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9300000040

第40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没有签订任何一个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没有加入任何一个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这与中国贸易大国的地位极为不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程度不断加深,国与国之间以及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协作和依赖逐渐加强的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下,远离区域性经济模式,被排除在一体化组织之外的状况将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中国在亚洲以及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如果失去中国,全球经济也都将受到损失。

2001年11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朱?基,在文莱斯里巴加湾举行的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建议在未来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亚地区最大的、也是惟一的以政治、经济合作为核心的区域集团――东盟,将与东亚地区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国家――中国加强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并由此而带动整个东亚、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继续繁荣与进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中国与东盟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全面加强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一项战略举措。标志着中国将更多地参与到区域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之中,象征着中国经济的区域化、全球化发展之路开始起步……也意味着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将在东方升起。

2003年6月18日,中泰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于2003年10月1日起实现两国之间188种蔬菜和水果产品的零关税。2004年1月1日起,“早期收获计划”开始实施,中国与东盟各国间实施零关税的农产品范围进一步扩大到600种。2004年11月29日~30日,东盟领导人峰会即“万象会议”在老挝首都万象召开,“10+1”和“10+3”领导人会议同时召开。会议期间,东盟10国领导人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领导人举行会谈,就加强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进行磋商。亚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推进。

1.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

东盟10国的国际贸易总量7500亿美元,2003年东盟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达780亿美元,然而……要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真正地发挥其对东亚以及整个亚洲经济的带动作用,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无论在规模上、功能上还是经济发展实力上都能够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抗衡,就必须处理好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一系列关键问题。

(1)东盟内生的脆弱性问题

1967年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发起成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发展到1999年已经拥有了10个成员国,不可否认,东盟的建立以协商、共识及合作的方式,以超越单个国家的力量影响着亚太地区的贸易、政治和安全,推动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提升了东盟各成员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但是,作为当今世界三大制造业中心之一,东亚地区无论在经济一体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上都与北美和欧盟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与东盟自成立以来与生俱来的脆弱性有关,主要表现在:

①成员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上的巨大差异。在东盟的10个成员国中,既有跻身于“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有被称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马来西亚和泰国等较发达国家,也有老挝、越南……柬埔寨等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上,新加坡达到了3万美元,老挝……柬埔寨只有200~300美元,其差距高达近100倍;在产业结构上,新加坡知识经济、高科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相当大比重,而老挝、柬埔寨、缅甸国民经济仍然以农业、林业为主……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统一经济政策的制定构成了很大的障碍。

②成员国贸易、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不足而重叠化严重。除了在地理位置上的便利性以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各成员国在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国内生产结构以及产业布局上具有较大的互补性,即各自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这样的一体化组织将具有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而从东盟成员国的发展状况看,落后国家无疑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为主,而其内部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振兴也是高劳动密集型以及初级产品出口带动的,其内部出口贸易额在其总出口额中的比重仅为22%左右,远远低于欧盟54.6%和北美自由贸易区62.6%的比重。

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相互依存度很高,这是一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能够建成的关键要素之一。相比较于东盟内部各成员国之间,中国与东盟的互补性更突出地表现在市场规模的互补性上。东盟国家市场狭小,虽然成员国数目已经达到了10个,但总人口却仅有5.3亿,这样会造成对外部市场的严重依赖而不利于本地区经济的独立发展。而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东盟10国,超过了1万亿美元,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几年间取得了年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9%的成绩,它的加入将为东盟提供一个发展潜力十分巨大、拓展范围十分广泛的大市场。在贸易结构上,虽然中国与东盟的相对优势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但按照国际贸易分类标准(SITC)的细类划分,资源禀赋的差异决定了中国与东盟在贸易结构上仍然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中国最具竞争优势的产品是服装……鞋类以及蔬菜和加工食品等,而东盟的相对优势更多地表现在矿藏、森林及热带作物等自然资源方面,这两类不同优势的产品在各自进口贸易中所占份额均达到了近50%。另一方面……在电子及信息产品方面,双方的互补性相对较弱,但发展的趋势是:中国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相应市场的需求,从东盟进口的电子业零配件逐年上升。尽管如此,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之间仍然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非均衡性以及经济结构的相似性问题。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与东盟互补性较强的产品种类是果蔬,表现为中国以苹果、梨等温带水果为主,这两种水果的出口占中国水果出口总量的90.6%,而东盟更多的是山竹、榴莲、龙眼等热带水果。这三种水果的进口占总中国水果进口总量的比例高达91.7%。这也是《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早期收获计划”实施效果得以呈现的基础和前提……2004年起,包括水果和蔬菜在内的600个种类的农产品开始下调关税,并将于2006年取消这些农产品的进口关税。这一计划的实施迅速地带来了中国与东盟四国果蔬贸易的巨幅增长……2004年上半年,中国从东盟进口水果蔬菜的数量和金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0.7%和38.7%,达242万吨和3.3亿美元;对东盟出口果蔬81.9万吨,价值2.7亿美元,增幅分别达12.5%和35.9%。中国呈明显的逆差。

(2)领导核心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功运行以及其职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一个强有力的核心力量,比如欧盟,其15个相互毗邻的成员国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日益接近,而且有法国和德国这两个坚强的核心主体的支撑。以美国为绝对中坚力量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也在该区域集团中起着其他两国无可比拟的作用,充当整个区域的领头羊。而在东盟10个成员国中,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充当核心力量以实现对该地区统一而有效地领导,东盟本应具有的对亚洲经济的推动和带动作用,因此而受到了极大地限制,东盟要在亚洲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解决主导权问题,确立一个能够担当此重任的核心主体国家。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经济步入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从1978~2001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4%,即使在21世纪初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或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形势急转直下,2002年其增长率仍达7.9%,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世界银行数据表明,在日本相对萧条和美国需求不稳的情况下,东亚地区2002年6.7%的经济增长率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特别是中国实施扩大内需政策,不仅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且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投资和贸易的广阔市场。WTO统计显示,2002年中国外贸出口额为3256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进口额2952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在中国内地的投资不断增加,双边贸易迅猛扩大,2001年它们对中国内地的贸易顺差就已达400亿美元。据泰国《曼谷邮报》报道,东盟与中国的贸易额每年约400亿美元,其对中国的出口量高于对世界其他任何地区的出口量,而且顺差一直在扩大。

不仅自身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中国还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东亚合作。由于亚洲地域辽阔,国家众多且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东亚、西亚、南亚、中亚等地区由于地缘关系各具特色,因此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应首先开始于次区域合作,以此推动整个亚洲地区的区域化发展。

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起步于与亚洲区域化程度最高的东亚地区的区域化。2002年11月4日,中国和东盟(“10+1”)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将促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正式、全面建成。

据专家小组按2000年数据计算和预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使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增加130亿美元,增长48%,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加106亿美元,增幅达55.1%,从而使东盟GDP增长0.9%、中国GDP增长0.3%。10年后,该自由贸易区人口将达到20亿,各国GDP总额和外贸额都将超过2万亿美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将促进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和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而且将为推动东亚区域合作进程做出重大贡献。

东盟已经在东亚和国际事务中经历了近40年的历程,其在东亚地区的先驱性和影响力仍然是不可小视的,中国虽然在谈判中承诺保留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核心主体地位,但是,由于其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的加入势必会增加对主导权的争夺。

(3)对区域外经济体的依赖性问题

不仅是东盟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着对欧美国家的严重依赖,出口创汇的主要渠道是进入欧美国家市场,购买技术设备主要从欧美国家进口,引进高新技术也主要来自于欧美国家,这表明整个东亚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多数国家关注与外部的合作而不是内部联系,从而削弱了东亚国家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积极性。即使到了今天,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多数东亚国家的政策,但许多国家仍然担心在东亚内部建立只包括东亚国家在内的自由贸易区会损害世界多边自由贸易体系,从而招致欧美的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东亚国家对欧美的出口和技术引进。在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中主张“慎重”的思想仍然比较普遍。

同时,由于历史问题,各国没有、也不能完全摆脱对美欧的依赖,特别是1997年金融危机后,各国对美欧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强。据有关数据统计,东南亚地区的出口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增加了2.8%,达20.7%;泰国由于金融危机的打击,进出口总额下降6%,但对美国却增长7%,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比1997年增长3%,创199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马来西亚出口对美国的依赖增加了21.7%。总之,美欧在东亚地区的竞争及东亚各国对美欧的依赖,不利于东亚内部贸易区的形成。

在东亚地区,还有一个无法回避和忽视的因素就是日本在整个东亚地区的作用问题。东亚地区依赖欧美,而东盟和中国除了依赖欧美,对日本也有一定的依赖性,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蔬菜、纺织品等主要贸易商品的出口地,是中国主要的外资来源地,也是中国技术引进的主要提供者。由于地缘的关系,日本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它与东亚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政治关系以及它在该地区的地位,在区域化经济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随着欧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陆续建立并正式启动,欧盟正在逐步推行其建立包括西欧、北欧、东欧、地中海国家以及独联体部分国家在内的“大区域经济集团”的战略……美国也谋求进一步形成包括南北美的“全美洲自由贸易区”,欧盟和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已基本确立,欧洲和美洲已经瓜分完毕,欧美国家对世界争夺的重心正在向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东亚地区转移,而作为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日本,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势必要参与到这种争夺之中。针对日本主张要在亚洲地区建立一个以日本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圈”的计划,美国在1993年11月的西雅图亚太经合组织部长会议和非正式首脑会议上提出建立“亚太经济共同体”,与日本争夺亚洲的决心可见一斑。因此,对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日本和美国一定不会袖手旁观,它们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顺利与否。

(4)机制的选择问题

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工程,涉及面广,参与成员的数量较多,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有步骤、有层次、由低到高逐步推进。就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模式看,主要有开放型和紧密型两种类型,开放型自由贸易区是将对区域内部成员国的优惠措施和待遇同样赋予区域外国家,组织结构比较松散,具有非制度性特征;紧密型自由贸易区组织结构紧密,具有较强的制度性,奉行双边主义,组织内的优惠措施不会无偿给予组织外经济体,除非组织外经济体做出同等的让步或给予同等的待遇。比如欧盟,是典型的紧密型一体化组织,它代表的是“北北型水平分工”模式,其成员国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成员间的经济差距较小、政治制度接近、文化和其他社会价值观念相似,这使得其成员国之间的主权让渡较为容易。而且,由于欧盟各成员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次接近、产业结构趋同,很容易与其他不同的经济结构进行有效的互补,因此在区内贸易比重持续上升的同时(欧盟的区内贸易比重一直维持在60%以上的水平),欧盟同区外的贸易量也呈现出绝对增长的态势,欧盟在发展区内贸易的同时,并不排斥外部市场的扩大。这样,紧密型自由贸易区本身所具有的因排外性和差别待遇而致使成员国同外部市场联系减弱的弊端也在欧盟这样一个其成员之间经济实力相当、需求相似、产业结构互补的区域化组织内被回避。

1994年成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是顺应90年代后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升级,使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突破了仅在经济水平相近的国家间形成的传统做法,出现了由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建立和形成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新模式的典型代表。NAFTA在其经济和贸易具有很大互补性的成员国之间成功地实现了完全不同于欧盟的垂直分工模式,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发达国家资金相对过剩和市场狭窄的问题,而且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NAFTA成立后,区内贸易规模也有所扩大,三国间贸易额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美国从加拿大的进口,从1994年的1296亿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2416亿美元,增加了1120亿美元;美国从墨西哥的进口也从1994年的511亿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1490亿美元,净增979亿美元。同时,美国对加拿大年的出口增幅也较大,增加了639亿美元。从相对增幅看,三国2000年相对于1994年的进出口增幅都在55个百分点以上,而墨西哥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出口增幅均达到了140%以上。可见,NAFTA的成立加速了成员国间的贸易集中度,使各国都有所受益。

从亚太经济与合作组织的发展历史看,更多地呈现出开放型区域化组织的特征,由于该组织将区域内经济体所享受的优惠无偿地赋予区域外国家,而成员国却无法享受区域外经济体的优惠和待遇,虽然市场有可能扩大,但成员国获得的实惠却比紧密型组织少了很多,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继续沿用这种开放、松散的模式,那么合作双方试图“通过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而实现经济整合,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地位”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而如果选择紧密型模式,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情况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都有所不同,其对美欧的依赖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放弃外部市场,无法承担外部市场缩小的巨大代价。因此,区域化组织模式问题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加以考虑的一个问题。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标志着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它无疑会推动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提高区域合作程度,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必将受到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关注和干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否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共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取决于能否选择一种适合于本地区具体特点的区域化模式,以使本区域内一些固有的问题和弊端得到有效地回避和解决。在加强区域内联系的同时,其对外部经济较强的依赖性决定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建立的过程中必须与相关国家充分谈判和合作,尤其是与亚洲地区国家的合作,在“10+3”的结构框架下,可以尝试探索3个“10+1”合一的驱动模式,即东盟10国分别与中、日、韩展开必要和有益的合作,以最终成功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2.东盟“10+N”模式的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按朝下,北美积极扩展自由贸易区,相比之下,东南亚各国结成的自由贸易区东盟显得十分弱小,东亚联合,乃至亚太联合的倡议因此而发。而域外合作最大的机会似乎在东盟与中国、日本和韩国三个国家组成的“10+3”合作。1997年底,东盟就与中、日、韩领导人聚集吉隆坡,正式启动“10+3”模式。在此基础上,该模式已经成为东亚合作的主渠道……它的制度化正在推动着定级融合与发展。

“10+3”主渠道有四条支渠,即以整个东亚的全面合作为特征的“10+3”和东盟分别于中日韩合作的3个“10+1”。在“10+1”方面,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显然走在了前列,该自由贸易区旨在通过降低关税和刺激投资,为各国经济体提供帮助,并已于2004年开始启动降税程序,期望能够在2010年前,在中国和文莱、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6个较为发达的国家之间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中国还与东盟及有关成员国签署和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与东盟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等重要文件。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进展引起日本、美国和印度的极大关注和积极跟进,首先是日本。在2001年底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达成初步共识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于2002年1月访问东南亚国家时提议,在东亚地区建立“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共同体”,并于当年11月5日与东盟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伙伴联合宣言》。2003年,日本进一步加快了与东盟国家合作的进程:1月,日本和新加坡签署了《日本和新加坡新时代经济伙伴关系协定》;6月24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与大方的印尼总统梅加瓦蒂举行会谈发表联合声明,两国首脑一致同意设立《经济合作协定》预备协议工作小组,为将来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等经济合作协议作准备。此外,日本还同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就缔结《经济合作协定》开始进行磋商;

2003年10月8日,日本由于东盟签署了《东盟与日本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议》,而作为南亚国家的印度,一直在努力寻找与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途径,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协议的达成而改善同东盟国家的关系,使印度能同“10+3”对话中的日本、中国和韩国平起平坐……使更多的本国产品进入东亚市场。目前,印度不仅与东盟签署了《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文件》,还与泰国签署了一份《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双方协商,泰印两国争取在2010年前全面运作自由贸易协定,实现双边贸易的零关税或关税额度降低。

除了亚洲国家以外,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家也纷纷着手与东盟的合作,东盟一时间成了“香饽饽”。这其中当然一定少不了美国,美国是绝对不会希望看到它在亚洲地区地位的下降,绝对不会拱手将对亚洲地区争夺的机会让给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在美国的战略构想中,推行以我为主导的地区精密贸易是其全球战略之一,而所谓的贸易保护和自由是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因此,在世界贸易中不断实行贸易保护,不断加快签订新的双边或地区贸易协议,正成为美国的主要贸易政策,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就成为其全球贸易战略的一部分。在美国的全球战略组合中,亚洲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中最闪亮的一点,美国的经济合作仍存在许多空白,也存在更多的竞争者。东亚地区不仅是要走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经济合作潜力最巨大的地区,更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通要道。美国总统布什在参加泰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时表示,美国有意同泰国就一份完整的自由贸易协议进行磋商。而此前,美国同新加坡已经签署了一份《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东盟行动计划》(作者注:《东盟行动计划》是2002年10月APEC峰会上,美国总统布什发起设立的、表示愿与东盟任何一个国家展开自由贸易协议谈判,以加强双边贸易联系的计划)的一部分。而《东盟行动计划》的事实,加速了美国在东南亚的布局,以次起到牵制中国、控制日本的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东盟与区外国家或地区经济合作模式的可选择性是广泛的,“10加几”都有可能成为合作展开的渠道。

同类推荐
  • 能力绝对不是问题

    能力绝对不是问题

    本书内容包括:经济法基础知识、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合同法等十三章。
  •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幸福达人系列)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幸福达人系列)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让你很容易地搞懂经济学,搞懂政府在做什么,或者没做什么。有的人看财经新闻会闻出“钱”的味道,有的人却像是看天书……
  • 村经济发展

    村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村级经济在全国出现了萎缩。怎样看待这一萎缩?自从那时起,村级经济在全国各地尽管发展不平衡,但总的说来已经重新起步,有的地区还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什么村级经济会得到重新起步并获得较快发展呢?在新的形势下,它的发展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对村级经济发展自身,而且对家庭经营乃至整个农村改革,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时下,很多人期望通过阅读像《国富论》、《道德情操论》这样经典的著作,理顺自己的人生思路,进而摆脱自己所处的困境,本书将亚当.斯密的两部经典名著通俗化、简练化,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将其读懂、理解,进而应用,并对这两部著作进行系统性优化,从而全面展示其思想精华。
  •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任何灾难——经济领域的或其他方面的,余波中不可避免的互相谴责、推诿已经滋生出许多政治性的修辞和政治性的导向宣传,其中许多反反复复见诸媒体,并有一部分现身学术界。因此,要想穿越政治迷雾,理解究竟是什么将我们带到了何处,关键在于将事实与辞藻剥离。否则,我们的研究工作将难免成为无益的延伸,甚至是重复。
热门推荐
  • 万古魂王

    万古魂王

    天武大陆,家族林立,强者无数,千万年来留下了无数的传说。一位出身卑微的家奴少年,为了改写自己的命运,他不断的努力,最终成为无上强者,造就不朽传奇。他就是苏文,一位无上至尊魂王!
  • 强宠上瘾:老婆,你好甜

    强宠上瘾:老婆,你好甜

    她本想给未婚夫搞个惊喜,结果却发现未婚夫和堂妹滚在了一起。她一怒之下悔婚,去买醉结果睡了那个帅到人神共愤的男人。事后,“我们结婚吧。”“好。”没想到他张口就答应。去民政局领了证,她才看到“顾言笙”三个字。顾言笙,盛世集团的掌权者,冷漠孤傲,不近女色,传闻多年来他一直在等一个人,直到遇到她……婚后,“老公,有人说我是狐狸精,配不上你。”“哪个不长眼的?直接封杀!”他冷然说着,而后将她一把拽紧怀里,坏笑,“你当然配‘上’我,不如我们现在就试试!”说完直接将她扑倒……
  • 我在下一个今天等你

    我在下一个今天等你

    冷言烁:“我从不否认我爱她,也不会逃避这件事,爱她和陪伴她可以同时进行。更何况,我也不配得到她…”黎落:“我以为我会孤独度过漫漫余生,再也走不出上一段感情的阴影,直到他的久伴。我愿意接受他的一切幼稚与黑暗…”冷言烁从未奢求过能够得到黎落,成为她一生中最重要的男人,但是命运安排谁又说得准呢?
  • 剑跛

    剑跛

    天下分九境,强者林立。一人名谓空尊者,可于一境之内,剑斩七境强者,自由游荡八大太古洪荒禁区,并全身而退,独闯妖兽森林深处,并全身而退,一时间,天下无敌。“什么是天下无敌?我握剑,便是无敌!”于是乎,便有一跛子少年,怀着对空尊者的向往,以及和一位女孩的约定,毅然决然的,不顾世俗眼光,一瘸一拐的再一次踏上了修仙这条道路上。“待我重回之时,敢叫苍天,为下臣!”跛子少年终重归,鲲鹏扶摇而上九万里,吾必执剑上青天,问大道,与尔同销,万古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仙界卖天书

    我在仙界卖天书

    书中自有凌云志,清风曾以史为诗。这是一段关于书的故事!
  • 他笑三界无硝烟

    他笑三界无硝烟

    未来的3000年,作家“西红柿炒番茄”用二次元模拟器模拟出自己的作品《他惹三界硝烟战》,想改变主角叶随的结局。系统为他选了财门少爷杜书奇的身份,收叶随为徒。在原设定好的系统任务安排下,拥有上帝视角的他在互怼中将叶随从魔领上了成仙的修行路。且看他们如何玩转三界!
  • 危险的夏天(海明威文集)

    危险的夏天(海明威文集)

    这是一个精力充沛、已届花甲之年的男子汉所写的一部有关生死的书。这个男子汉有理由担心自己已经没有几年好活了,于是他重返他激情燃烧的青年时代曾生活过的西班牙,重新体验那能使人生出“不朽之感”的斗牛艺术,终于为我们留下了一部感悟人生、参透生死的记录。
  • 纵横异界之超级游戏天赋

    纵横异界之超级游戏天赋

    潜力值很重要,一个人升级后属性点技能点的多少全看潜力值,如果潜力值只有1,那么很不幸,你升级后只有1点属性点,如果潜力值为2,那么升级后就有2点属性点,属性点可以加在属性上,这是一个似游戏的异界……
  • 重生之不如不遇倾城色

    重生之不如不遇倾城色

    她是大靖王朝的公主,高高在上。他是一个普通的侍卫,卑微如尘。她有自己的使命:远嫁南凉。他亦有自己的信仰:护她周全。十里红妆成就了国泰民安,独留一场心伤,就让爱幽居在伤口之中,随风荒凉。当一切都重来,那段遗落在战乱纷争中的纯真恋情成梦一场。谁,负了谁?谁,又欠了谁?这一世,眼中的沙,由他来拂,凡尘俗世的骂名,由他来负,刀山火海,无所畏惧,可这乱世,太薄凉,这博弈,太荒唐,这爱情,以生灵涂炭为代价,天命如此,世事如此,该如何做到与卿执手,共白头?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