、然行甚迟,闻其笑即速奔可脱。”看来传说中不仅有笑面虎,而且有先对人笑,笑过就吃人的笑面蛇。好在它的动作慢,听到它笑就逃走还来得及。
26.唤人蛇
清代俞樾《茶香室丛钞》卷二三引《蛇谱》说:“唤人蛇长丈余,至数仞,广西近交趾山中有之。伏草莽间,遇行旋过,辄大呼曰:‘何处来?哪里去?’只此六字,甚清楚,音同中州。不知者误应之,虽去隔数十里,蛇必至。至则腥风拥树,排挞而入,吞应者去,人莫能制也。”
27.量人蛇
唐代裴?《传奇?邓甲》:“甲立坛,召蛇王,有一大蛇如股,长丈余,焕然锦色,其从者万条,而大者独登坛,与甲较其术。首隆数尺,欲过甲之首,甲以帽拄其杖而高焉。蛇首觉困,不能逾甲之帽。蛇乃踣为水,余蛇皆毙。倘若蛇首逾甲,即甲为水焉。”
这是一种争强好胜,要与人比高低的蛇。比不过人,自己化为水,比过了人则人化为水。故事中的邓甲用手杖挑着帽子,总算比蛇高一些,用机智战胜了蛇。
这种故事长期流传,达千余年。清代梁绍王《两般秋雨庵随笔》卷四载:“广东琼州有量人蛇,长六七尺,遇人辄竖起量人长短,然后噬之。土人言此蛇于量人时鸣声曰‘我高’,人亦应声曰‘我高’,蛇即自坠而死”。
28.九尾蛇
清代袁枚《续子不语》卷八记述了一个九尾蛇的故事:“茅八者,少曾贩纸入江西。其地深山多纸厂,厂中人日将落即键户,戒勿他出,曰山中多异物,不特虎狼也。一夕,月皎甚,茅不能寐,思一启户玩月,瑟缩再四。自持武勇,尚可任,乃启关而出。行不数十武,忽见群猴数十,奔泣而来,择一大树而上,茅亦上他树远窥。旋见一蛇从林际出,身如?柱,两目灼灼,体甲皆如鱼鳞而硬,腰以下生九尾,相曳而行,有声如铁甲。然至树下,乃倒植其尾,旋转作舞状。每尾端有小窍,窍中出涎如弹射树上。猴有中者,辄叫号堕地,腹裂而死。乃徐啖三猴,曳尾而去。茅惧归,自是昏夜不敢出。”
29.四蛇
《山海经?海内东经》载:“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是说颛顼葬在鲋鱼之山南,他的九位嫔妃葬于山北,有四条神蛇为他们守卫陵墓。
30.担生
《水经注?浊漳水》载:“人有行于途者,见一小蛇,疑其有灵,持而养之,名曰担生。长而吞噬人,里中患之,遂捕系狱。担生负而奔,邑沦为湖,县长及吏咸为鱼矣。”
这条名叫担生的蛇虽然吃人,但对自己的主人却很忠心。主人被捕入狱,它救出主人逃走,也算是不忘其本了。《旧小说?乙集三?广异记》也记载了担生的传说,而且比较详细,说一位书生在路上遇到一小蛇,持而养之,常常担着它,所以叫它担生。后来担不动也背不动了,便把它放到范县东大泽中。过了四十多年,蛇粗大得像一只翻过来的小船,被人称为神蟒。书生也老了,经过泽畔,听到有人“说泽中有大蛇吃人,你不要去”。当时是隆冬天气,天寒地冻,书生认为这时的蛇该冬眠,便穿过大泽。有一条蛇从泽中窜出追赶书生,书生还能记得它的形态颜色。书生远远地对蛇说:“你不是我的担生吗?”蛇就低下了头,很久才走了。书生回到范县,县令知道他见了大蛇却没有被吃掉,以为怪异,就将书生抓起来关入监狱,判了死罪。书生自己发怨言说:“担生,养了你反让我送了命,也太惨了。”当夜,蛇攻陷了范县,一县都成了湖,唯有监狱没有陷下去,书生得救。
31.率然
《神异经?西荒经》载:“西方山中有蛇,头尾差大,有色五彩。人物触之者,中头则尾至,中尾则头至,中膘则头尾并至,名曰率然。”并说“会稽常山最多此蛇。《孙子兵法》‘三军势加率然’者是也。”《孙子兵法》中讲的意思是:三军应该像率然一样,各部分相互照应,密切配合。
(二)蛇形神灵
在本书第一章中,我们知道了伏羲、女娲、黄帝、炎帝、共工等在有些传说中,都是人首蛇身的神灵。随着神蛇、异蛇的发展演化,蛇形神灵也有了新的发展。一方面,伏羲、女娲的形象更加常见,说明其更加深入人心,而他们的事迹也日益丰富。另一方面,有一些地位较低的蛇形神灵演化为山神等地方神?。
1.伏羲女娲
伏羲和女娲在先秦文献中并无太多的事迹,汉代以后,他们的功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神话传说中。伏羲画八卦、“师蜘蛛而结网”,女娲补天等传说都是汉以后出现的。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石刻画像,屡见于汉墓之中。
禹治水的传说中,也有了伏羲的参与。晋王嘉《拾遗记》卷二说:“禹凿龙关之山,亦谓之龙门。至一空岩,深数十里,幽暗不可复行,禹乃负火而进。有兽状如豕,衔夜明之珠,其光如烛。又有青犬,行吠于前。禹计可十里,迷于昼夜。既觉渐明,见向来豕犬变为人形,皆著玄衣。又见一神,蛇身人面,禹因与语,神即示禹八卦之图,列于金版之上,又有八神侍侧。禹曰:‘华胥生圣子,是汝耶?’答曰:‘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简授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度量天地。禹即持此玉简,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也。”
羲皇就是伏羲。汉代以后的传说中,伏羲是三皇之一,在神界的地位很高,而且常以蛇身人面的样子出现。
2.西汉彩绘帛画上的人首蛇尾神像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一件彩绘帛画,画的内容可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是天上,中央绘有一位人首蛇尾的神,右边是太阳,左边是月亮,下有对坐的神人和相对的神龙。中部是人间,下部为地下世界。在整个画面中,人首蛇尾的神位置最高,而且居中,显出他“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样至圣至尊的蛇身神?是前所未见的。关于这位尊神究竟是谁,研究者们曾有过不同的推断。有人认为他就是伏羲,有人认为他是日神羲和,有人认为他是神话传说中“人面蛇身而赤”的烛龙,还有人认为他代表“陈地一个部落的主神,或竟是一个以蛇类为图腾的氏族的传说祖先”。总之,都认为此神具有非常显赫的地位。
长沙在战国时为楚地,楚地多湖泽,草木茂盛,适于蛇的生存。人与蛇的接触自然会多一些。楚墓中常常出土镇墓神,手中握蛇。上述帛画中的大量动物形象里,蛇和奇形怪状的虫占有一定比例,说明楚文化的重蛇传统影响深远广泛。而人面蛇尾的神尾部盘结得自然灵活,形态端庄而生动,画家如果不是对蛇有细致的观察,是不能将这位大神表现得这样栩栩如生的。
汉代的蛇形神圣虽然具有很大的神秘性和权威性,但与上古时期的蛇图腾与蛇崇拜相比,蛇神的灵光只是一种异样的?光。神话在传说过程中发生了种种变化。马王堆汉墓帛画中的蛇形神灵,不仅是人首,而且上身也是人形,穿着蓝袍。而下身还是蛇体,将上体环绕在中间。可以看出,半人半蛇的神灵渐渐减少了蛇的成分。到唐代,伏羲女娲一类的神终于完全变成了人形。人性、人格等因素,在神话传说中的逐渐增长,是社会发展、文化演进的结果。原始文化中的诸神要经过变形,才能保持一席神位。
3.其他人面蛇身神灵
战国至汉代,人面蛇身的神灵众多,他们本来是上古时代原始思想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汉初,这些神灵凭借神话传说而广为人知。《山海经》中,这类神灵甚多,一般无名,地位不高,如《北山经》说:
凡北山之首,自单狐之山至于?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其神皆人面蛇身。
凡北次三山之首……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
这些蛇身或蛇尾的神灵,当时已成为诸山的山神。山神进一步人格化,到后来钟敬文:《马王堆汉墓帛画的神话史意义》,《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一辑。已不见蛇的痕迹。
因为山高林密的地方往往多蛇,上古的先民们很容易把山与蛇联系起来。最初的山神中可能有一些是蛇神,形态完全与自然界的蛇一致。当文明时代到来之后,山林川泽也都为统治者所有,由官吏管理,人间的现实影响了人们想象中的神界,蛇神中的一部分转变为半人半蛇的神灵。此后这些神灵身上的蛇成分不断减退,人的成分逐渐增加,最后完全成为人形。
《海内北经》说:“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面蛇身。”
贰负与被他杀死的?窳都是人面蛇身。因为贰负被称为“贰负神”,所以我们把他归入蛇形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