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沙龙,就会有一份放假的心情,推开门走进去,总有许多欣然和释然,收获的,往往是一些日常牵挂着的东西。
都知道“沙龙”原是法语客厅的意思。17世纪末叶和18世纪的法国巴黎,一种时尚是文人和艺术家常接受贵族妇女的招待,在客厅集会,谈论文艺,渐渐地,人们便把有闲阶层的文人雅士清谈的场所叫做沙龙。虽也是聚会,一说沙龙就有了豪华气派所谓上流社会的意思。以后,一些与文学、艺术有关的比较高雅的小型聚会也都泛称为沙龙。沙龙是优雅舒适的,沙龙里的人常常有着好心情,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闪烁着思想光辉的绝佳创意,就这样产生了。
经常聚会,要花钱,还要有闲,这样的时光离我们近了。自从我们每周有了双休日,以后每年又多了几个“黄金周”,可以在“五一”、“十一”和春节期间连着拥有七天的长假,聚会就成了生活中常有的题目。与家人,与朋友,与老同学,与新老同事等,在完全松弛的心情和环境中,随意地聊天、喝茶、吃饭,评点最近发生的新闻,回忆过去难忘的故事,常常,共度的一段时光,于己于人都因为有了回忆和交流而丰富无比,回味无穷。
工作的时间在缩短,可以由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在增加。有时候,现代人在紧张的都市节奏中会感到孤独,似乎无论多少喧哗热闹都与己无关,就是挤在转不过身来的人群里,依然有淡漠的孤寂压抑着。我们所说的“一夜情”,有的就是在孤寂逼迫下的畸形宣泄。兴盛起来的沙龙,一定能缓解孤寂的。
聚会和“派对”,古今中外都有,只是规模、形式、方法和奢俭程度不同。交流和共享是人类共同的需要,聚会就会永远延续。
有报道称,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的人群在上海已超百万,衣食无忧以外,有能力买房买车,有足够的钱投向旅游、教育、休闲、娱乐、健身,伴之而起的就是社交需要了。品味人生,追求生存质量,关注心灵和生命,越来越突出地走到人生第一需要的位置上来。
我们做沙龙女主人,是做自己生活和命运的主人的一部分,寻觅自己的精神家园,寻觅温馨的亲情友情,本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需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