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寓言
一位自然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两次试验。
第一次,科学家把几只蜜蜂放在一个敞口的瓶子里,瓶身侧放,瓶底向光。结果,蜜蜂一次又一次地飞向瓶底,企图飞近光源,直至最后精疲力竭,困死瓶中。
原来,蜜蜂认准光源后,决不会左冲右突,去尝试另一个方向。对于蜜蜂来说,瓶中生活是一种全新的境况,也是它们的生理结构始料未及的情况,它们无法适应改变之后的环境。
第二次,科学家将瓶子里换成了几只苍蝇,瓶身仍然侧放,瓶底向光。结果,不到几分钟,所有的苍蝇都飞出去了。
其原因是:苍蝇从多角度进行尝试——向上、向下、面光、背光。它们常会一头撞上玻璃,但最后总会振翅飞向瓶颈,飞出瓶口,安全逃离。
同样一件事情,但因角度不同,看法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蜜蜂面对光明,却走出一条死路;苍蝇背向光明,却为自己赢得一条生路。
管理解析
蜜蜂之所以死于瓶内,是因为其在外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不懂得创新、变革,而苍蝇则能打破常规,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并且不惧失败,所以最终得以从瓶内逃生。
这个科学试验告诉管理者一个简单的真理:创新才能避免死亡,尤其是在产品的技术层面,只有不断改进,不断革新,才能把已有的生产要素、条件、技术组合起来,使公司的产品质量或生产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管理经典
技术革命推动“福特”高速前进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渗透到商品产供销各个环节,谁先进行技术革命,拥有先进的技术,生产出成本更低、效用更大的新产品,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否则,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并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
福特公司认为作为高科技产业的汽车工业,每前进一步都是技术革命推动的结果。因此,作为企业最高管理者必须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以高速发展的新技术替代落后的旧工艺,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曾在世界汽车制造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福特生产方式”,就是这样一个在当时应运而生的技术革命,即大规模低成本用流水装配线生产汽车的模式,曾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产业进程,是汽车制造史上的一次飞跃。
最初,福特汽车流水装配线是以美国芝加哥肉类食品工 业中心为直接样板的。芝加哥的屠宰流水线是将一头整牛一块块肢解成“零件”;而福特创造的汽车生产流水线则是将一 个个汽车零部件组合成一辆整车,二者的流程刚好相反。
当市场上对T型车的需求量急剧增长时,福特公司仍然依靠技工手工组装。福特渐渐意识到,这种原始的生产方式——组织装配技术与工序应该和马车一样退出历史舞台了。
考察了芝加哥屠宰流水线后,福特深受启发。他果断地下令:“向外采购引擎和零件的方式应停止使用,此后要改为引擎、零件的装配拼装流水作业的方式。”
于是,福特从各地请来了几位管理和设计高手,希望通过他们实现福特公司生产方式的顺利转换。
弗兰德斯就任福特公司生产经理后,不但改装了旧设备,添置了新设备,而且简化了1000多名工人的工作程序,使工厂大为改观,为实施流水装配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辆福特汽车大约有5000个零件,过去的组装方式犹如建筑工人在一个地点,将一幢房子从地面慢慢造出来,效率不高,场地上零件堆放混乱无序。福特决定改变这种生产方式。因此,他专心于研究大规模的生产流水装配线,希望通过汽车生产的连续化、专业化、合理化,使各种设备井然有序,使工件能不受阻滞地从一台机床“流向”下一台机床,连续高效地生产。
在公司专家的精心设计下,厂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流水线的试验。1913年8月,在新工厂成功地进行了“运动中的组装线”试验。
整条组装线由一台卷扬机上的一根钢丝绳缓缓牵动,试验从汽车底盘开始运行,到成品T型车终止。行进中的组装线每一分钟都处于“生产”之中,6名组装工随工件移动,一会儿在地上行走,一会儿坐在车架上随车移动。所有的零部件和必要的工具都放置在流水线沿线选好的特定位置上,伸手可取。当一辆车缓缓行进到终点,组装便宣布完成。这次成功的组装试验,结束了以前总装线上拥塞不堪的局面,并把组装一辆新车所需的时间缩短了50%。
福特生产方式使福特公司各工厂的面貌为之一新,连创世界汽车工业划时代的生产纪录:到1920年2月7日,福特工厂创造了每分钟生产一辆汽车的纪录。到1925年10月30 日,创造出10秒钟生产一辆汽车的世界纪录,令全世界其他的汽车制造商无不望尘莫及。
毫无疑问,福特公司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其关键就是因为福特公司的管理者崇尚技术革新,不断地在生产过程中提高技术含金量。因此,福特公司才会在短时间内大大缩短了汽车装配时间,从而为公司节约了大量成本,并使福特公司迅速成为汽车制造业的“巨无霸”。
管理智慧
技术革命是促进公司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