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多次提高存款利率,在加息情况下我们如何规划储蓄理财?投资者在储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转存期限、加息预期等因素,合理调整自己的投资理财策略。
怎样转存最划算
自2007年12月21起,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在一年之内第六次调整。每次央行加息后银行都会出现转存排队的现象,但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能计算出转存行为的收益,更有部分百姓出现转存后反而不划算的现象。转存是否合适与转存天数、加息预期及个人资金需求有关,储蓄理财要仔细权衡收益与损失。
加息将增加居民的利息收入,但由于几次加息的间隔比较短,不少居民没有弄清“转存临界点”,频频到银行办理转存手续,结果损失了利息收入,反而得不偿失。那么居民如何进行转存,才能获得加息带来的收益呢?
由于提前支取会遭受按活期利率计算的损失,居民在转存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收益与成本的关系。一般来说,转存是否划算可参考以下公式:
360天×存期×(新定期年息-老定期年息)/(新定期年息-活期年息)=合适的转存期限。
以一年期存款为例。一年期存款新基准利率由3.87%上调至4.14%,上调0.27个百分点。360×1×(4.14%-3.87%)÷(4.14%-0.72%)≈29天。即如果您的定期储蓄已超过29天,最好不要进行转存。
在期限内转存,增加的利息收入将超过活期计息的损失,转存比较合适,但这种计算方式若放在多次加息的背景下就不一定合适了。在多次加息且间隔非常短的情况下,如果储户多次转存,则存款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活期存款计息,反而不划算了。
目前已有不少储户开始通过分割存款的方式理财,即把存款分为多笔数额较小的部分,再根据自己对升息的预期选择存款期限。比如储户认为半年之内仍有加息的可能,则将部分存款存入三个月或半年的定期,其余部分仍按长期存入,以减少频繁转存的损失。
如何规划储蓄理财还应考虑自身的资金需求。如果在未来某一时间有货币支出的需要,则在存款过程中不必追求长期存款的高利率,适当选择短期存款可避免提前支取的损失。
理财产品宜选短期
随着央行多次加息,同时受股市财富效应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水涨船高。总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对投资者而言是风险较小、收益稳定的投资品种。
由于央行已进入加息周期,而且存款期限越长,利率上调幅度可能越大,因而理财产品期限越长,加息带来的损失越大。因此,投资者应选择那些收益率与银行定期存款保持较大优势,风险相对较小的短期品种。
对一年期以上的理财产品应持谨慎态度,现阶段市民购买理财产品以三个月到半年期为好,既能获得比同期储蓄存款高得多的收率,又兼顾了资金的流动性。
选份“利率联动”保险
利息联动型保险最大的特点是息涨随涨,具体来说,就是一旦央行加息,加息后购买的此类保险就按新利率计算利息,已购买的产品收益也分段计息,加息之前按原来利率计息,加息后则按新利率计息。投资者在保险期间不论是否有过理赔,期满后都能得到投资本金和投资收益,投保人可以充分享受加息的利益。
不难看出,利率联动型的保险收益率都能与银行利率联动,让投保人在获得稳定收益的同时,还能弥补家庭财产快速增长出现的保障空缺。因此,一旦央行进入加息通道,利息联动型保险的收益也将水涨船高。但这种保险的退保费用一般较高,投保人还是要衡量资金流动性与实际收益率的关系。
尽量参与资本市场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非常活跃,市民应尽量参与资本市场,以合理的资产配置方式积极介入,不应错过这一能够带来理想回报的市场机遇。
中国经济整体向好,为资本市场的走强提供了坚实基础,不容忽视的是,即使在连续加息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所能产生的回报也远远高于储蓄存款。因此,市民应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状况,选择不同渠道分享“牛市盛宴”,除了直接购买股票之外,其他如委托银行进行专家理财,购买稳定收益的理财产品,或是包含不同风险配置的财富管理类产品,这类产品通过打新股、投资债券等运作,预期收益率一般在10%以上。
考虑购买信托产品
一些喜欢冒险、投资资金较大的投资者在加息预期下可适当关注信托产品。因为银行加息后,信托产品的收益和市场利率关系也比较大,收益也会相应地被调高。因此在加息以及进一步加息预期增强的背景下,信托产品的收益也将稳步提升。
不过信托产品期限相对较长,起始资金投入较大,因此,对于手头较为宽裕的投资者而言,信托产品将是不错的选择。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利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预期,因此在选择信托产品时应该尽可能选择期限短的产品。
不过投资者在购买信托产品时要注意比较鉴别,一定要选择信誉好的信托投资公司,看投资的项目是否有盈利的可能。比如那些项目已完工且投入经营的信托产品值得介入,这些项目多为基础设施项目,收益稳定性高。现在不少信托产品一般都有国有资本背景,政府机构会安排相应的担保。把资金拿来购买信托产品,会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但由于加息对房地产行业将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人们要谨慎对待一些房地产集合信托产品。
手中美元尽快结汇
如果市民持有美元等外币资产,近期又没有明确的使用目的和投资渠道的话,建议结汇以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原因在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如果央行再次加息,可能还会加速人民币升值。
目前国家的外汇管理政策实行居民按需购汇,5万美元的额度也能满足大部分用途的需求,市民有需要时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得外汇,因此不必“囤积待用”。对那些需持有外币资产的市民来说,可通过选择适合的外汇投资理财产品,提高回报率,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