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孝惠皇帝永熙元年(公元290年)
太子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尊皇后曰皇太后,立妃贾氏为皇后。
人固有一死,皇帝也固有一死,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对于皇帝来说,如果没有交接好权力就死了,等于把危机留给了后人;如果后人有能力处理也就罢了,如若不然,就是一场灾难,毁于一旦的灾难。
司马炎似乎总结了以往所有的成功经验,除了选定一个傻儿做太子以外,他分封诸王,用以拱卫京畿乃至整个帝国。他笼络士族,使司马家族成为先进家族的代表;他信用外戚,让老丈人杨骏主理禁中,他也意识到需要平衡权力,所以又选择自己的叔叔司马亮(司马懿的儿子)和杨骏一起承担辅助儿子的责任。至于后来把晋帝国推向不复的太子妃贾南风,司马炎也采取过措施,比如在她杀人后也予以了训诫,他以为这样已经足够了,一个女人能掀起多大风浪?在司马炎心里,他以为自己都安排得非常妥帖。史书上罕有地记载了司马炎临死的一些细节,这种描写皇帝弥留之际的宫闱纪闻,我一向不敢相信。越是一些宛若亲眼所见的场景,越容易造假,因为这样的写法不是皇家档案的官方写法,记录皇帝起居的文字不能生动,不能有倾向,庄严死板,永远都是一切正常。
后司马炎时代,政治上发生了令人迷惑的退化现象,从成年人退化到了儿童时期。成年人折冲利益,先动脑子,后动银子,最后才动刀子;而后司马炎时代,反过来了,动不动先亮刀子,脑子基本上不用了。
司马炎一死,政治游戏在儿童级选手间展开,他们极度敏感恐慌,有天生的恐惧感。杨骏和司马亮都是这样,把对手想象成巨兽,自己则闭着眼睛,挥动着刀子,用尖叫为自己壮胆。从此谈判妥协从字典里删除,剩下的只有生命肉体的删除。
杨骏住在宫殿里,司马炎出殡,他不敢下殿,以虎贲百人自卫。
汝南王司马亮也害怕杨骏,“不敢临丧,哭于大司马门外”。
在杨骏这边,听到都是司马亮要“举兵讨伐”的消息,他于是向刚升格皇太后的女儿汇报,他也不想想自己的女儿能有什么能耐稳定大局。既然传说是司马亮要讨伐,于是太后也让皇帝下诏,命石鉴、张劭讨伐司马亮,好在石鉴还能沉住气,制止了这次轻举妄动。
司马亮这边慌慌张张问计于廷尉何勖,何勖哭笑不得:“今朝野皆归心于公,公不讨人而畏人讨耶?”司马亮三十六计走为上,跑到许昌躲起来了。
在这种好笑的恐怖气氛下,一场内战差一点在司马炎还未下葬时就打起来。
杨骏定住神,让皇帝下诏,任命自己为太傅、大都督、假黄钺,朝廷大权总揽于己,朝廷百官皆听于己。
杨骏为政,史称“严碎专愎”,“严”是因为不自信,色厉而内荏,所以用严来吓唬人;“碎”就是抓不住重点,这样的政治低能儿从来没有解药;“专”就是不相信别人,包括自己的同胞兄弟,所以后来他兄弟杨珧在受牵连被杀时老喊冤;“愎”就是走自己的死路,让别人急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