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绝对是件“好”事,混乱是必然的,是物理学定律决定的。现在流行观点认为,如果你的桌上和房间里很乱的话,你最好别去收拾……
1.“乱”绝对是件“好”事
有些人天生不善收拾,家里和办公桌上总是乱七八糟的。这不只是因为有些人生性懒惰、邋遢。有一本书叫《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把普朗克曾经说过的科学道理向社会领域推广:“在任何自然的(不可逆的)过程中,凡参与这个过程的物体的熵的总和永远是增加的。”也就是说,混乱是必然的,是物理学定律决定的。现在流行观点认为,如果你的桌上和房间里很乱的话,你最好别去收拾。
哥伦比亚大学管理学教授埃里克·阿伯拉罕森和商业科学记者大卫·弗里德曼合著了《完美的混乱》一书。他们搜集了大量证据,运用心理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的最新进展来说明为什么混乱对你有好处。
首先,整洁带来的好处抵不上它耗费的时间。保持桌面整洁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对文件加以分类、贴上标签后收起来,用的时候再取出来。这样的话,一位习惯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工作人员比他那些习惯于胡乱堆放的同事平均要多花36%的时间。
作者认为,一个适度混乱的桌面其实有其合理性。每一堆东西都是一个符合直觉的有条理的系统:重要的东西一般都在最上面,不是迫切需要处理的东西会被堆到下面。收拾得太整齐还有一个坏处:窃贼找起来也更方便。
家里乱一点、脏一点不会使孩子生病,经常接触清洁剂的喷雾才叫危险。另外,研究发现孩子接触灰尘和过敏源少的话,长大后得过敏症的可能性更大。
作者列举了案例,搜集了很多轶事,然后把他们的观念应用到了各个领域。比如零售行业:堆放大量货物的商店要比那些整齐地摆放畅销货品的商店卖得多。再比如反恐战争:混乱是坏人最强大的力量。施瓦辛格从来不制定日程表,混乱却为他带来了成功。
他们区分了混乱的几个类型:迷你型混乱(大范围混乱中一些容器内的混乱,比如抽屉、冰箱);因为工作或心情导致的周期性的混乱;垂直型混乱(“一旦堆放起来就会显得整洁的东西,比如CD、杂志、信件和发票。地心引力是强力胶水”——但是书报杂志的开本参差不齐是一个障碍);堆放型混乱(一堆塞在床底下、沙发下的东西,不太常用的东西会藏得很深,偶尔把它们翻出来会得到意外的欣喜)。
2. 适婚女性在大城市,为了抢夺男人?
作家理查德·佛罗里达因为出版了《创意阶层的兴起》一书而在美国一举成名,部分是因为他把创意定义得很宽泛,但显然美国尚未变成一个人人都是网页设计师、制片人或发型师的国家。
“在曼哈顿的街头经常能看到秃顶、矮胖的男人挽着一个高大的金发女郎,这其中是有缘由的:纽约的单身女性比单身男士多出21万多人。”理查德·佛罗里达就此提出,在创意经济的年代,选择住在哪个城市非常重要。
理查德·佛罗里达指出,那些自由地跑来跑去的人通常不考虑职业规划,而那些有进取心的人已经很清楚他们该去哪儿发展。理查德·佛罗里达查看地球夜晚的卫星图片,把明亮的地区称作一个超级地区。全世界有40个超级地区,它们占世界人口的17%,但经济产出占全世界的2/3,技术革新占全世界的90%,它们是全球经济的推动力。美国有10到12个这样的地区,很多国家只有一个。
经济活动不仅变得更加集中,而且更加专业化。纽约是港口城市、时尚中心和金融中心;附近有名校的旧金山是软件中心;洛杉矶的气候适合拍电影,是娱乐中心;纳什维尔是音乐制作中心。如果你想从事某种职业,并不是去哪一个大城市都行,因为现在对你来说重要的就那么几个城市。
研究发现,年轻人是先选定想去哪里生活,再去那里找工作。《福布斯》杂志调查年轻人选择在哪里生活所考虑的因素时,发现他们认为“异性的多少”比“就业机会”更重要,“夜生活”和“生活成本”的重要性更加靠后。他们需要知道,在美国各个城市遇到异性的机会有很大的差别。目前,在美国,最适合单身男性的地方是东海岸和中西部的城市。在华盛顿,单身女性比单身男士多出5万人。
实际上,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大城市都是单身女性比单身男士多。25岁至44岁的适婚女性跑到大城市去的目的之一是争夺最合适的男子,因为她们不愿意跟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成婚。
另外,在考虑去哪个城市生活时,年轻人还要了解城市的性格类型。因为与自己性格类型相同的人在一起生活会更幸福,沉稳的人跟神经质的人在一起生活会变得紧张、焦躁。心理学家区分了5种人格类型:和善、尽责、外向、神经质和开放。美国各地区的人格类型刚好跟它们的经济特征吻合:芝加哥有很多外向型的销售人员;中西部是制造业中心,都是些尽责的人;南部有很多日本人和德国人的汽车厂,以和善、认真的人为主;波士顿、洛杉矶等东北部城市集中了外向型的人。
他说,世界不是平的,而是尖的。全球化受到两种力量的拉扯,一种是扩展,比如工厂,另一种是集聚。世界经济的很多东西可以分散,但这些都不是核心。世界经济最重要的维度将继续集聚,人口、机会、技术革新和资金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地方。美国是一个流动性非常高的社会,每年有4 000万人搬家,1 500万人迁往异国或者异地,其中单身的年轻人流动性最高,20来岁的人迁居的可能性是40来岁的人的3倍。几千万人迁居可能会造成少部分地区吸引了很多能够自由选择居住地的单身人士,更多的年长者、缺少工作技能的人则坚守于一处。世界上10个超大城市住着近4亿人,占世界人口的6.5%,但是贡献的技术专利占到总量的57%。
3. 千万别相信“大厦”
自古以来,富人总是借助建筑来让自己永垂不朽、震撼世人、抚慰自己、发表政治宗教宣言。建筑不仅是艺术,它还是一种交流形式,甚至是一种宣传工具。寺庙、教堂和皇宫都是在展示威严。
德扬·苏德吉是英国《观察家报》的建筑评论作者,他在厚厚的《大厦情结》一书中探讨这一明显而又隐秘的现象,让人们深入思考建筑。
苏德吉回顾了一些独裁者的建筑规划。希特勒本人曾经的志向就是成为一名建筑师,他跟斯佩尔一道充分地将建筑用作宣传工具,美化他的统治、威吓震慑他的统治对象。他的总理府异常宏大,大厅高30英尺,门廊高17英尺,计划在柏林建一幢高305米,可以容纳18万人的大厦。1939年3月14日,捷克元首哈查被引入希特勒4 000平方英尺的办公室,哈查心脏病发作,身体虚弱的他签订了将捷克交予德国的协议。
而对有钱有权的人来说,宏伟的建筑往往是失败的标志。个人和组织往往在衰微的时候开始搞建筑。1968年,英国历史学家诺斯科特·帕金森在他的畅销书《帕金森定律》中记录了很多他对商业管理的错误做法的观察,他还提到了建筑,他说建筑是公司健康与否的气压计。“在令人兴奋的发现层出不穷、不断进步的时期,没有时间去规划完美的总部。这一时机来得比较晚,要在所有重要的工作都完成之后。我们知道,完美是终结,终结就是死亡。”帕金森提供了几个历史事例。圣彼得教堂是在教皇陷入世俗事务、失去了很多道德权威之后兴建的;路易十四是在取得军事胜利之后几十年、权力开始衰落的时候修建凡尔赛宫的;印度总督搬入新德里的新皇宫之后一年,国大党要求独立;泛美航空在统领航空业多年之后才在公园大道兴建了大型总部,但是盖好不久就在1991年破产了;微软和Google都还没在第五大道上竖立自己的世界级总部……
4. 记住,永远不要比你的老板抢眼
美国作家尼克·鲍姆加丁曾写道:“(《权力的48个法则》)48个法则中的第一个是,永远不要比你的领导更抢眼。不要盖过你的老板、赞助人和老师的风头,他们于你有恩,要让他们高高在上。并用违背和遵循了这些法则的历史事例来阐释它们。第一个法则的事例分别是,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尼古拉斯·富凯举办的派对过于奢侈,路易十四判了他终身监禁。伽利略聪明到不仅发现了木星的卫星,还知道用梅迪奇家族的姓命名它们。格林说,不要误以为时代不同了。每一个交易台、每一个行政事务处、每一个车间都有它的太阳王。你只需要认出他来。”
美国服装公司的创始人多夫·查尼买了400本《权力的48个法则》,他喜欢把这本书送给那些被他解雇的雇员。但有人觉得这些法则不道德:“到第36条法则,你开始觉得自己行为不端,开始担心自己的品德。到第44条法则,你已经认为自己大体上是不道德的,整个世界也是如此。到第48条法则,你会说,好吧,谁是我的第一个牺牲品?”格林自己的辩解是:“如果世界就像一个风云变幻的大球场,我们被限制在其中,选择不参加比赛是没用的。那会让你失去权力,而没有权力会活得很悲惨。”
《哈姆雷特》中波洛涅斯对儿子雷欧提斯说:“有几句教训,希望你铭刻在记忆之中。”这些教训包括“尽你的财力购置贵重的衣服,可是不要炫新立异,必须富丽而不浮艳”;“不要向人告贷,也不要借钱给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头是:“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这两本书说明,世家子弟到了该闯荡社会的时候,他们的父亲会告诉他们一些权力的法则。
5. “钱”要离远了看
瑞典是当前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海地是最穷的国家之一,如果让你选择去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还是海地首都太子港下馆子,你会选哪个?答案好像很明确——去瑞典吃驯鹿肉丸子!但《发掘你的经济学家潜质》的作者泰勒·考恩认为这样做并不明智,这并不是因为他反对吃驯鹿肉。
考恩认为,如果去某地方只是为了享受美食,应该观察相反的指标。他解释说,收入的不平等使那里有很多廉价劳动力生产和制作食物,也保证了那里有足够的对饮食有要求的有钱人。
钱并不是决定人的基本因素,因此金钱刺激有时会起反作用。比如,为了让孩子帮你洗盘子,该不该答应付钱给他?考恩曾经用钱诱使女儿洗盘子,结果她洗了三四天之后就不愿意干了。“你跟她解释说洗盘子是家庭责任,她也许不会听从,但至少她会感到那是她的义务。如果付钱,她的动机就变了,父母成了老板,而不是值得效忠的目标。”为了同样数目的钱,孩子宁愿去快餐厅打工,因为劳动所得的薪水象征着他经济上的独立。再比如,一家托儿所开始对那些接孩子迟到的家长罚款,结果发现问题更严重了。罚款使家长们付出的只是一点钱,而先前接孩子迟到被视为不礼貌或者做父母的责任心不够。
考恩指出,如果要你选择收留一只狗还是一只猫,你应该选不招人待见的猫。狗的性情很友好,增加了它们受款待的几率,猫天性胆怯,更容易被人们冷落。经济学家们这样向乞丐施舍:“以挑衅性的口吻问一群乞丐他们在干些什么,把钱给回答得最无礼的那个人,因为他最不可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施舍。或者问一群乞丐中的每个人,他们中谁最该得到施舍。如果他们反复磋商,无名氏定理就应该起作用,这群人将提名一个能将财富最大化的受赠人,因此施舍能获得补偿收益。”
6. 第一直觉,没错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社会心理学家格尔德·吉仁泽认为,在需要迅速做出决定的时候,直觉、部分的无知和选择性遗忘比丰富的信息和严谨的逻辑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