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晚上,就爱国学社的独立问题,中国教育会再次召开商议会。随着张继向各位议员分发《爱国学社之主人翁》一文,鸦雀无声的会场里议论声渐起,几个爱国学社的学生代表你争我吵。章太炎反对分离,就与学生辩驳起来。蔡元培一向是沉静而好脾气的人,见这些人这般素质,心里压了一把火。他心想,这些人争吵不是为了学社的未来发展,却是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利益。这时吴稚晖突然来了一句:“吵什么吵?你们争的不就是这几百块校具吗?”这话真够犀利的,让在场的人都羞愧不已,吵架声骤然停止。同时也给蔡元培内心的愤怒火上浇油。他突然站起来,走到会场正中央,语气坚定地说:“我已决心去德国留学,从现在开始,教育会、爱国学社的所有事情将不再过问,至于我所担任的职务,正好借此机会全部辞去,造成不便,还请诸位见谅。”
说完,蔡元培走出会场,尽管章太炎在身后大喊“我们表决”,亦不能让蔡元培回头。蔡元培最痛恨内部斗争,当初在翰林院,他看透了清廷中的“窝里斗”,看不惯那些官员为自己利益而整天唯唯诺诺。一个团体倘若出现内斗,除了只会伤害自己人,在无用的内耗中堕落和腐败,不会有更好的发展。因此,他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不愿面和心不合地勉强凑在一起。他对这个团体是失望透顶的,对于一些人不足以当大事的猥琐行径更加愤慨,既然多说无益,不如放弃,这就是蔡元培的性格。
最终,爱国学社在《苏报》上发文宣告独立。中国教育会也在《苏报》上发文祝贺,表示承认其独立。而蔡元培,却与倾注过心血的爱国学社永远脱离了关系。
第四节 革命岁月,暗杀团与光复会
离开爱国学社,蔡元培打算去德国留学,还跟人学习起了德语,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成行,只好逗留上海。
正巧曾经的山东县令陈镜泉想投身革命,找他一起创办报纸。蔡元培认为,以报纸宣传爱国思想,也是救国的好办法。于是他全力以赴,身兼数职,独自一人撑起报社。根据国内政治形势和舆论主流,蔡元培将日报命名为《俄事警闻》,专门刊登沙俄侵略东北的新闻,暗中倡导革命。随着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的局势变化,这份报纸更名为《警钟日报》。
不久,陈镜泉又办了一家书局,将大部分精力和资金都投了进去,最终导致报社资金短缺。为了营生,蔡元培对报纸进行改革,设法扩大广告版面,靠上街敲锣叫卖扩大报纸销量等办法获取经费。可惜效果不佳,蔡元培只好靠筹款维生,惨淡经营。后来,蔡元培再度担任中国教育会会长并兼爱国女学校校长,这才辞去《警钟日报》的编务工作,重回他热衷的教育事业。日后《警钟日报》因内容有强烈革命倾向,很快就被清政府查封。
这接二连三的挫折,让蔡元培有些灰心了,他觉得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很难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唯有参加革命,推翻保守的清政府,才能安放得下学子的一张书桌。在办报的过程中,蔡元培深受虚无党的思想影响,非常欣赏俄国虚无党的暗杀手段,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1904年初,杨笃生等人秘密成立了“暗杀团”,蔡元培随即加入。关于这段历史,蔡元培在回忆录中说:“自三十六岁以后,我已决意参加革命工作。觉得革命只有两途,一是暴动,一是暗杀。”
这时的蔡元培变得激进起来,他尽己所能积极参与暗杀团的大小活动。暗杀需要武器,他就在爱国女学开设物理、化学,于课堂中着重讲授炸药的制造;还选拔女生进行培训,打算培养女刺客。当听说催眠术能瓦解敌人的意志,他就通过书籍和拜师学习催眠术,并且还主持了研制毒药、制作炸弹等工作,但均以失败告终。
但是,这些挫折并未动摇蔡元培的革命热情。他以治理学校的思维来运营暗杀团,利用自己的身份做掩护,努力介绍新人入团,极大地壮大了暗杀团的队伍。当年冬天,蔡元培与革命同志商议,征求因《苏报》案而在服刑的章太炎的意见,将暗杀团改成光复会,意为“光复中华”。革命党一致同意推举蔡元培担任会长。作为会长,蔡元培除了拟定章程,还借鉴秘密会党的做法,借用商业词汇,编了一套通信联络暗语。随后,他全力扩大光复会的规模,将弟弟蔡元康和秋瑾等绍兴同乡也吸纳进来,这些人后来都成了革命骨干。
同时,蔡元培坚信革命党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有效抵挡清政府的镇压,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于是,蔡元培向浙江革命党的领导人发出邀请,约徐锡麟到爱国女学来协谈,劝说大家联合起来搞革命。从此,浙江的革命党开始联合起来行动,结束了各自为政、单独行动的局面。蔡元培这里,自然而然地成了浙江革命党派相互传达思想、信息的据点。
1904年11月16日,清政府又劳民伤财地为慈禧太后70岁生日做寿。蔡锷刚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在蔡元培的引荐下也加入了光复会。蔡锷的回国让华兴会会长黄兴为之振奋,他认为这是爆发革命的好机会,打算发起长沙起义,从而将革命推向全国。在行事之前,黄兴向蔡元培知会起义事宜,希望他能跟其他革命党联络,获得浙江革命党的支持。蔡元培赞成他们的思路,连夜联络浙江党人全力响应起义。不料华兴会一名成员无意走漏了风声,清政府连夜派军队查封华兴会,并顺藤摸瓜追杀其他革命党人,起义尚未发动就惨遭失败。11月19日,革命党人万福华在上海英租界用手枪刺杀王之春,由于枪法不准,王之春受轻伤,万福华当场被捕。由此还牵连章士钊等革命党人。
这可急坏了蔡元培。为了营救同志,他大力呼吁海内外革命同志捐款,聘请律师为他们辩护,并且还在报纸上发表《万福华传》的文章,希望通过舆论赢得更多的支持。
解决万福华的事后,蔡元培减少了革命活动,心思转向教育和公益事业上。回想自己一路走过的历程,他对自己的革命活动并不满意,并对那些失败的暗杀自嘲起来。他痛定思痛,重审自己的道路,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毕竟是个读书人,根本不擅长革命暗杀活动。尽管孙中山在日本组织同盟会后,委任他为中国同盟会上海分会会长,可蔡元培的思想已发生转变,他决定退出革命圈子,重拾曾放弃过的梦想,出国留学,重新回归教育救国之路。
第五节 好事多磨去德国,留学不忘祖国
要出国,资金成了蔡元培的大问题。筹集不到出国资金时,蔡元培也有过回到绍兴开办一所师范学校的想法,同样也因无人捐助,只得放弃。
1906年8月,北京友人传来好消息,清政府准备派翰林院人员出国留学,叫他赶紧来京登记。这让蔡元培看到希望,他立刻前往北京。不到一个月,家人听闻朝廷已将他列入黑名单的传言,一封电报入京,蔡元培只得离开了北京。
尽管身处危境,蔡元培仍旧想去德国,次年春天又来北京打听留学之事。他这才知道,因政府缺乏经费,学生嫌欧美国家太远,翰林们全部都改去日本留学。蔡元培非德国不去,朝廷保送的渠道走不通了,他四处寻找去德国的机会,听说公使孙宝琦即将去德国,就千方百计托朋友向孙宝琦游说,希望能在驻德大使馆里担任职员,以实现去德国求学的愿望。可是,朋友迟迟没能带来好消息,蔡元培急了,干脆亲自登门拜访,满怀热情地向公使慷慨陈词。孙宝琦被蔡元培的求学精神打动,答应为他向朝廷申请去德国留学的津贴,不必兼任使馆职务,尽量专心求学。
蔡元培要出国留学了,老朋友张元济对此表示祝贺。听闻政府津贴太少,张元济答应再次援助蔡元培,郑重承诺每月从自己开办的商务印书馆中支出稿费100银圆寄往德国,条件是蔡元培利用空余时间为该馆编写书稿。蔡元培却将这些稿费留给国内的妻子做家用。
1907年6月17日,已过不惑之年的蔡元培,顶着清政府驻德公使随员的名誉前往德国柏林,初次登上欧洲的土地。在柏林,孙宝琦给蔡元培提供了不少帮助和支持,并介绍他为唐绍仪的几个在柏林读书的侄子教授国学。这样,每月可获得100马克的生活补助。
一年后,有了一定德语基础的蔡元培前往莱比锡大学,成为该大学为数不多的中国留学生。
在莱比锡大学,蔡元培仿佛进入了西方学术海洋,努力将自己变成一块海绵,尽量吸取更多的知识,整天不知倦怠地奔走于教室和图书馆之间。留学的三年时间里,他尽量多选修课程,哲学、文学、伦理学、心理学、欧洲史、美学等多达20多门,只要上课时间不冲突,他就去听,总是追着教授不停地提问和讨教,给学校的教授们留下了“中国学生勤奋好学”的好印象。
尽管半工半读的生活非常繁忙,蔡元培还是坚持抽出时间去各地考察德国学校的教育状况,吸取德国学校的治学方法,结合中国的情况,先后编写了五册《中学修身教科书》,给商务印书馆作为国内中学教科书出版。
虽然远在德国,蔡元培时刻不忘关注国内形势。他很清楚,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是无法创办出一流学校的;没有一张安静的书桌,教育只能是空谈。他每天阅读报纸,了解国内的消息。有一天,他无意中看到国内发生武昌起义的消息,兴奋得从椅子上站起来,仿佛提前看到了曙光。接着又收到吴稚晖从英国寄出的信,他建议蔡元培支持武昌起义,设法与留德学生联系,发电报回国,掀起社会舆论,以鼓舞革命军的士气。蔡元培当天就赶往柏林,积极为革命呐喊,每天都设法发电报回国,代表德国留学生声援革命。
武昌起义后,中国政局很快发生变化。不久,国内的革命党人陈英士发来电报,催促蔡元培赶快回国,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大元帅推选大会。蔡元培没有丝毫犹豫,虽然他很怀念在德国求学的快乐时光,但他认为,此时已到了他学有所用的时候了,如今中国革命党已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只要坚持下去,清政府迟早会被推翻。借此机会,他务必要回去宣传教育救国的思想,给革命政党派植入教育强国的理念。因此,蔡元培用最快的速度踏上了回家的轮船,结束留德之旅。
第六节 教育总长生涯,教育改革初见成效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任命蔡元培担任临时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
不过,教育总长的第一个任务与教育毫不相干,是代表孙中山去北京当说客。
对于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来说,以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并不受社会主流承认,影响力微乎其微。武昌起义后,南方各地纷纷宣布独立,但天下依旧还是清朝的,而最关键的人物是当时把控北洋势力的袁世凯。孙中山心里很明白,袁世凯不仅有能力劝退清帝,也能用武力将临时政府杀死于襁褓中。最终,孙中山以自己的总统职位为代价,公开向全国发表声明:只要袁世凯能劝退清帝,他愿意让位给袁世凯。
此后,中国的政治局面翻天覆地。1912年2月12日,爱新觉罗?溥仪退位,清朝政府彻底灭亡。次日袁世凯公开发表声明,宣布赞成共和政权。孙中山信守承诺辞职,两天后,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可是,袁世凯迟迟不按孙中山的要求来南京政府任职。于是孙中山就派蔡元培担任专使,前往北京迎接袁世凯来南京。
搞政治当然不是蔡元培从德国回来的初衷,但是他清楚教育是国事,没有政府支持,是很难做起来的。如今救党就等于救自己,也是拯救整个国家,蔡元培只好硬着头皮,和汪精卫、宋教仁等30多人前去北京。
袁世凯早就清楚孙中山的意图,意识到去南京就职肯定会受制于革命党,于是用尽各种借口抵赖,不去南京。他与蔡元培打起了迂回战,制造兵乱,以此威胁蔡元培一行。兵乱后,袁世凯态度十分明确:绝不去南京。这时北方各界也发电报来反对袁世凯去南京。孙中山不得已,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北洋政府就此形成。1912年3月10日,北京举办大总统就职典礼,袁世凯就职中华民国总统。
就在蔡元培正要返回上海时,北洋政府新拟定的内阁名单中却有他的名字,他仍旧担任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蔡元培死活不同意任职,来京的这些日子,他对袁世凯十分反感,决定坚决不在这种总统手下干事。
回到南京后,孙中山找蔡元培谈话,认为他去北京任职,有望稳固大局。这时传来消息,就在蔡元培走后,北洋政府众议院立刻任命范源濂为教育总长,谁知范源濂却悄悄走人了,教育总长一职只好空缺。听闻蔡元培愿意赴任教育总长一职后,参议院并无异议,蔡元培还托人代问范源濂是否愿意与他合作,出任教育部次长。能与一向敬重的老翰林共事,范源濂欣然同意。
担任教育总长期间,蔡元培厚积薄发,以改变当今陈腐的教育方式为己任,制定出适合培育出新型人才的制度。蔡元培认为,“忠君、尊孔”是统治者用来培养傀儡的手段,以此理念培育出的人才,难以符合时代的需求,更别说与世界同步了。他借鉴法国革命时代推崇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学教育”作为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在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蔡元培大力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方针,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和思想体系初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