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世祖武皇帝泰始十年(公元274年)
以前太常山涛为吏部尚书。涛典选十余年,每一官缺,辄择才资可为者启拟数人,得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之。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言之于帝,帝益亲爱之。涛甄拔人物,各为题目而奏之,时称“山公启事”。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父亲山宛做过县令,相对来说山涛就算是出身寒门了。
山涛早孤,四十岁开始做佐官,是熟吏出身。山涛和司马懿有中表亲,有这样的亲戚在,一切皆可能。司马师见到山涛,称他为吕望(民间传说的姜子牙),开玩笑说:“吕望欲仕邪?”
司马氏善用亲戚私人,钟会、邓艾取蜀,司马昭把皇帝曹奂带在身边到长安监军,把曹姓诸王都请到邺城,派山涛看守大后方。司马昭对山涛说:“西偏吾自了之,后事深以委卿。”
司马昭立太子一事上纠结(其实多半是假装的),山涛立场坚定地支持司马炎。有裴秀、贾充、山涛等司马师的老臣支持司马炎,司马昭当然要借坡下驴,“尊重领导集体的意见”。
山涛以老资格居选职十余年,负责组织人事。每当有了官缺,山涛都选择好几个才资相当的候选人,然后观察琢磨,看皇帝倾向于哪一个,就重点推荐他。组织部长永远是皇帝亲自兼任,人财物一把抓才能叫一把手。有时候皇帝任命的,也不一定是山涛重点推荐的。好多人以为山涛推荐人太随意,其实他是故意这样做,好衬托皇帝在人事问题上乾纲独断,所以司马炎对山涛非常满意。
山涛推荐干部时,都为每个被推荐的人题写几句评语,当时被称为“山公启事”。能得到山公的评价,我想甭管好坏,都是身份的象征。况且以山涛的官场历练,当然知道“山坐启事”就等于现在的“干部档案”,岂能随便贬损人得罪人,肯定是用不同取向和档次的表扬语言。光看档案没有坏人,除非政治运动中故意留下恶评。
评价一个朝代或一个皇帝,与其看他的政治路线,莫若看他的组织路线,因为专制时代的政治路线其实大同小异,关键是看他怎么用人,用什么人。西晋时期,权力垄断化、寡头化情况非常严重,杜预提出的管理思想是一切“简在帝心”,老板感觉谁好谁就好,说你行你就行。干部的选拔紧缩在一个小圈子里进行,也就是在干部子弟中选拔干部,全面实现了官僚的世袭化,基层的才俊、民间的精英很难爬到高层核心圈子。即使在小圈子里选拔,也是若干几个人在幕后操作,甚至只是皇帝和山涛在那里两个人玩。什么样的组织路线就决定什么样的干部素质。科举选拔出来的就不会是文盲,民主选举出来的就不敢欺负老百姓,领导提拔的就对领导负责,暗箱操作就肯定会贿赂公行。
山涛是嵇康的好朋友,嵇康写过《与山巨源绝交书》,与组织部长绝交就等于和组织绝交,结果嵇康被司马昭杀了。山涛不计较嵇康的态度,反而给嵇康的儿子嵇绍介绍工作,推荐嵇绍做司马炎的秘书。嵇绍有点思想顾虑,为了份好工作忘记了父仇,怕人说闲话。山涛宽慰嵇绍说:“我为你想了很久了,天地四时,很多东西会与时俱进,何况人呢?还是围绕核心向前看吧。”嵇绍于是爽快地给杀父仇家打工了。
另外有个人叫王裒(póu),他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无端杀害,后来司马炎几次聘请他出来做官,他都拒绝,不仕而终。
司马光在“臣光曰”中说:“昔舜诛鲧而禹事舜,不敢废至公也。嵇康、王仪,死皆不以其罪,二子不仕晋室可也。嵇绍苟无荡阴之忠,殆不免于君子之讥乎!”像舜杀鲧,完全是为公,鲧的儿子禹继续父亲的职务,这种情况是可以的;嵇康和王仪完全是被冤杀的,他们的儿子不在晋朝做官是可以的。
对不够意思的皇帝可以不合作。
不过,司马光笔锋一转,说假如嵇绍没有在荡阴表现出来的忠诚,他最终是不免要被人讥讽的。嵇绍后来为保护司马炎的傻儿子而死,践行了“忠是硬道理”,所以司马光对他的评价又升温了。忠是硬道理,被忠的皇帝多半浑蛋是硬现实,所以像司马光这样的人经常前后矛盾也就很自然了。硬道理碰上硬现实,不是“杯具”就是荒唐的“洗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