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暴见孟子[159],曰:“暴见于王[160],王语暴以好乐[161],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162]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163]
他日见于王[164],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165]
王变乎色[166],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167]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168]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169]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170]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171]。今王鼓乐于此[172],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173],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174]:‘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175]: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176],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177],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178]。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179]:‘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180]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181]
章解
此章主题:因宣王“好乐”而启发他“与民同乐”的爱民思想。首先,用问答方式提出“与众乐乐”的理论——意味着把个人生活中的快乐扩展和深入到百姓生活中去,才是真正的快乐,也即是“王道”的开端——为“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的结论打下基础。其次,具体地描述“与民同乐”和“不与民同乐”两种政治作风感受在人民身上所表现的相反的情绪,来启发对方的思想斗争,以便正确地选择自己的政治路线。最后,归结到“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的结论,和富有吸引力的开始一句——“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