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43300000012

第12章 组织结构对创新的影响和作用

一、组织结构对企业创新影响的一般分析

组织结构作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而确立的关于企业内部权力、责任、控制和协调关系的基本形式,与企业创新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着创新的成效。企业的组织结构决定着组织的效率和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创新。企业要成功实现创新,不仅要有适宜创新观念产生的组织环境,而且还要能够把创新观念转变为现实。具备适宜责权利关系的组织结构不仅使企业具备实现创新目标的能力,而且也是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创新的启动

企业的任何一项创新都涉及新思想的产生(创新启动)、创新项目确认(决策)、创新的实施(问题解决)等一系列过程。缺乏有效的信息来源就会对新思想的产生形成阻碍,即使基层员工认识到一项创新的意义,如果不能得到企业高层的认可和支持也不可能成为企业组织的创新。

Kimberly(1981)观察到有效的创新不仅需要外部刺激,而且需要内部感应以产生变化。许多创新设想夭折了是因为组织内部对变化的阻碍。组织结构作为创新组织背景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组织中新思想的产生有极强的抑制或促进作用。

VandeVon(1986)认为创新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与其他人进行交易(主要表现为信息交流)而发展并实施新的思想,创新者需要信息和资源来施加影响(Kanter,1984)。对创新的根本性激励是对创造或者改进一个产品或者工艺的技术机会的感知(Myers和Marquis,1969),还包括能够提高生产经营效率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所有的创新都源于一个新思想,也就是开始于对一个新机会的认识。创新思想的产生是由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决定的。企业启动和实施创新由三个系列因素决定:企业的环境特征、企业本身的内部特征和企业与其环境之间的交流(Ut-terback,1971)。企业本身的内部特征主要是指组织结构,而组织结构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更进一步,企业必须获得和运用信息才能产生新的思想(Mumford,2000)。环境因素确立了创新需要,能否满足这些需要取决于企业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交流的程度,需求信息和技术信息都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激励或者限制。影响信息转化为新思想并应用这些信息来解决创新中的问题的组织内部因素决定了企业对环境反应的效能。

创新过程中包含企业与其环境之间的一系列转换,包括来自经济环境的需要和需求信息以及在思想产生阶段来自技术信息环境的满足这些需要和需求的技术手段的转换,还包括在问题解决阶段企业与其技术信息环境以及与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换,对这些信息流动的阻碍会降低企业内部创新过程的成效。

在创新的启动阶段,需求信息常常来自企业之外,与创新有关的技术信息主要来自与企业内外其他人的交流、阅读有关文献和分析与实验。促进两类信息产生的最重要推动力是与其他人的交流,源于对顾客需求和技术信息的分析研究以及讨论和交流。在创新实施阶段,与问题解决有关的信息交流主要发生在企业内部,由创新推动者发起,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广泛参与形成最终解决方案。

2.创新的实施

企业的创新涉及多种活动,Gopalakrishnan和 Damanpour(1997)把产品创新(generation)划分为五个阶段:思想产生、项目确定、问题解决、设计和开发、市场化和商业化。这五个阶段的活动涉及企业内部的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多个部门,甚至需要外部的用户和供应商的参与,这就要求这些部门在创新过程中的高度合作。

部门分工的高度专业化结果就会造成不同部门在目标、价值观、工作导向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劳伦斯和洛希曾对十家公司的制造、研究开发和销售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各个部门与不同的外部团体发生联系,每个部门都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目标和业务特点,如表5-1所示。

在目标、价值观、工作导向等方面差别很大的情况下,部门间的协调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要在部门之间协调,必然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企业通常会配备专门的综合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联络员等职位以及设立综合性的协调机构等,这是为了促进创新中各个部门的合作而采取的必要的组织措施。

哈肯认为如果没有外部命令而是依靠某种相互默契,工人们协同工作、各尽其责来生产产品,就形成了自组织。但这种对自组织的看法由于要取消领导而过于理想化。创新的实施需要相对有序的组织结构,在过度柔性化的组织中很难协调不同的部门和人员来完成创新。如果没有必要的领导和权威,整个企业就会陷入无序状态,在这样各自为政的组织结构中很难达成共识,缺乏行动的一致性,而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遵循既定的组织规则是保证创新实施的基础。因而,成功的创新要求组织结构既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以促进新思想的产生,又要保证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使创新不至于失控。李卫东(2002)指出如果赋予创新者太多的权利、让创新群体保持过多的决策与交流的自由必然会引起额外的创新成本,因而创新对组织的选择机制需要权衡柔性化所带来的收益与成本。合理的创新组织既不是极端柔性化的也不是极端层级制的,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在后面我们将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3.创新中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与运用

持续性的企业创新活动需要运用过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在创新的过程中又会形成新的可以传承的知识和经验。企业这种保存存量和吸收利用增量知识的能力也与组织结构有很强的相关性。

组织设计的一个关键内容是要保证知识和权力特别是决策权的匹配,但知识和决策权常常是不匹配的。哈耶克认为某些知识即与特定地点、特定时间相关联的知识,本质上不能进入统计并很难以统计的形式传送到任何集中的权威那里,决策者根本不会获得有关特定时间与地点环境的知识。Jensen和Mecklin(1992)指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知识能否被转移,而是以多大的代价转移以及能否值得转移。Jensen和Mecklin认为,一方面将知识传递给具有决策权的人的过程中,面临着由于劣质信息而导致的信息成本;另一方面将决策权分配给组织中拥有相关的较多专门知识的代理人时,面临着由于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代理成本。一般来说随着集权程度的增加,信息成本增大,委托代理成本的减少;分权程度增加,信息成本减少,代理成本增加。组织总成本是劣质信息导致的成本与目标不相容导致的代理成本之和,组织设计过程也就是信息成本与代理成本之间的权衡过程。从知识与权力匹配的角度出发,企业的集权或是分权的依据是知识在企业中的分布状态以及知识传递成本与权力传递成本的比较问题。概括起来,如果创新过程中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较为分散就要求分权的组织结构,反之则要提高集权程度。

二、组织结构与组织创新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组织结构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得比较多的是组织理论。20多年前,Kelly和Kranzberg(1978)回顾了技术创新研究的4000篇文献,发现组织理论的文献有很多与创新研究有关。组织理论对组织创新的研究在60~70年代的重点是概念和理论的构筑,这些研究更多的具有描述性特征,分析了各种背景因素和组织特征之间的联系。80~90年代的研究则扩展了创新理论,为创新组织的设计提供了规范的方法。

组织理论对组织创新研究的目的是发现组织创新的决定因素,也就是组织创新的动因,重点是研究组织背景(organizationalcon-text)对于创新发生、采纳和扩散的促进和阻碍作用,这类研究以实证为主,作为因变量的组织创新在分析处理时往往是指组织所采纳的创新数目(Bigoness和Perreault,1981;Daft,1978;Kim-berly和Evanisko,1981)。

从组织理论出发的组织创新研究中最初主要探讨个人、组织和环境变量的影响,逐步趋于主要关注组织结构的影响,这是因为结构变量是组织创新的基本决定因素(Damanpour,1988,1991;Kim,1980;Kimberly和Evanisko,1981)。结构变量可以分为两组:组织复杂性和官僚控制。每组有三个变量,前者主要包括体现组织复杂程度的专业化、横向职能划分和职业化水平,后者主要包括体现官僚控制的规范化、集权程度和纵向(管理层级)的划分(Damanpour,1991)。

在组织结构与创新研究中也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理论和观点,比较有影响的是双核心理论(thedual-coretheoryofinnovation)、创新程度理论(thetheoryofinnovationradicalness)、创新的两阶段理论(theambidextroustheoryofinnovation)等。

Daft(1978)提出的双核心理论认为组织有技术和管理(ad-ministrative)两个核心。技术和管理核心都有其自身的参与者、特定的目标和活动范围。两个核心存在一定的联系,彼此相互依赖但又存在明显的不同。如前所述,技术和管理对组织的整体功能都是必要的,组织创新可能发生在两个核心中的任何一个,但在Daft看来,这两类创新适应于不同的组织特征。

大多数新思想源自跨越了组织和技术环境之间界限的组织成员,管理者和低级员工都可能发起创新,这依赖于创新的类型。不同的创新思想从概念到获得认可和实施经过的是不同的路径。在组织层级中,管理核心要高于技术核心,组织可能采用的创新思想来自组织层级的两端:管理创新思想往往产生于层级的顶端并从上往下流动、技术(产品)创新更多地来自层级的底层并自下而上交流。位于管理和技术核心的组织成员在创新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个群体都会发动他们组织任务范围内的创新;当创新及其采纳是在技术核心内的时候,就需要获得对技术核心有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并使他们致力于创新,只有这些员工真正了解创新中的问题,他们应该享有充分的创新自由(Daft,1978)。

高的决策集权程度和高的正规化水平有利于从上至下的管理创新过程;另一方面,当组织的产品、服务和技术变化是必要的时候则需要有机的组织。因此,高的专业技能、低的集权程度和低的正规化水平有利于从下至上的技术创新过程。双核心理论主张适应创新的组织结构既可能是机械(刚性)的也可能是有机(柔性)的,最终取决于创新的类型(Daft,1978)。

Damanpour等(1989)以管理和技术创新采纳的速率为基础把组织划分为四种类型。在A类组织中,两类创新的采纳速率都很低,而D类组织则都很高。他们认为机械的刚性组织不利于创新,有机的柔性组织则有利于创新。当然这个观点并不正确。根据创新采纳的速率,A类和D类组织分别代表了“机械”和“有机”的组织。B类和C类组织对管理和技术创新的采纳速率有所不同:B类组织是采纳管理创新的速率高而采纳技术创新的速率低;C类组织正好相反。类型B出现在管理子环境频繁地发生变化的情况,类型C则经历了频繁的技术子环境的变化,它们可以称做是“行政官僚”和“技术官僚”型的组织。

达夫特和Damanpour等人的研究针对的是公共图书馆,虽然其研究结论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却并不具有普适性。至少他们忽视了行业和规模因素的作用。显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无论其组织结构是刚性还是柔性的,它们都是侧重于技术创新。后面我们将会讨论小企业可能不会像大企业那样有明确的管理和技术核心,因而双核心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

如前所述,创新程度理论将创新归结为根本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和渐进性创新(incrementalinnovation)两类。这个理论现有的研究没有一个公认的确定观点,很多研究的结论类似于双核心理论,认为根本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主要受组织结构的影响,Dewar和Dutton(1986)提出管理者对创新的积极态度、技术专家的集中程度和组织知识资源深度有利于根本性创新;Damanpour和Gopalakrishnan(1998)也认为组织复杂性更有利于根本性创新,而渐进性创新受正式制度的影响较小(但是仍然存在);Hage(1980)指出柔性的有机结构由于内部气氛更加宽松,员工间有充分的非正式沟通,组织内存在更多的权利共享因而其创新是渐进性的;相应地,机械式(刚性)组织在规范的规则和程序作用下可能产生大量的根本性创新(Nord和Tucker,1987)。从创新过程中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的角度来看,根本性创新是对组织现有知识范式的重大改变,需要整个组织的共同努力,必然涉及企业高层;渐进性创新则是对现有知识范式的补充和完善,可能在组织的中下层就能够完成。虽然分权程度较高的柔性组织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并实现更加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学习,适应性学习也能够推动渐进性创新(在原有知识范式内产生出的新的知识格式),但却不能推动非连续的根本性创新(创造新的知识范式)。渐进性创新的过程主要依靠市场导向战略,但如果只是关注现有顾客、销售渠道和竞争对手,而没有更高层次的组织学习,就会阻碍突破性概念、系统和程序的出现,把企业限制在已有决策体系中的适应性行为当中。另一方面,有机结构不能充分地满足根本性创新需要的集中资源投入和整个企业的密切协作,而刚性的机械式组织一旦高层意识到了根本性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就会迅速形成合力实现既定目标。

创新的两阶段理论关注创新的采纳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创新采纳决策前(创新准备阶段)和为了实施创新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划分为创新启动和创新实施两个阶段。启动阶段包括问题感知、信息收集、态度形成和评估以及资源储备等导致创新采纳决策的活动,实施阶段则包括一切对创新和组织的修正直到创新成为了组织的常规(Rogers,1983)。

创新的两阶段理论认为高的复杂性、低的正规化和集权程度在创新的启动阶段是有益的,低的组织复杂性和高的正规化和集权程度有利于创新的实施。因而结构复杂性对创新的启动阶段有更强的作用,而官僚控制的作用则恰恰相反(Damanpour和Gopalakrish-nan,1998)。也就是说在创新的启动阶段偏柔性的组织更有利于新思想的产生,在创新的实施阶段则需要适度的刚性。

总的来看,尽管组织理论对组织创新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主流理论体系。他们对组织创新的研究非常复杂,不同研究群体的研究成果既十分丰富又十分分散,缺少一种能够整合各种观点的权威理论,呈现出了Daman-pour所谓的研究的不稳定。Damanpour(1987)认为对于组织创新研究的不稳定表现在:(1)不能区别不同类型的创新;(2)没有把创新采纳看做一个有多种结果的多阶段过程;(3)对同一个变量用不同的测度方法;(4)通过对特定组织的研究试图归纳一般性的创新采纳行为。

实际上,组织的创新包括了上述所有类型。从这个角度看,上述三个主要流派都未能充分地解释为什么不同的组织结构对创新的作用各不相同。实际上,单纯的组织结构因素并不能充分解释组织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因而需要一种综合性的视角来探讨组织结构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不仅是具体的研究方法,组织理论对创新的研究是静态的(Edwards,2000),以静态的思维看待创新,忽视了创新过程中创新本身也在变化,并把创新决策选择(或者采纳也即adoption)而不是创新的实施作为研究的重点。Meyer和Goes(1988)认为尽管已经研究了许多影响组织创新的因素,但很少有人关注因而也很少有人分析影响组织创新的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Downs(1978)。这些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是因为考虑了过多的决定组织创新的因素以至于不分主次并忽视了这些因素之间重要的相互作用。因此,许多学者认为组织创新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是:(1)将分析单位从组织本身过渡到组织中的创新(Edwards,2000;Downs和 Mohr,1976),从静态的观点转移到研究创新过程的性质和影响因素(Ar-menakis等,1999;Mohr,1987;Rogers,1983;Tornatzky和Klein,1983;VandeVen,1986)。如果不考虑创新的性质只是单纯分析组织的特征,就会成为一种单向思维,仅仅把组织看做是因,而创新是果,忽视了创新对组织的反作用。不仅是管理创新会引起组织的巨大变革,而且技术创新本身也包含对组织的调整(如产品创新中的流程再造)。(2)将研究的因变量由创新决策的选择转变为创新实施的程度、范围等(Downs和 Mohr,1976;Kimberly,1981;Tornatzky和Klein,1982)。了解一个组织做什么(创新实施)远比了解其决定做什么(创新采纳)重要。对创新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创新采纳,更应该强调创新实施,以创新实施的成效作为结果变量。创新采纳决策对组织创新的作用并不明显,因为组织的创新行为常常没有明确的事前决策,即使有决策,决策的制定也往往是针对其能给组织带来的利益和价值而不是如何贯彻实施,同时创新采纳决策在实施过程中也会由于情况的变化而失效,因而很多学者的研究证实了创新的实施比创新采纳更有意义(Tornatzky和Fleischer,1990)。以创新的实施程度作为因变量是由于创新实施才是需要深入了解的组织创新的本质问题(Downs和Mohr,1976;Tornatzky和Klein,1982),这样才能减少组织创新研究结果的模糊性和不一致。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蓓根的五亿法郎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蓓根的五亿法郎

    本书由凡尔纳的两部作品组成,即《蓓根的五亿法郎》和《天边灯塔》。1878年,流亡中的巴夏尔·格鲁塞用安德烈·洛里这个名字寄给赫泽尔一部名为《朗日沃尔的遗产》的小说。赫泽尔要求儒勒·凡尔纳负责重写这部小说,这就有了现在的《培根的五亿法郎》。
  • 手术室护理学

    手术室护理学

    本书广泛收集国内外近期文献,认真总结经验,共分十三章介绍手术室护理医学,如手术室工作流程、各项管理制度、常用护理技术、手术中的无菌操作、手术体位、麻醉的护理、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常见手术的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与防护等方方面面的护理知识和技术。
  • 汤姆·索耶历险记(小学生爱读本)

    汤姆·索耶历险记(小学生爱读本)

    《汤姆·索耶历险记》的小主人公汤姆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孩,他和流浪儿哈克两个人一搭一唱,做出许多令人捧腹大笑的妙事:被罚粉刷墙壁,竟能想出诡计让小朋友替他工作,还要感谢他的恩惠;汤姆与哈克,再加上乔·哈帕三人,逃到荒岛当海盗,人们以为他们已经溺死了,在教堂举行追悼会时,他们却从正门走进去参加自己的追悼会。总的来说,书中要给我们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天真可爱、顽皮聪明的孩子——汤姆,他讨厌骗人的教义、枯燥的课程以及“文明世界”的繁文缛节,渴望有趣、自在的生活。因此,他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滑稽戏码,不断地捉弄束缚在成规之下的人们,让人读后忍俊不禁。
  • 政治学原理新编

    政治学原理新编

    政治是与阶级和国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也是当今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它存在于一切国家之中,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中,政治一直处于控制、调节和整合社会关系的中心和主导地位。但人类把政治当作一门科学进行研究,则是19世纪末才开始的。由于不同地区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类对政治本身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政治学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所提供的政治知识和研究方法也随着政治内涵本身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 教你学舞蹈知识

    教你学舞蹈知识

    舞蹈属于八大艺术之一,是在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进行“心智交流”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音乐、美术、舞蹈都可以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达到潜移默化我们心灵的作用,让我们得到美的滋润和享受,从而提高我们的修养和情趣。
热门推荐
  • 猫咪公主:爱上花心王子

    猫咪公主:爱上花心王子

    猫家小公主,猫小施,在十二岁的生日宴上,对陆家的小公子陆炅一间钟情。从此之后,有陆炅的地方就有猫小施。“猫小施,我都说过多少次了,我不喜欢你,以前不喜欢,现在不喜欢,以后也不会喜欢。”陆炅看着眼前身穿公主裙的猫小施道。“没关系,我喜欢你就够了。”猫小施笑的格外甜美。陆炅,不论多久,我都会站在你身后,等你爱上我。
  • 在斗罗大陆成就最高神

    在斗罗大陆成就最高神

    都是双生武魂谁怕谁,为了最高的神王之位,只能成为对手虽然以斗罗大陆为题材,但是跟原著会有许多偏差,主角也不是那么的正义,有那么一些腹黑。本人也是小白奥,文笔肯定有缺陷,但是我会努力的,所以喷我文笔不尊重原著的就提前退休吧!史莱克七怪我不会动,你有你的团队我有的团队,不舔狗略微无敌,有金手指,但是金手指出现的次数不会多,魂环魂骨都会有一些变动,要不怎么闲的独一无二。无神邸继承会改为众神陨落之地,纯纯的修炼到100级成神!有的时候会搞笑腹黑一些
  • 终极一家之夏季

    终极一家之夏季

    夏季,夏天的双胞胎妹妹,终极恶女里面凯特的分身。作为穿越人士的夏季清楚的记得她确实有个妹妹夏美,在小时候离家出走了,至于去哪了,只有类似穿越女的夏美自己知道了。而夏季体内确实也有一个战灵鬼医,但是鬼医出现的时候被夏季压制住了,所以家里面只有爱过知道鬼医的存在。现在的夏家,夏宇还是他的管家跟学霸;夏天虽然还有点呆萌,但是就一手吉他弹出了他校园王子的名号;夏季在音乐方面的兴趣不高,喜欢武术剑道。夏季心里一直有个声音,还有一句话。如果还能见面,我一定不会放开你。此人物跟终极一家相同,内容加入新人物有所不同。
  • 喜欢你在任何时候

    喜欢你在任何时候

    “哎呀,女娃娃!不要想不开嘛!人间还有很多好的东西值得你留恋啊!”妍希左看右看,桥边只有她,看来是站太久了,竟然幻听了,想揉一下站麻了的腿,刚弯腰,就有个人从后背猛得抱住她!妍希一下就爆发了,使出了格斗的反扑,一下就把那人摔在地上!“嗷!!!疼疼疼,放手啊放手啊”妍希挑眉看她擒拿的是个长的很萌的小女孩,也就十七八的样子,头上的两个“小丸子”也可爱得紧,妍希松开了手,语气平淡的开口“小朋友,你要干什么?”小丸子气愤得一边撅嘴一边起身,拍了拍身上根本不存在的灰,用娇气的声音道“咳咳,你听好了!我—是—神—仙!”
  • 都市武侠之武朝的秘密

    都市武侠之武朝的秘密

    冷兵器寂灭时代,那些飞檐走壁的道士,那些金刚不坏的和尚又去了哪里,方琪和她最好的发小武云在一次奇遇中明白了原来他们都进了武朝,但却不知随着他们的不断深入甚至加入,一个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们都逃不开这个魔圈,武朝这个无人知道的魔圈又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 美容减肥增高术

    美容减肥增高术

    杨树文教授1953年出生武术和中医(气功)点穴按摩世家,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任北京兴华大学武学院中医按摩教授,被多家单位聘请为中医按摩顾问、健康顾问和武术健身功养生顾问。
  • 四国为妃

    四国为妃

    她或许是命运最为不济的公主,早产与母亲被贬谪的途中,好不容易得到高人相助侥幸活下来,在洛阳过了十五年平静却还算差强人意的日子,自认找到了此生最爱的人,然而天意弄人,一纸诏书打破了安定的生活。等待她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灾难。最后她带着怨恨与不甘被迫离开了乡土远赴别国,却发现所谓的柔情万种情根深种都是一场又一场的阴谋与欺骗。一切似乎都颠倒了,自始至终唯一不变的人却又不知身在何处生死未卜,然而,她不会就此认命。曲终人散,留芳芳魂难觅痕;夜阑人静,夜留留夜不留人。一段凄迷悱恻的爱情佳话,牵出前尘一段段错综复杂的纠葛纷争。撕去历史佳话表面的浮华面具,现实那张血肉模糊的狰狞脸孔,令世间无数的痴男怨女,情何以堪。
  • 大圣传

    大圣传

    妖魔中的至高无上者,名为“大圣”。少年走出山村,踏遍天下,一步步跨入传说中,成为神话。VIP群:102407797(需全订阅)普通群:128914315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十万个勇士传说

    十万个勇士传说

    神灵莫名其妙的突然消失了。规则崩坏的结果是什么?在战争中留下鲜血,痛苦挣扎着升华为绝望,不甘的死去或者丑陋的活着。生灵的选择似乎永远都只有两种,痛苦的,和更为痛苦的。为什么呢,我们究竟做错了什么,要经受这种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