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骁忙呈了上诗文,四皇子伸手接过,驾轻就熟的他大声宣读出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首李白的《将近酒》,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从诗句散发出的孤高自傲,大气磅礴,古今罕见,只不过字里行间却隐隐含有怀才不遇之情,令人惜怜。
众人听闻过后,除了惊叹就只剩惊叹了,相比于上一首《明月几时有》的苦苦相思之愁,这首《将进酒》却多了文人那种豪迈洒脱。
“本王宣布,魁首之作乃是这首《将进酒》,众人可有异议?”二皇子出言道。
“韩王英明,我等拜服。”众人异口同声道。
大皇子见他把自己的话说了,不悦地拂袖而去,此行目的已然达成,只是不明他们为何要如此拉拢一个大理寺寺正,此事还需找高人指点,于是出了徐府,径直前往户部尚书府邸。
画面转到吴常这边,他从徐府归来回到希冀园,此时希冀园早已成废墟一片,大雨还不停地倾泻而下,青莲带着孩子们聚集在后院厨房里。
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又听闻王彬已死,抛尸到河中,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哪儿存在纰漏。
只是如今不是想朝廷会不会调查自己身上了,如何安置好大家,其中好几个还昏迷不醒,还有好几个正发烧发热,烧伤等人数也很多。
没有办法,只能找王家帮忙了,王景得知事由,立马空出西城一座府邸,接送一行人安置好,然后安排了数名大夫来给众人看病疗伤。
老乞丐独自坐在走廊,手拿着一壶酒独饮起来,吴常走到他身旁坐下。
今晚所发生之事,令谁也没有想到,只不过是一点小摩擦而已,丧心病狂的世家子弟竟然视人命为草芥,随意践踏猎杀。
究竟在这些人眼中,王法又是什么?难道只是写在律条上的一张纸而已,难道是统治者用来驾驭百姓而存在的说辞。
吴常夺过老乞丐手中的酒壶,痛饮了几大口,然后奋力摔了一地。
“今夜之事,老头子我喝了点小酒误事,才让宵小之辈得逞,还杀了刑部尚书之子,怕是会连累大家。”
老乞丐情绪低落,他把所有的事包揽在自己身上。
“老头子,别这样,说什么连累不连累,这可一点不像你,今夜若不是你在,怕是大家难逃一死,至于王彬此人,你不杀他,我也要亲手宰了他。”
杀人吴常还没有做过,既然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若是碰到敌人他也不会手软,不介意手上多几条像王彬这样的人命。
今夜之事给了他警钟,敌人无处不在,暗中蛰伏防不胜防,他尚有能力自保,可孩子们却没有,孩子们跟着他,生命随时受到威胁。
“老头子,孩子们跟着我们太危险了,是该想想办法,交给其他人来照顾。”
老乞丐双手猛拍双颊,试图让自己振作过来,半晌过后,抬起头看向吴常。
“上回你提的希冀局,老头子我想了想,是个很好的想法,只不过此事不得你牵头,应有朝廷来接管,你可以去找大理寺卿商议一下,兴许他能说出一二来。”
闻言,吴常眼睛一亮。
……
画面再转到大皇子这边,对于他的深夜造访,户部尚书挺惊喜的,二人在书房详谈良久。
对于曾年往事,户部尚书挑拣了一些说与他听。
听闻过后,才知道为何御史中丞和二弟为何要拉拢吴常,如此关键之人若是现在对立面,后果可以想象。
……
翌日,刑部介入希冀园纵火案件,遣人到现场收集了证据证词。
午时时分,王彬的尸身被人发现后报了官。
刑部尚书听闻噩耗,急急赶来,当看见儿子的尸首之时,痛哭流涕,伤心欲绝,面目狰狞发誓定要找出凶手,报仇雪恨。
一部之首发话,刑部官吏迅速调动起来,前往尸首发现的河中打捞其他的尸首,几百号人历经几个时辰才打捞起三十余具。
尸首被抬到刑部,经过刑部尚书的辨认,皆是出自自家府邸的护院。
于是忙叫管家过来询问。
“昨晚夜里,彬儿去哪儿了?还有带着这么多护院干嘛去了?”
管家忙跪下:“老爷,老奴不知,二少爷只是说出去做点事,老奴也不敢过问啊!”
“来人,拖下去,直接杖毙。”
若是这个管家事先通报,说不定可以避免此事,刑部尚书气得心恨,心中那股火不知往哪里发泄,就全部归责于他。
“老爷饶命啊……饶命……”
老管家被直接拖出,不会儿传来惨叫声,半晌过后,再无声响,刑部尚书这才舒了口气,转头看向一名仵作。
“说吧,有什么发现?”
瞧见方才那一幕,仵作战战兢兢回复:“大……大人,死者皆是死于刚猛至极之力,一拳致死,局部骨骼有寸断、碎裂的现象,尸首经过河水长时浸泡,死亡时间怕是有所偏差,根据小人多年经验,死亡时间在昨夜酉时到亥时。”
刑部尚书闻言横眉怒目,心想何人能有这实力,昨夜去了近六十名护院,个个身手不凡,竟抵挡不住对方一拳,天下怕是没几人能做到,如此宗师级的高手为何要出手杀害彬儿呢?
“大人,今儿还收到一宗案件,西城希冀园纵火案,经勘测院外有打斗的痕迹,从痕迹来看,定是高手所为。”
说话的人名叫青眉,乃刑部尚书的门客幕僚,此人多谋善智,狠辣无情。
“希冀园……这不是那个吴常乞儿的地盘吗?去查一下昨晚此子行踪,有什么发现直接抓捕归案。”
对于这个吴常,刑部尚书没什么好印象,还记得那王家小女被害一案,若不是此子中间横插一杆,他也不至于罚俸一年。
……
画面转到吴常这边,他现在正赶往大理寺,与大人商议希冀局之事。
大理寺已经很久没来了,很多人只知道有这么个寺正,却不知寺正到底长什么模样。
若不是有一块腰牌,他还真进不去大理寺。
说到青天,他可不像吴常这么自由,可要每日到大理寺当值,听说吴常来了,屁颠屁颠跑前来相迎。
吴常没心思理会他,直接走向大理寺卿的房间。
然而,
青天告知他,大人现在不在,不知何时回来。
此时此刻,大理寺卿正在赶往刑部。
今早辰时大理寺传回两条秘信,一是昨夜酉时西城希冀园大火;二是今早京都河中发现若干尸首,皆是一拳而致死,其中有一具是刑部尚书之子的。
收到这两条秘信,看似不相干的两宗案件,案发时间却凑到一起,不得不让人产生联想。
大理寺卿略微一缕便猜测到七八分,于是前往皇宫禀报此事,恳请陛下将这两案交给大理寺办理。
事如所愿,陛下听闻过后,令其独立彻查,说是彻查,其实二人心如明镜,就是让大理寺卿去安抚处理。
这才有了大理寺卿前往刑部这一出,一来宣读陛下口懿,让刑部不要插手,二来接管河中尸首回大理寺。
刑部尚书正大发雷霆之时,听闻一小吏禀报说大理寺卿领着一行人来了。
说起这个大理寺,虽说与刑部某些职能范畴有所相似,可很多时候,陛下信任大理寺更多些,很多重案要案刑部往往插不上手,为此刑部尚书每回见到大理寺卿总没什么好脸色。
估计这回,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整理了一下衣冠,刑部尚书转身前去一观。
远远看见大理寺卿领着一行人正在府衙外候着,瞧这阵仗不小,恐是来着不善,脚步不由得一顿,片刻之后,深吸了口气,迈起步子接着走。
大理寺卿瞥了一眼,脚步未曾移动过一步,一直等到刑部尚书走出府衙大门,他这才微微抬头,拱手一礼:“刑部尚书张大人,本官这次前来奉陛下口懿,河中抛尸案和西城纵火案由大理寺接管,刑部不可插手。”
听闻刑部不可插手,刑部尚书双目怒起,面目狰狞得可怕,这定是眼前之人故意为之,刚查到了一些线索,矛头指向吴常,叫他如何罢手。
“若是本官不答应呢?”
“这乃陛下旨意,你可想清楚?”
对于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可以说很了解,性情是有些急躁,却不是能豁出一切的人,还算是能屈能伸。
瞧见他果真面色迟疑,铁着脸一言不语,不退也不让开路。
于是大声喊道:“奉陛下口懿,此案由大理寺接管,尸首等物证全部带回大理寺,闲杂人等不得阻拦。”
此言一出,大理寺卿身后一行人冲进刑部,刑部官吏退让一旁。
……
……
没想到大理寺卿不在,吴常于是在大理寺到处瞎晃悠,一路有青天相随。
我们所知的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
但这个朝代的大理寺,权利更大,具有同刑部一样侦查探案的权利,每当有重案要案皆是有大理寺处理,刑部及御史台往往只是辅助。
可以说,大理寺很多时候架空了刑部,虽说大理寺卿官职不大,但在朝中却是举足轻重。
而且大理寺卿手下还隐藏一个庞大的暗影组织,也不知皇帝老儿为何如此信任一人,竟把大理寺和暗影同时交付给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