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普遍有一种同情弱者的心理。当你想完成一件事情时,可以采用“以退为进”的方法。适当示弱,提升别人的重要性,你将会从别人那里达到自己的目的。
示弱,真正强者玩的游戏
人们似乎都有这样的心理:同情弱者。因此,当你以弱者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你不但不会引起人们的戒心,反而会赢得人们的同情。因此,甘当弱者,你与成功的距离就近了。
示弱能换来更多人的支持,逞强只能增加更多的敌人。示弱是比逞强更实用的做人方法,它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不满或嫉妒。事业成功者,生活中的幸运儿,被人嫉妒是难免的,在一时还无法消除这种社会心理之前,用适当的示弱方式可以将其消极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
示弱可以是和别人接触时推心置腹的交谈,幽默的自嘲,也可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有意以己之短,补人之长。
交际中,必须善于选择示弱的内容。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面前不妨展示自己的学历,表明自己实在是个平凡的人;成功者在别人面前多说自己失败的事情、现实的烦恼,给人以“成功不易”“成功者并非万事大吉”的感觉;对眼下经济状况不如自己的人,可以适当诉说自己的苦衷,诸如健康欠佳、子女学业不妙以及工作中存在诸多困难,让对方感到“他家也有一本难念的经”;某些专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好宣布自己对其他领域一窍不通,袒露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闹过笑话、受过窘等;至于那些完全因客观条件或偶然机遇侥幸获得名利的人,更应该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是“瞎猫碰上死老鼠”。
示弱有时还要表现在行动上。如果自己在事业上已处于有利地位,获得了一定的成功,那么在小的方面,即使完全有条件和别人竞争,也要尽量回避退让。也就是说,平时小名小利应淡薄些,疏远些,因为你的成功已经成了某些人嫉妒的目标,不可以再因一点微名小利而惹火烧身,应当分出一部分名利给那些暂时处于弱势中的人。
在具有博弈性质的交往中最好不要在被逼无奈的时候才服输称臣,而应在遭遇恶战或付出沉重代价前就主动退避三舍,尔后再另外寻找获胜机会,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曾有一位记者去拜访一位政治家,目的是获得有关他的一些丑闻资料。然而,还来不及寒暄,这位政治家就制止想质问的记者:“时间还长得很,我们可以慢慢谈。”记者对政治家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大感意外。
不多时,仆人将咖啡端上桌来,这位政治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哦!好烫!”咖啡杯随之滚落在地。等仆人收拾好后,政治家又把香烟倒着插入嘴中,从过滤嘴处点火。这时记者赶忙提醒:“先生,你将香烟拿倒了。”政治家听到这话之后,慌忙将香烟拿正,不料却将烟灰缸碰翻在地。
平时趾高气扬的政治家出了一连串洋相,这使记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觉中,原来的那种挑战情绪消失了,甚至对对方怀有一种亲近感。
这整个过程,其实是政治家一手安排的。当人们发现杰出的权威人物也有许多弱点时,过去对他抱有的敬畏感就会消失,而且受同情心的驱使,还会对他产生某种程度的亲密感。
为人处世中,要使别人对你放松警惕,产生亲近之感,只需很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在他面前暴露某些无关痛痒的缺点,出点小洋相,表明自己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十全十美的人物。这样会使别人在与你交往时松一口气,不与你为敌。
推销巧应变,获益三十万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该怎样去对待别人。”这是人际交往上的白金法则。哲学家们对于人类关系的定律,思考了数千年,只引证出这条定律。这条定律不是新的,它跟历史一样古老!这是人际交往上的白金法则。由此可直接推出一条人际交往定律:要想别人认为你重要,你就要永远使别人感觉他们自己重要。这是一条绝对重要的行为定律。我们遵守这条定律,会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朋友和永久的快乐。如果违反了这条定律,我们就会遭遇到无数的麻烦和困难。
西屋公司推销员亚力森,费了很大的劲才把两台发动机卖给一家大工厂的工程师史密斯先生。亚力森决心要卖给他几百台发动机,因此几天后又去找他。没想到史密斯先生说:“亚力森,你们公司的发动机太不理想了。虽然我需要几百台,但我不打算要你们的。”
亚力森大吃一惊,问:“为什么?”
“你们的发动机太热了,热得我的手都不能放上去。”
亚力森知道,跟他争辩不会有好处,急忙采用另一种策略。他说:“史密斯先生,我想你说的是对的,发动机太热了,谁都不愿意再买。哦,你要的发动机的热度,不应该超过有关标准,是吗?”
“是的。”
“电器制造关于这方面的规定是:设计适当的发动机可以比室内温度高出华氏72度,是吗?”
“是的。”
“那你的厂房有多热呢?”
“大约华氏75度。”
“这么说来,72度加上75度一共是147度。把手放在华氏147度的热水塞门下面,想必一定很烫手,是吗?”
“是的。”
这时,亚力森提议说:“那么,不把手放在发动机上行吗?”
“嗯,我想你说得不错。”史密斯先生赞赏地笑起来。他马上把秘书叫来,与亚力森签了一张价值30万美元的订单。
注意,亚力森不是与史密斯先生争辩谁对谁错,而是转而提出史密斯先生也同意的问题。在一连得到了三个“是的”之后,他才将对方引向实质问题。奥佛斯曲教授在他的《影响人类的行为》一书中说:“当一个人说‘不’时,他所有的人格尊严都已经行动起来,要求把‘不’坚持到底。事后他也许会觉得这个‘不’说错了,但是考虑到宝贵的自尊心他必须坚持说下去。”因此,如果要使你的意见被对方同意,你必须牢牢地记住:要以双方同意的事作为开始,使对方立即说“是”,千万不要以讨论不同的意见作为开始。使对方采取肯定的态度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
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几乎没有多少人喜欢按他人意愿或遵照命令行事。任何人强迫我们,我们都不会高兴地接受。
因此,如果你想赢得他人的合作,就要征询他人的意见、需要及想法,让他人觉得与你合作是出于自愿。每个人都重视自己,喜欢谈论自己,因此,即便你不同意他人的意见,也不要打断他人的谈话,当他人有许多话急着说出来的时候,你只要耐心地听着就行。
要尊重对方,永远使对方感觉自己重要!要知道,使自己变成重要人物,是每个人的欲望。尊重对方,包括对其人格的尊重,还包括对其智慧和才能的认同,对其意愿与判断力的尊重。
有时候,即便对方发表的见解或提出的要求并不切合实际,你也不要当面指出或拒绝他的要求。每个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思维判断也有所不同,因此他人的看法与你的看法不同是常有的事,我们没必要为一些无谓的事情伤害彼此的关系,当对方是你的上司或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时尤其如此。当然,这并不是要求你不顾自己的原则,有些时候,只要多用些心思,就会寻找到令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即便是在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要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礼节,一些客气的话语,彰显的就是对别人的尊敬和重视。“谢谢您”“请问”“麻烦您”诸如此类的话语,可以润滑每日生活的单调齿轮。
苏格拉底的幽默自嘲
自己打趣自己,自己批评自己,或是自己贬低自己,是培养领袖风范、争取追随者最有效的办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获得别人的注意和好感,还可以解除仇敌的怨恨。
在平日里,当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时,你也可以借助自我解嘲式的幽默体面地摆脱困窘。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娶了一个心胸狭隘、性情泼辣的悍妇为妻,她成天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有人问苏格拉底:“你是世上享有盛名的大哲学家,怎么找这样的女人?”苏格拉底说:“诸位有所不知,擅长骑术的人,总要挑选烈马骑,我若能忍受我妻子的话,恐怕天下就没有我不能相处的人了。”
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讨论问题,他老婆不知又为了什么事跑来,当着学生的面,毫无道理地把苏格拉底骂了一顿,骂得兴起还随手操起一盆水,泼了他一个落汤鸡。当时,学生们都愣了,大家都瞪眼看着老师,想他会有什么激烈的反应。这着实使苏格拉底在学生面前很难堪,很尴尬。可是,苏格拉底一动不动,很平静地说:“雷鸣电闪之后,必然是倾盆大雨呀!”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一句形象的自我解嘲式幽默,成了很好的困窘“调解剂”。它将原本令人很不愉快的事情转化为在场众人会心的一笑,使得紧张气氛即刻云开雾散,而说话者本人,也在大家轻松的笑声中摆脱了困窘。
当你的失误引发别人的对立情绪时,如果能适时地自嘲一番,获得原谅应该不难。这就像两个正在打架的人,如果其中一个突然倒地自认不是对手,只要对方不是无赖恶棍,一般便会又好气又好笑地敌意顿消,说不定还会扶持“自败者”一把。
有时候,当你想说笑话、讲小故事,或者转述一句妙语、一则趣谈时,最安全的做法往往就是调侃你自己。如果你笑的是自己,谁会不高兴?凡能操纵最高级的语言艺术——幽默——的人已经是“智力过剩者”,那么能把最高境界的幽默——自嘲——作为武器的人,便堪称人情操纵场上的“无冕之王”,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有时你陷入难堪是由自身原因造成的,如外貌的缺陷、自身的缺点、言行的失误等等,自信的人能较好地维护自尊,自卑的人往往陷入难堪。对影响自身形象的种种不足之处大胆而巧妙地加以自嘲,能出人意料地展示你的自信,在迅速摆脱窘境的同时展示你潇洒不羁的交际魅力。如,你“海拔不高”,不妨说自己是体积小面积大,“浓缩的都是高科技”;如,丑陋的你找了一个美丽的她,不妨说“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即便你如刘墉一样背上扣着个小罗锅,也不妨说你是背弯人不驼。美国的赫伯·特鲁在《幽默的人生》一书中把自我解嘲列入最高层次的幽默。如果你能结合具体的交际场合和语言环境,把自己的难堪巧妙地融进话题并引出富有教育启迪意义的道理,更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