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就是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温州人一向自视为陶朱公的后裔,认为陶朱公身上弃官从商、乐善好施、才德兼备的品质和卓越的经商天赋是他们学习的典范。
范蠡当时辅助勾践廿余年,成为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官拜上将军。但当勾践复国之后,他了解勾践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安乐的人,于是他急流勇退,毅然弃官而去。首先他到了齐国,改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有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的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乃我国道德经商——儒商之鼻祖。
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而陶朱公后人所在的温州地区,在如今竟然能够秉承陶朱公经商的天赋,在赚钱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也是一段令人慨叹的佳话。
陶朱公很有经商的头脑。他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判断价格的涨落,即“论其(商品)有余和不足,则知(价格)贵贱”。他发现价格涨落有个极限,即贵到极点后就会下落,贱到极点后就会上涨,出现“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规律。这就很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因为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就会更多地生产,供应市场,这就为价格下跌创造了条件。相反,如果价格太低,就打击了积极性,人们就不愿生产,市场的货物也就少了,又为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故他提出一套“积贮之理”。这就是在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他说“贱取如珠玉”,即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尽量买进存贮起来。等到涨价之后,就尽量卖出。“贵出如粪土”,即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可惜地尽是抛出。
他还根据经商理财的经验提出了经商理财致富十二戒:
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
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公不仅富可敌国,而且一直保持着很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甚至侵财赈民、助人致富,体现出作为一个商人高尚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在当时直至今天都被商人们奉为楷模。温州商人更是将陶朱公看作是他们经商的先祖,尊其为“商圣”。
根据陶朱公的商德、经商文化,后人归纳出他的“经商十八忌”和“经商十二则”。
“经商十八忌”:
1.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2. 价格要定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3. 费用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
4.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5. 货物要百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货价减;
6. 钱财要明慎,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端生;
7. 临事要尽责,切勿妄托,妄托则受害大;
8.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9.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10.主心要安静,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多;
11.工作要精细,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12.谈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13.出入要谨慎,切勿潦草,潦草则错误多;
14.用人要公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15.优劣要细分,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16.货物要修正,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17.期限要约定,切勿马虎,马虎则失信用;
18.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失良机。
“经商十二则”:
一是能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二是能接纳。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三是能安业。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四是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五是能敏捷。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六是能讨帐。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七是能用人。因才施用,任事有赖;
八是能辩论。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九是能办货。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十是能知机。售宁随时,可称名哲;
十一是能倡率。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十二是能运数。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正因为温州人将自己视为陶朱公的后人,所以认为自己继承陶朱公的遗风即是天经地义,并且多以陶朱公的经商原则来自律。
在秉承古风的逻辑中,我们能看出温州人不耻言利实则是把追求利益看作一种实现生命价值的方式,而利益在他们心目中也并非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肮脏龌龊,而是一种可以用来济世的手段,和传统儒家理念中“学而优”和“加官进爵”的价值观念是平等的。只有把赚钱看作一种纯粹的生命形态而不附会以太复杂的内容,赚钱才会变得坦荡荡。这样的“富”才能令人引以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