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京城一片春意盎然,到处柳绿花繁。
东方刚刚露出鱼白,南小街的早市正红火着,赶早来买东西的行人络绎不绝,两边的摊贩忙的不亦乐乎的同时还能抽空吆喝两嗓子,以期望更多的顾客来光顾自家的摊子。
靠着城隍庙旁边是一溜的猪肉摊子,几个膀大腰圆的伙计正忙活着接待摊前来来往往的顾客,眼瞅着一早上摆出来的猪肉,眨眼之间就卖了个七七八八,端着大碗茶坐在一旁的猪肉摊子老板徐屠户心里高兴,琢磨着再等上两刻钟,自己就可以溜达着回家了。
她家娘子新晋给他添了个白胖的小闺女,特别招人稀罕,徐屠户这段时日人逢喜事精神爽,别提多美了。
眼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徐屠户将手中的茶水一饮而尽,随手将碗放在一边的猪肉摊子旁,对着忙活的几个伙计道:
“你们几个利落点,差不多就收摊,剩下的哥几个分分拿回家去吧。”
几个伙计一听立刻高兴的咧嘴笑着点头答应着。
等徐屠户拎着特意留下的上好的猪肉溜达着往回走的时候,几个伙计闲下来坐在一旁歇息,一边感慨道:
“咱们老大这可真是有了闺女万事足啊,以往不到中午都不收摊,如今你瞧着没,都不用家里人催,眼瞅着就急慌慌的往家赶,不知道的还以为后头有狗追着呢!”
几人一听呵呵笑了起来。其中一个叫张二的伙计却另感叹道:
“你别说,这丫头竟也是个福气的,先不说这出生的日子顺溜,景帝六年六月初六,就是自打她出生之后,咱们这摊子的猪肉生意也真是越来越红火了。往常这肉卖的再快也得到中午十分,如今你瞧着没,一个早上就差不离了。”
另外两个伙计听他这么一说,也不由琢磨了一下,一想倒是有些意思,自打这小丫头出生当日,他们这肉摊子可就是贵客不绝了,先是京城府尹家采买的管事过来定下了半年的猪肉供给,紧接着就是镇国将军家老祖宗的六十大寿,一场寿宴竟然用尽了大小三十头猪,这一下快赶上他们忙活半个月的活计了。。。。。。
几人正抽空一边歇着一边闲聊着,打远就瞧见过来几个人,不一会儿到了他们的肉摊前。
为首的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一开口嗓音也有些不同于别人的尖利:
“听将军府的管事说,你们这的猪肉吃起来鲜香油嫩,比别处的要好,可是真的?”
见天的在这市井间晃悠,那眼色是顶顶重要的,在这京城之中达官显贵遍地都是,更别说这些世家贵族家里的仆从,就这打扮外加声音,不用想都知道这人的身份了,各家的仆从再是不同,可是这有太监的人家那也是屈指可数的。
几人听见声音撂下手中的茶碗,赶紧利落的站起了身,躬身回道:
“回大人的话,却是如此,咱家的猪肉都是乡下里放养大的,不同于别家圈养的猪,这些猪自小没有圈在圈内,活动量大,这肉长的也顺溜,吃起来也鲜香。”
中年人听了点点头,倒没再多说什么,只低下头又瞧了瞧摊子上还剩下的几个猪头,过了半晌,就在几个伙计眼中疑惑的模样甚是明显的时候,这人才抬起了头再次尖声道:
“就这么着吧,告诉你家掌柜的,三日后送十头猪的猪肉到南王府,切记一定要收拾的干净利索。。。”
几个伙计弓着身将人送走之后,这才相互瞧了瞧,回过神来,其中一个赶紧去解身上油乎乎的围裙,一边对着另外两人道:
“南王府要猪肉,这可是要紧的大事,我得赶紧给咱们老大说一声去。”
另外两人也回过神来忙忙的点头称是。
说起这徐屠户,在南小街一带的市井里也算得上一号人物。
祖上杀猪出身,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这杀猪也算是一门技术活,最基本的快狠准,还要胆大。徐屠户祖父那一辈就是出了名的好杀猪匠,到徐屠户这里那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许是这杀孽太重的缘故,徐老爹不到三十就没了,留下孤儿寡母,那会儿上徐屠户刚刚十岁,就拎起杀猪刀开始接过了亡父的衣钵,这么多年下来也算小有成就了,从原来的一个摊位,到如今一溜四个摊位全是徐家的,在南小街一带,谁家需要买上几斤猪肉,不用问直接去徐记猪肉摊子就行了,肉质鲜嫩,价格公道,老板也是个会做生意的,从不缺斤少两。
这做生意的顶顶是图个口碑的,口口相传之后,这生意自然也就好起来了。
徐屠户老母姚氏是三年前过世的,丈夫走的早,这么些年孤儿寡母的日子过得也不清闲,直到后头儿子的营生红火起来,这才算是清闲下来,可是这一清闲人也跟着松懈下来,没两年就病逝了,好在过世的时候儿子已经娶妻,连孙子也好几岁了,算是走的顺遂了。
徐娘子姓赵,名丽娘,是个老秀才的独女。
说来也是应了那句千里姻缘一线牵的老话了,这丽娘父女两个原本并非这京城人士,而是江南徐州人,那会儿上正是大齐朝皇帝新旧交替之际,边疆蛮夷趁乱进攻齐朝边境,正是内忧外患之时,偏老天爷似乎还觉得不够,竟是连着三年江南一带大旱,庄稼遍地颗粒无收,徐州和禹州便是当时旱情最为严重的两个地方。
这赵家从前也是小康之间,一家三口守着祖宅外加十余亩水田,日子过的不错,而这赵广生虽然年过三十五才考中了秀才,可是在赵家村那也算是独一份了。一时间风头无二。
可谁成想,这好日子刚要开始,就赶上了这么个天灾,庄稼无收,家中无米下炊,又赶上丽娘的母亲赵陈氏老蚌怀珠,没两月就要生产了,这可是急坏了赵秀才和刚刚过了及笄之年的大闺女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