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一定要有计划有秩序,不能胡乱行事。以免忙乱中使自己陷入困境。做事情一定要有信心,不能依赖他人,要相信自己。做事情还不能只图眼前,要有长远的打算,要能高瞻远瞩,这些经典教诲,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办事有条理,远近诚服
(咸丰五月十九日与国荃书)
原文
沅弟左右:
十八日接弟十五夜书并少荃信稿,具悉一切。少荃意在助吾兄弟成功,而又不敢直言,其意可敬。弟复信盼他早来,甚是甚是。戈登今日来此畅谈,亦甚服弟之营垒坚固、号令严肃,但言少好炮。吾观近日认真办事者,外间尚有公论。如弟元年初进金陵,远近啧有烦言①,至二年浮言尽息,三年而众论翕服②,从未闻有谤议入吾耳者。盖实见弟办事极有条理,军民之最近者心悦诚服,则远处之浮言亦无由而起。若亲者如杨如鲍,疏者如窦如戈,则尤极口赞叹。不知弟耳中别闻毁言否?如有所闻,亦望置之度外,照常治事到底不懈。少荃之开花炮若不效,仍恃曾铁桶(贼中呼弟之名)以严断接济破之耳。弟复余十四五日之信,计廿、廿一可到,到即会衔复奏,催少荃西来也。顺问近好。
五月十九日
注释
①啧:争辩。
②翕:一致。
译文
沅弟左右:
十八日收到老弟十五日夜的来信和少荃的来信抄件,一切尽知。少荃的意思是辅助我兄弟成就功业,而他又不敢直截了当地说,他的心意值得钦佩。老弟回复盼望他能早些来金陵,是很正确的。戈登今天到此间,畅谈一番,也很佩服老弟治军营垒的坚固、号令的严明,只是说老弟军队中缺少好炮。据我看近来能够认真办事的人,外面的言论还是会给予公平评论的。比如同治元年老弟进军金陵,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到了同治二年,那些虚泛无根据的话全都没有了,到同治三年,则众人的议论都表示顺从你,再没有毁谤的议论让我听到了。着实可见老弟办事很有条理,身边的兵将平民对你都心悦诚服,那么外地的虚妄无根据的言论也就不再出现了。亲切的如杨厚庵、鲍春露,疏远的如窦兰泉、戈登,对老弟都尤其赞赏、叹服。不知道老弟曾听到过什么诽谤的话没有?如果有所耳闻,也希望老弟能置之度外,照常处理事务,直到成功,毫不松懈。
少荃的开花炮如果无效,得靠曾铁桶(敌人对你的称呼)用严厉断绝敌军供应的办法攻破金陵城了。老弟对我十四、十五日信的回信,估计二十、二十一日能够到,信一到我就写折上奏,催少荃西来。顺便问候近来可好。
五月十九日
精华点评
工作没有条理同时又想把事情做大的人,总会感到人手不够。他们认为,只要人多,事情就可以办好。其实,不是因为人少,而是工作没有条理。由于办事不得当、工作没有计划,因而浪费了大量员工的精力,事倍功半,最后还是无所成就。做事没有条理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没有功效可言。而有条理的人即使才能不高,也往往会有大的成就。
有个性急的人,不管你在什么时候遇见他,他都显得风风火火。如果要同他谈话,他只能拿出数秒钟时间,时间一长,他就会伸手把表看了再看,暗示他的时间很紧张。他公司的业务做得很大,但是开销更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在工作安排上毫无秩序。他做起事来,也常被杂乱的东西阻碍。结果,他所做事务一团糟,他的办公桌到处都是没用的东西。他经常很忙碌,从来没有时间来整理自己的东西,即便有时间,他也不知道怎样去整理、安放。
还有一个人则恰恰相反。他做事稳重镇定,总是一副平静祥和的样子。别人无论有什么难事和他商量,他都彬彬有礼。在他的公司里,所有员工都寂静无声地埋头苦干,各样东西都安放得有条不紊,各项事务也被安排得恰到好处。他每晚都会整理自己的办公桌,重要的信件他会立刻回复,并把信件整理得井井有条。他富有条理、讲求秩序的作风,影响到了全公司。他的每一个员工,做起事来也都极有秩序,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曾国藩的弟弟正是因为像第二个人那样做事有条理,能有条不紊,从容自若地处理各种事务,失误率才大大降低,因而得到别人的尊敬。做事有条理有计划能大大提高办事效率,也会使人更好地完成任务。
凡危急之时,只有自己靠得住
(同治元年九月十三日与九弟国荃书)
原文
沅、季弟左右:
都将军派兵四营来助守,固属可喜,而亦未必可恃。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恃之以守,恐其临急而先乱;恃之以战,恐其猛进而骤退。幸四营人数不多,或不致搅动弟处全局。否则彼军另有风气,另有号令,恐非徒无益,而反有损,弟宜谨慎用之。去年春间,弟不要陈大富一军,又不留成大吉一军,余深喜弟之有识有志也。
弹药银米,余刻刻不忘,弟刻刻宜存节省之意,不必函函苦催①。大约弟设身处地所能办到者,兄亦必能办到;兄所束手不能办者,虽弟设身处地,亦无如何也。
九月十三日
注释
①函:信函。
译文
沅、季弟左右:
都将军派四个营的军队来助守,固然可喜,但也未必可靠。凡是在危急时刻,只有自己靠得住,而别人都靠不住。靠别人防守,恐怕临战时会先乱,靠别人作战,恐怕会猛进而溃败。幸而这四个营人数不多,或许不至于扰乱弟弟的全局。不然,这部分军队另有一种风气、一种号令,恐怕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弟弟须小心使用这支军队。去年春天,弟弟没要陈大富一军,又没有留成大吉一军,我很高兴弟弟的有识之志。
弹药银米,我时刻不忘,弟弟要时时想着节省,不必每封信都苦苦去催。大约弟弟设身处地所能办到的,我也一定能办到,我所束手无策的事情,虽然弟弟设身处地,也没有办法。
九月十三日
精华点评
曾国藩说的在危急时刻只有自己靠得住很是经典。春秋战国时,一个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作战。父亲已当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动,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严肃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带在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要抽出来。”那是个非常精美的箭囊,用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这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的。儿子非常高兴,贪婪地推想着箭杆、箭头的样子,耳边仿佛响起嗖嗖的射箭声音,敌方的主帅已应声倒下。
果然,佩戴宝箭的儿子英勇无比,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胜利的豪气,完全违背了父亲的叮咛,强烈的欲望驱使他嗖地一下拔出宝箭,想看个究竟。然而他瞬间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的竟然是一只折断的箭,我竟然一直带着只断箭打仗。儿子不禁吓出一身冷汗,仿佛一瞬间失去支柱的房子,意志轰然倒塌。最后儿子惨死在乱军之中。父亲来到儿子身旁,拣起那只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这是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和把柄交给别人,又是多么危险。儿子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祖传的箭上,才有了他的骁勇无敌,而当他看到箭是断的时候,就失去了自信,结果惨死在乱军中。这是多么可悲的人啊。外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着,谁知道它下一秒会成什么样,而危急关头,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是最实际的。
西方的一个国家,有一个经理,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钱都投资在了一项小型制造业上,因为世界大战爆发,他没有办法获得工厂需要的原料,只好宣告破产。
金钱的丧失,工厂的倒闭,使他非常悲伤。他认为是他使家人失去美好的生活,于是他离开自己的妻子儿女,四处流浪。曾经的一幕一幕常常浮现在他的脑海里,无法忘怀,并且越想越难过。到最后他甚至想到了自杀。
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他看到了一本名为《自信心》的书。这本书的内容说的全是有关怎样建立信心的内容,当他从这本书中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勇气和希望,他决定请这本书的作者帮他重新站起来。
于是,他便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作者,并把自己的故事向其说了一遍,那位作者说:“我虽然听了你的故事,但是我绝无能力帮助你。”他的脸立刻变得苍白,默默地呆了几分钟,然后低下头说:“这下完蛋了。”
作者停了几秒钟,然后说:“虽然我没有办法帮你,但我可以介绍你去见一个人,他可以帮你东山再起。”刚说完这几句话,流浪汉抓住作者的手,说:“看在上帝的分上,请带我去见这个人。”
于是他便跟着作者走到里边的卧室,作者把他带到一面高大的镜子面前,用手指镜中的人说:“我介绍的就是这个人。在这世界上,你只有靠这个人的帮助才能够东山再起。但是你必须安静地坐下来,好好地看清楚他,彻底认识他,否则你只能跳到湖里了。因为在你对这个人没有充分的认识之前,对于你自己或这个世界来说,你都将是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
他朝着镜子用手摸摸他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然后退几步,低下头,开始哭起来。等了一会儿,他走了,也没对作者说什么。几天后,这个人终于出现在了街上,那本书的作者在街上碰见了这个人时,几乎认不出他来了:他的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他从头到脚打扮一新,看起来很成功的样子。
作者看到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走过去打个招呼。当初的流浪汉很兴奋地说道:“那一天我离开你的办公室时还是个流浪汉。我对着镜子找到了我的自信。现在我找到了一份年薪3000美元的工作。我的老板先预支一部分钱给我的家人。我现在又走上成功之路了。”停顿了一下,他又风趣地对作者说,“我正告诉你,将来有一天,我还要再去拜访你一次。我将带一张支票,签好字,收款人是你,金额是空白的,由你填上数字。因为你使我认识了自己,幸好你要我站在那面大镜子前,把真正的我指给我看。”
在这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帮助自己成就美好的人生,也只有自己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而只有自信,人才能充分地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潜力,克服困难和挫折,到达成功的彼岸。
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
(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原文
沅弟左右:
水师攻打金柱关时,若有陆兵三千在彼,当易得手。保彭杏南①,系为弟处分统一军起见。弟军万八千人,总须另有二人堪为统带者,每人统五六千,弟自统七八千,然后可分可合。杏南而外,尚有何人可以分统?亦须早早提拔。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②。
四月十二日
注释
①保:保举。
②徐徐:慢慢。
译文
沅弟左右:
水师在攻打金柱关时,如果有陆兵三千在那里,应当容易得手。保举彭杏南,是为了让弟弟分统军队起见。弟军一万八千人,总是需要另有两个人能够统率,每人各统率五六千,弟自统七八千兵,然后作战就可分可合。除杏南之外,还有什么人可以分统,也要及时提拔。办大事的人,以多选替手为第一要义。满意的人选得不到,暂且选稍次的人,以后对他们慢慢教育即可。
四月十二日
精华点评
办大事需要多选替手,曾国藩非常重视这一点。一个人的力量总是弱小的,选择合适的人选协助自己成就事业,定能使自己工作起来更加方便,所以,找个替手不失为上上之策。
李鸿章就成为了曾国藩的替手。在咸丰十年八月时,英法联军攻占天津,直逼京城。咸丰帝留下六弟恭王在京应付洋兵,自己带着一大帮亲信和后妃逃往热河行宫。半路中,下了一道圣旨给曾国藩,命他速派鲍超一军北上救援。鲍超是湘军中的一员猛将,他指挥的部队称为霆军。霆军的战斗力非常强,曾国藩不愿让它离开和太平军作战的战场,但圣命又不可违背。便召集幕僚们商议此事。大多数幕僚主张服从命令派霆军北上勤王,也有少部分人认为军情紧急,不能发兵。只有李鸿章一人提出一个新方案。
他认为按目前的形势看,即使霆军立刻北上,也于事无补。洋人入都,目的不在推翻朝廷,而是要索取钱财和放开限制,最后的结果一定是金帛议和,无伤大局。我们不如拖延一下。过两天上一道奏折,说鲍超威望不够,请于军中斟酌派其他的军队北上。估计奏折到达热河时,已不再需要湘军了。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果然,朝廷很快便下来新的命令:和议已成,无须北上。这样既没有违抗圣旨,又没有影响战事,两全其美,这全得力于李鸿章的好点子。后来李鸿章又多次援助了曾家人逃脱危险。
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执掌晚清军事、外交大权三十年,他一方面将曾国藩所开创的军事团队做大做强,同时又将把曾国藩揭开的洋务运动大规模地在全国展开,成为晚清政治中的重要内容。
可见替手有多么重要,正是因为曾国藩为自己找到了得力替手,所以在他去世后,他的军队依然能够继续保持强大的力量。刘备正是有了诸葛亮这个得力助手,才能成就霸业。由此可见,有个得力助手,将会使我们做事更加得心应手。
观人论事,博采众论
(咸丰五月初六与国荃书)
原文
沅弟左右:
初六早接弟初四夜短信,具悉一切。所应复者,条例于后:
一、鲍公扎集贤不动①,乃四垒未破以前之议。今四垒既破,应即以鲍渡南岸,由浔赴瑞,昨已两缄询弟矣。待弟回信到,即办公牍。若令鲍剿宿松,则兄失信于江西官绅,断乎不可。
二、韦志于军,余本不甚以为然。自接弟十五六日等信,言韦于用兵内行,又言其心地之好,余遂有意用韦为统领,独当一路。昨与厚庵商之,厚言犹统一路则不可,令之随鲍公出战则可。又以无人可替防枞阳,故令周添募六百余人,防枞阳及安庆对岸两处。今弟确见韦不宜随鲍,则尽可返汉,惟周添募一节不可返汉耳。河溪营,系兄以严批调之赴浔;渔亭二营,系兄初一日专调归鲍。皆非鲍意也。
三、观人论事,因勋名已立而信之,诚所不免,然亦未尝不博采众论。如韦之为人,水师各营官赞之,祁门林令赞之,余俱未动心。至弟十六日信言韦力劝各大宪谋攻安庆,赞其心地之好,余遂动心用之。将用之,而弟此信乃说出韦之坏处。自去年以来,弟信亦未说过韦营半个坏字。目下弟极赞多公之贤,将来余若设法请重用多公,弟莫又改口也。一、洋船接济安庆米三千石,当以公文与水师,请其用炮船护送,弟恐洋船不听,仍在城下停泊,水师币亦无如之何耳,顺问近好。
五月初六辰刻
注释
①集贤:地名,即集贤关。
译文
沅弟左右:
初六早上收到弟初四夜里的短信,知道了一切。现在应该回复的,我列了几条在后边:
一、鲍公驻扎在集贤关不动,是四处营垒没有攻破之前的事。现在四处营垒已经被攻破,就应该立刻让鲍公渡江到南岸,从浔到瑞,昨天已经写了两封信询问弟弟。等到弟弟回信一到,立刻办理公文书。如果让鲍公剿灭宿松的敌军,那么为兄就失信于江西官绅了,绝对不能这样做的。
二、对于韦志于军,我本不以为然。自从接到弟弟在十五六日的来信,说韦对用兵很在行,又说他心地好,我于是有意用韦作为统领,独当一面。昨天和厚庵商量这件事,厚庵说不可以让韦独统一路,可以让他跟随鲍公出战。又因为没有人可以替防枞阳,所以让周又招募了六百多人,防守枞阳和安庆对岸两个地方。现在弟弟确实见到韦不适合跟随鲍,那么就可让韦的军队全部返回汉,只是周招募的一部分不可返汉。河溪营,是为兄严密批调到浔的,渔亭二营,也是我初一那天专门调给鲍公的。都不是鲍公的主意。
三、看人论事,因为功勋名声已经确立而信奉他,实在在所难免,然而也未尝不博采众长。例如韦的为人,水师各营官都称赞他,祁门林令也称赞他,我都没有动心。等到弟弟十六日信中说韦氏力劝各大宪谋攻安庆,称赞他心地好,我于是动心用他。我将要用他的时候,弟弟又在信中说出韦的坏处。自从去年以来,弟弟在信中没有说过韦营半个坏字。眼下弟弟极力赞美多公的贤明,将来我如果设法请求重用多公,弟弟不要再改口了。四、洋船接济安庆大米三千石,当该将公文下达水师,请他们用炮船护送,只担心洋船不听,仍停泊在城下,水师也没什么办法了。顺便问好。
五月初六辰刻
精华点评
观人做事不能偏听偏信,要多方考量,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唐太宗李世民任命魏征做宰相,他问魏征怎么才能成为一个贤明的皇帝。魏征说尧舜善于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所以能够贤明,能够保住天下;他又听说秦二世、梁武帝和隋炀帝偏听偏信,不去了解真实情况,结果导致亡国。可见,帝制社会时,国家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观人做事是否能够博采众论,从大的方面讲,能影响一个国家的安危社稷,所以不能主观臆断,一意孤行。多人的想法,才能把事情考虑得更周全,才能使事情完成得更加完美。商纣王被妲己迷惑,是非不分,凶残暴虐,商纣王的叔叔比干前来劝诫,他根本听不进去,还把比干的心挖了出来,他的残暴行为终究遭到了报应,结果落得国破身亡。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全国,但他的一意孤行,专断不听劝诫,以致秦朝不过二代就灭亡了,这是他种下的恶果啊。年轻人多听听前辈人的意见,没有什么不好,即使不去采纳,但听一听他们的经验之谈,也受益匪浅。同事之间多交换意见,可以增长知识,实现共同进步,这没有什么不好。朋友之间多交流感情,也是对身心都有好处的事情。对于一件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观点,那么我们怎么抉择呢?其实,我们在听他人不同意见的时候,就要取其中的精华,去除其中的糟粕,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
学问之道以有恒为主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廿一日与诸弟书)
原文
四位老弟足下:
前月寄信,想已接到,余蒙祖宗遗泽①、祖父教训,幸得科名,内顾无所忧,外遇无不如意,一无所觖矣②。
所望者再得诸弟强立,同心一力,何患令名之不显?何患家运之不兴?欲别立课程,多讲规条,使诸弟遵而行之,又恐诸弟习见而生厌心;欲默默而不言,又非长兄督责之道。是以往年常示诸弟以课程,近来则只教以有恒二字。所望于诸弟者,但将诸弟每月功课写明告我,则我心大慰矣。乃诸弟每次写信,从不将自己之业写明,乃好言家事及京中诸事。此时家中重庆,外事又有我料理,诸弟一概不管可也。以后写信,但将每月作诗几首,作文几首,看书几卷,详细告我,则我欢喜无量。诸弟或能为科名中人,或能为学问中人,其为父母之令子一也,我之欢喜一也。慎弗以科名稍迟,而遂谓无可自力也。如霞仙今日之身份,则比等闲之秀才高矣。若学问愈进,身份愈高,则等闲之举人、进士又不足论矣。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未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
明年肄业之所,不知已有定否?或在家,或在外,无不可者。谓在家不可用功,此巧于卸责者也,吾今在京,日日事务纷冗,而犹可以不间断,况家中万万不及此间之纷冗乎?树堂、筠仙自十月起,每十日作文一首,每日看书十五页,亦极有恒。诸弟试将朱子《纲目》过笔圈点,定以有恒,不过数月即圈完矣。若看注疏,每经亦不过数月即完。切勿以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之课,又弗以考试将近而间断看书之课。虽走路之日,到店亦可看;考试之日,出场亦可看也。
兄日夜悬望,独此有恒二字告诸弟,伏愿诸弟刻刻留心。幸甚幸甚。
兄国藩手草十一月廿一日
注释
①泽:恩泽,恩惠。
②觖(jué):不满意。
译文
四位老弟足下:
前月寄去的信,想来已经收到。我蒙祖宗遗泽、祖父的教诲,有幸得以科举功名,家里没有什么担忧,家外也没有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我现在希望的就是诸位弟弟能够自强自立,同心同力,对于声名是否远扬的事情有什么可担心的?又对是否家运兴盛有什么害怕的呢?我想另外开列些课程,多讲一些规矩,使各位弟弟能遵守着去做,又怕诸弟听这些话听多了心中厌烦;想什么话都不说,又不是做长兄的督责诸弟的道理。因此在往年我常常告诉诸弟学些什么课程,现在只教给有恒两字。所期望于诸弟的,只是把诸弟每月功课写明告诉我,则我心中就非常宽慰了。可是诸弟每次写信,从不把自己的学业写明,只是好说家中事和京城中的事情。现在家中为父母大人寿辰祝庆。外面的事又有我料理,诸弟全都不用管,以后写信,只需要把每月作诗几首,作文几篇,看书几卷,详细地告诉我,我就非常高兴了。诸弟中有的人能考取科举功名,有的成了治学之人,都一样是父母的好儿子,都一样是我喜欢的弟弟。千万不要因为中科举功名稍晚一点,就说自己不行。例如霞仙现在身份,比一般的人才气高。如果学问越大,身份越高贵,那么一般的举人、进士是微不足道的。
学海无涯,总是要以有恒为主。为兄往年非常没有恒心,近年稍微好些,但仍然没有练到精熟的地步。自从七月初一至今,我没有一天间断。每天都会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的时候也能看三十页,看得多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自从七月起,至今已经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都用红色笔加以圈点批注。虽然繁忙,也要每日学习功课,不会因为昨天有事耽搁而今天补做,也不因明天有事而今天预先做。诸弟如果能这样有恒,那么像四弟中等天资的人,也能有所成就,更何况像六弟、九弟是上等资质呢?
明年学习的场所,不知道定下来了没有?或在家乡,或在外地,没有不可以的。说在家不好用功,这是花言巧语推卸责任,我现在在京城,每天都有繁冗的公务要办,但还可以不间断地学习,更何况家中万万不会像京城这样琐事繁杂。树堂、筠仙自从十月起,每十天作文一篇,每天看书十五页,也很有恒心。请诸弟试着把朱子《纲目》用笔圈点下,下定决心,不过数月便可以圈点完。若看《十三经注疏》,也不过数月就可以看完。千万不要因为家中遇到事情而间断看书的功课,又不要借月考将近而间断看书。虽然出门在外,到旅店里也可以看;进考场之日,出了考场也可以看。为兄日夜盼望,唯独以此有恒两字忠告诸弟,真诚希望诸弟时时刻刻留心。我就很高兴了。
兄国藩手草十一月廿一日
精华点评
有恒二字,说来容易,做来难啊!然而正是因为有的人做事持之以恒,所以最终取得成功,而有的人没有恒心,做事中途停下来,没有取得成功。只有有恒心的人才能坚持到最后,笑到最后。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是一个口才极佳的人。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也曾是个笨嘴笨舌的人。
他小的时候有过严重的口吃,因为说话困难常常被同学讥笑、捉弄。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他决心把口才练好。他经常一个人进入深山,一会儿朗读,一会儿唱歌,一会儿叫喊,用这种独特的办法来纠正口吃的毛病。后来他又争取机会饰演《辨庆安宅之关》中的辨庆。老师知道他口吃,想要田中当“导演”。但田中角荣在老师跟前软磨硬泡硬是要饰演辨庆,老师看到他如此热诚,终于答应他扮演辨庆。田中角荣得到这个机会后,就苦练台词,终于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开演那天,田中角荣拄着金刚杖,打扮成辨庆上场了。大家要看口吃的田中会怎么演辨庆,全场鸦雀无声。他带着演唱腔调开了头,结果意外顺利地说出了头一句台词。之后,难讲的《劝进帐》台词也能顺利地念下去了。戏一结束,全场就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就这样,田中角荣的口才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我国李时珍花了三十一年的时间,读了八百多种书籍,写下来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七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药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他甚至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吞服一些剧烈的毒物,最后他才写成《本草纲目》这一中国医药学上的辉煌巨著。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天长日久,水滴都能使石穿。之所以这些伟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都是因为他们有超乎常人的恒心。所以,我们只要有恒心,把事情坚持到底,终究会有所成就的。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努力的方向是符合实际的,是正确的。否则恒心只能使你离目标越来越远。
李宗吾,四川富顺自流井(今四川自贡市自流井)人,他早年加入同盟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系四川大学教授,历任中学校长、省议员等职。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畅销书小说作者,他撰写的这本《厚黑学》曾轰动一时。
在《厚黑学》中,李宗吾以惊世骇俗之笔,史无前例地以“厚黑”角度分析了中国历史上帝王将相、社会名流、英雄豪杰等所谓“成功者”的成功秘诀,指出古今成大事者无外乎“面厚心黑”而已。他以敏锐的洞察力看透了帝制社会的官场政治和社会人情。
如果我们能活学活用厚黑学,则为人处世、立身立德、成就事业、创造财富等等方面,都可以趋利避害,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