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了解的人是自己,最不了解的人还是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
原文
知人者智①,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②。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③。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④。
注释
①知:了解。
②强:强者。
③强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④死而不亡:身亡而道存。亡,死亡、消亡。
译文
能了解别人的人是智慧的,能认识自己的人是聪明的。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坚持不懈的人是有志气的。不离开适于自己生存环境的人,就能长生久视;身死而精神长存不被人遗忘的人,才算真正长寿。
精华点评
在本章中,老子用正面直言的方式,讲了个人修养和自我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人们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等一系列观点,侧重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者通过外物反观自己,了解自己,然后改进自己。然而,这比“胜人”更难,因为我们自身的人格缺陷和劣习都是根深蒂固的。例如,当一个人的权利、名誉、地位以及利益等等应有尽有时,他最害怕什么呢?那就是随之而来的孤独。人要战胜自己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一个人无法战胜自己,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一直做着自己认为不该做或不愿做的事情,那么,即使他有所成就,也算不得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者,应该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们了解生命本身的意义,对自我和他人都有明确的认识,能够正确把握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主观愿望不脱离自身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不会有幻想或者不切实际的妄想,而是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脚踏实地地办事。很多人的失败都不是因为对手太强大,而是他们自己太固执,说服、战胜不了自己,最后被自己打败。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惜人类有着太多的私心和贪婪,每到了关键时刻,受名利等外界因素的搅扰,就忘乎所以,做出错误的选择。
从另一个意义来说,“自胜”也可以理解为: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压倒别人上,使自己和他人处在对抗的位置,而只需要关心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我。而人只有战胜自我的人格缺陷,才能谈得上完善与发展。一般人说“胜”的时候,总是以战胜对手为标准,其实,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需要说自己胜过什么人,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超越只是短暂胜利,成功永远是超越自我。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①,见天道②。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③,不为而成④。
注释
① 牖(yǒu):窗户。
②天道:天地自然的运动规律。
③明:明白,明察秋毫。
④不为:不妄为,不刻意去做。
译文
不出家门,就知道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懂得自然的规律。出门走得越远,领悟的道理就越少。因此,圣人不必亲身经历就能推知事理,不必亲眼看见就能明察秋毫,不必刻意去做就能成就功业。
精华点评
老子认为,单纯凭经验认识事物,是难以深入事物内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全部的,而且还会扰乱人心。想要正确认识事物,就要靠内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炼。这样才能领悟“天道”,知晓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老子看来,世上万物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的,掌握了这种规律,便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人心灵的深处是通透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欲念。人们需要反求诸己,积极提高自身修养功夫,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之智、虚静之心观照外物,了解外物及其运行规律。然后,顺应客观规律行事,那么,他们就不必亲自实践才能认识事物。反之,人们在茫茫人海间,忙碌着上下求索,奔波辛苦,却也不一定有所收获。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意思是,一个人往外走得越远,知道的道理就越少。佛家有句与之类似的话:“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这两句话异曲同工,都是说:真正的智慧应该反求诸己,即向内求,而不应苦苦向外索求。
而从为人处事角度来分析老子的话,那么“向内求”就是多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的见解能更上一层楼,往往能够透彻地观察社会,寻找到对自己正确的定位。当然,自我提高,自我充实,也使自己有了能力帮助他人,有能力帮助他人的人往往是非常受人欢迎的。
原文
知不知①,上②;不知知③,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注释
①知不知: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
②上:上等,高明。
③不知知: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
④病病:以病为病,即把缺点当做缺点。病,毛病、缺点。
译文
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缺点了。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正是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精华点评
这一章短小精微,堪称经典的格言,其论述的核心问题是“人贵有自知之明”。
在有关“自知之明”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哲人们的观点是非常相近的。例如,孔子就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讲求的是实事求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而老子在这里面融进了一个“谦”字。在他看来,真正领会“道”之精髓的圣人,不轻易下断语,即使是对已知的事物,也不会妄自臆断,而是把已知当做未知,这是虚心的求学态度。只有这个态度,才能使人不断探求真理。
所以,老子认为,“知不知”才是最高明的。在现实生活中,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人并不少见。这些人缺乏自知之明,刚刚学到一点儿知识,就以为了不起,从而目中无人,目空一切,甚至把自己的老师也不放在眼中。他们肆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这说到底,如果不是道德品质问题,那就是没有自知之明。老子对此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警示,从这个角度讲,老子著的这本书真可谓一部极富智慧的处世之作。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一再告诫门徒:“你知道一件事,就是你一无所知。”英国政治家查士德斐尔则对自己的儿子说:“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为了显示你的聪明,无论你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指出别人的错误: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有可能带来不良后果。你以为对方会乐于接受你的提醒吗?不会的!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你打击了他的自尊心,并伤害了他的感情。所以,本杰明·富兰克林在自传说:“我立下一条规矩,绝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思,也不让自己武断。我甚至不准自己表达文字上或语言上过分肯定的意见。我绝不用‘当然’‘无疑’这类词,而是用‘我想’‘我假设’‘我想象’。当有人向我陈述一件我所不以为然的事情时,我绝不立刻驳斥他,或立即指出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目前来看好像稍有不同。我很快就看见了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变得融洽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人接受,冲突也减少了。我最初这么做时,确实感到困难,但久而久之,我养成了习惯。……这种习惯,使我提交的新法案能够得到同胞的重视。尽管我不善于辞令,更谈不上雄辩,遣词用字也很迟钝,有时还会说错话,但一般说来,我的意见还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富兰克林的话有力地证明了,有自知之明,不自以为是,谦虚向他人请教的积极作用。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常常会自我膨胀,并在情不自禁间表露出自命不凡的神态,结果给自己带来麻烦。这种自以为聪明的人,并非聪明,而只有不自作聪明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