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红没想到这京都第一才女这么较真,不过是个故事而已,这么全心投入进去。
“我也只是听到这些,剩下的部分吴大哥还没有讲。”
“还等什么,一起去找他。”
急性子的她拉着二女来到前院,挤在孩子们当中。
吴常见三女来势汹汹,有种鸠占鹊巢的感觉,碧玉笑眯眯看向他,小雪儿抱着小幸坐在她膝上,嫣红手中拿着纸笔。
“小女子也同她们一样,叫你吴大哥了,讲讲白蛇传,接着上回说的白素贞现出原形,之后呢?”
小幸不乐意了,相比与白蛇传,他更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其他小孩子也是如此,纷纷抗议起来。
碧玉对付这些小鬼可有办法,一点小伎俩就搞定,答应他们下回来每人送两个糖果,孩子们在利诱之下欣然妥协了。
“两个糖果就想收买我,大姐姐是不是太小觑人了。”小幸不乐意地扭转过头,小嘴巴撇得翘起来。
碧玉含笑地把小幸从小雪儿的身边抱到自己的膝下,凑近耳语:“一包可否满意?”
小幸甜甜地点了点头,然后盘坐依靠在她的怀里。
众人自始至终没有征求过吴常的意见,仿佛他的想法无关紧要,或是他已然没有否决的权利。
吴常在与众人讲故事的同时,徐府中的二皇子正焦急等待着,而皇宫乾坤殿中,大皇子正与四皇子正商议着什么,原来他们二人正在商谈二皇子的动向。
“皇兄,据探子禀报,二哥出宫之后去了国舅府,如今还没出来,然后徐碧玉出门去邀请吴常参与三日之后徐府举办的诗会,此事兴许与二哥有关。”
“这是什么章程?以前未曾听闻过国舅府举办过什么诗会。”
此事来得蹊跷,为何今日二弟去徐府,徐府刚好就要举办诗会,徐家千金还亲自去邀请吴常,其中有什么关联?
皇子之间安插眼线是斯通见惯的,尤其是这关键时刻,立储相争,容不得一丝大意。
现下局势,太子之位不出意外,便花落在大皇子与二皇子其中的一人。
这关键时刻,各方势力本应积极筹划明日早朝立储之事,而徐府却要在这个时候举办诗会,这不是本末倒置,愚蠢至极。
要说御史中丞愚蠢,那肯定不是,那么表明这场诗会定有其他目的,只是目前大皇子还猜测不来了。
“难道是为了吴常,才特意举办诗会。”四皇子碎碎念。
大皇子闻言眼睛一眯,细细琢磨着,吴常是有些诗才,也不至于如此大费周折,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三日之后,本王要亲临徐府诗会,倒要瞧瞧葫芦里卖什么药,四弟,劳驾你跑一趟徐府,给我安排一个坐。”
“皇兄,这时节本应好好筹划明日立储之事,莫要把时间浪费在其他地方。”
“非也非也,明日之事固然重要,可立储之事一时也不会有所定论,明日也不会有所进展,所以不仅要看眼下,还要放长远。”
大皇子多多少少还是了解自己的父皇,倘若父皇真那么容易下定决心,此事也不会一直推迟到现在。
自幼母妃便离他而去,这些年好在有太后照拂,他人才不敢轻视欺凌于他,加之朝中有重臣扶持,这才使他能与二皇子一较长短。
若是这太子之位落选,那么他多年维持的朝中势利将土崩瓦解。
反之来看,若是二皇子落选,其母后乃皇后娘娘,舅舅乃御史中丞,此二人定不会弃他而去,仍然具有反扑的能力。
……
翌日早朝,皇帝老儿准许皇子们参与听政。
当听到这个信号,就意味着陛下今日必有所决断,大臣们也紧张的手心冒汗。
皇子们也挺意外,按理说立储之事,父皇应该不会这么草率下定决心,兴许有其他的变数。
大臣们都起了个大早,早早就来到大殿侯着,纷纷簇成团议论纷纷。
“丞相,汝以为陛下之意如何?会选择哪位皇子?”户部尚书问道。
“圣心岂是臣等能随意揣测,答案即将揭晓,又何必自寻苦恼?”
户部尚书暗骂一声,老狐狸说得滴水不漏,不偏不倚孤身在外。
说起户部尚书为何会支持大皇子,其实是有原因的。
一来,因大皇子身边无人可依,而二皇子身边有国舅,支持大皇子,若是他日继承大统,利益将能最大化。
二来,他其实太后一党,而太后与皇后历来不和,太后授意他朝中支持大皇子。
光从这两点来看,他就很难支持二皇子。
“下臣受教了,不知丞相更看好哪位皇子?”
“大皇子宽厚仁德,二皇子文武兼通,三皇子贤明果决,四皇子机智过人,皆乃储君上上之选也,一切皆有圣断。”
有人说丞相老谋深算,城府极深,喜怒不行于色,是个名副其实的一代奸相。
有人说丞相沉稳果断,虚怀若谷,朝中顶梁之柱,是个豁达大度的一代名相。
还有人说丞相胆小怕事,凡事都要衡量三分利弊,是个碌碌无为的一代庸相。
朝野上下对丞相的争论很大,你可以说他城府极深,也可以说他胆小怕事,但能做到丞相之位,就绝不可能是个平庸之人,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丞相也不在意他人的眼光,趋利避害,谨慎小心便是他的为官之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明白这个道理,丞相之位迟早会退让下来,可当下陛下身子健朗,过早陷入立储之争,弊大于利。
“陛下驾到!”
随着一声尖利的喊声响起,群臣纷纷整理衣冠,然后跪拜给皇帝行礼。
想起这立储之事,皇帝老儿昨夜彻夜难眠,早立储君于国有利他当然知道,只是如何维持这派系之间的平衡确实是个难题,一家独大不是他想看到的。
既然群臣主要分两个势利和立场中立,那么不管选择老大还是老二,必然打破目前局面,干脆就把这趟水搅浑。
“关于立储之事,昨夜朕彻夜难眠,立长又或是立贤皆有利弊,可朕有一点确定,梁国未来储君必定德才兼备。
所谓君王之德,怜悯苍生,爱民如子;
所谓君王之才,君临天下,治国安邦;
为示公允,凡年过十六的皇子明日起入朝从政,协助丞相等重臣一同参政,为期半载,考核入选者入驻东宫。”
一语激起千层浪,朝堂顿时沸腾起来,原本群臣准备好的说辞,一句未出便全部作废,众人怎么也没想到是这结果。
按陛下方才所言,那么三皇子和四皇子也有入驻东宫的可能,局势越来越混乱了,群臣顿时变得手足无措。
大皇子和二皇子也是一顿惊愕,本来想着就一个对手,突然间又多出两个来,这感觉就好比吃苍蝇般难受。
三皇子目前在边关,四皇子却清清楚楚听到父皇方才所言,也是一顿惊愕,这么说来,自己也有机会攀登高峰,内心暗自窃喜起来,但表面上却不敢表露出来。
“陛下,还请三思,如此定会造成朝堂动荡,人心不稳。”一位大臣出列直言相谏。
“何来的不稳,何来的动荡,妖言惑众,来人,将他拖下去,重责八十大板!”
皇帝老儿心意已决,不容许他人来反驳质疑,现在跳出来挑事就是找死。
群臣静若寒蝉,再也没有哪个不长进的跳出来说三道四。
此事便如此定下来了,群臣各怀各的心思散朝离去,当看见被打了八十大板的大臣,被抬了出来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了。
群臣暗自窃喜幸亏当时自己没有站出来反对,否则……
伴君如伴虎啊!真是太凶险了。
大皇子急急追了出来,他是要追上户部尚书,商讨朝堂之事。
“户部尚书大人,且留步!”
户部尚书回过头,瞧见他便知其来意。
今日朝堂之事,确实令人意外,但并没有到达惊慌失措的程度,在他看来,竞争对手仍然就一个,多出的两个不过是花架子。
“今日朝堂之事,望尚书大人指点。”
“秦王殿下,汝大可不必如此忧心,敌人仍然只有一个,那便是韩王,其余两个不足为虑。”
“愿闻其详!”大皇子躬身一拜。
户部尚书很满意大皇子的态度,抬手抚须道:“陛下这一招,不过是想把朝堂这趟水搅浑而已,而三皇子和四皇子在朝堂之上毫无根据,为期半载,能有什么建树,相比于韩王,老臣更看好秦王殿下。”
大皇子闻言一喜,忙问:“这如何说?”
“对于陛下,老臣多少还是了解一些,陛下最善权衡之术,正因为秦王殿下在朝堂根据没有韩王深,殿下才更有可能入驻东宫。”
闻言,大皇子细细品味,顿时眼前一亮,欢喜不已,再次躬身一拜:“多谢尚书大人指教!”
类似场景也发生在徐府,散朝之后二皇子便找到御史中丞。
“陛下的心思老臣也能猜测几分,如此看来,因为老臣和皇后娘娘的关系,怕是成了韩王入驻东宫最大的障碍,陛下很可能为了权衡势力而选择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