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2日,日本政府发表新闻公告,宣布4月15日终止对中国毛巾产品的设限调查。至此……长达3年之久的中日毛巾贸易摩擦告一段落。中日建立“民间协调对话机制”,开展“商会外交”,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协调作用,促进对日毛巾出口有序发展,这些举措对顺利解决中日毛巾贸易摩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日本毛巾设限调查始末
2001年2月26日,日本毛巾工业组合联合会以中国毛巾制品对日出口增长迅速为由,向日本经产省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毛巾采取紧急进口限制。同年4月6日,日本经产省宣布,自4月16日起正式对中国毛巾产品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进口设限调查。之后,日方以“进口动向不明朗”为由,先后五次延长设限调查直至2004年4月15日。
日本对中国毛巾实施进口设限调查并多次延长调查期限,主要原因在于:1.近年来日本国内毛巾产业萎缩,产量及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日方将自身产业衰退归咎于中国毛巾对日出口造成的冲击;2.贸易问题政治化。在大选之年,日本政府为顺应业界的要求,缓解压力,多拉选票,而延长设限调查;3.日方以延长设限调查作为抑制中国毛巾出口的主要手段。
纺织商会积极应对
从日本宣布对中国毛巾产品实施设限调查开始,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就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在商务部的指导和企业的大力配合下,发挥行业协调作用,积极开展应对工作。
与日方建立“民间协调对话机制”,“商会外交”初显成效在日方设限调查期间,纺织商会王沈阳会长先后五次出访日本,与日本毛巾工业组合联合会以及负责设限调查的日本经济产业省有关部门举行会谈;日方产业代表也两度应邀来中国访问,参观中国毛巾企业。在双方的会谈中,纺织商会代表中国毛巾业界向日方阐明中方反对设限的理由,表达了与日本业界合作发展的愿望,并与日本毛巾工业组合建立起“民间协调对话机制”。双方通过互访、召开日本毛巾设限问题意见交换会、定期交换数据和沟通信息……开展业界交流等活动,加深了彼此了解,为最终妥善解决贸易摩擦起到积极作用。
在中日毛巾贸易摩擦中,纺织商会为中日两国企业牵线搭桥,推动了两国毛巾业界的交流与合作。纺织商会组织中国有关毛巾企业赴日与日本业界进行交流与沟通;同时邀请日本毛巾业界来华参观中国的毛巾生产企业,使其对中国毛巾企业有了真实深刻地认识,并向日本毛巾业界介绍了日本毛巾来华投资的成功先例,鼓励它们也加入来华投资建厂的队伍。
充分发挥行业协调作用,促进对日毛巾出口有序发展为切实稳定中国对日本毛巾出口,纺织商会针棉织品分会充分发挥商会商品分会的协调优势,积极做好中国对日本毛巾出口以及日本毛巾进口和生产情况的跟踪与分析,并从2001年起先后六次邀请全国对日本毛巾出口主营企业召开“对日毛巾出口协调会”,成立对日毛巾出口协调组,毛巾出口协调组成员企业出口额占到中国对日本毛巾出口总额的70%以上。在商会的协调下,多数企业都能以行业利益为重,积极调整产品和市场结构,适当控制对日毛巾出口数量,为促进对日毛巾出口有序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
2004年1月1日起,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对毛巾出口实行预核签章,并由纺织商会负责对毛巾出口预核签章的具体操作工作。此举有效抑制了对日毛巾出口数量,为最终打消日本对中国毛巾产品的设限调查,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在商会分会下成立出口协调组,发挥行业协调作用在日本毛巾设限调查过程中,纺织商会召集全国对日毛巾出口主营企业成立了对日毛巾出协调组,协调组成员包括国有、三资、集体和私人各类型企业,其出口额占到中国对日毛巾出口总额的70%以上,具有行业代表性。协调组成员企业以行业利益为重,积极调整产品和市场结构,协调出口数量和价格,为规范出口经营秩序献计献策,并取得积极成效。由此可见……建立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商品分会及出口协调组,对加强该产品出口企业的沟通与交流,规范出口经营秩序,充分发挥行业协调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做好有关信息收集和数据跟踪分析工作纺织商会作为行业组织,平时应做好对有关信息的收集和纺织品进出口数据的跟踪和分析。
其一,可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进行监控和预警,保持稳定的出口局面;其二,在面对外国发起的纺织品贸易摩擦时,可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应,给企业相关信息的指导。
非经济因素的制约
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包括国际和国内形势等政治因素、两国人民和政府的心理因素以及日本与中国台湾关系问题。
首先,虽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世界上最大的几个发达国家,没有一个敢轻视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和关系发展,中国与美、日的关系牵动着当事国的心,也牵动着世界的眼睛。克林顿政府十分重视对中国的友好往来,与中国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日本对此十分担忧,为了争夺中国,日本在对华关系上的政策取向一定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其次,日本经济低迷,而中国经济蓬勃发展,鲜明的对照使日本从政府到民间在心理上和感情上都不愿接受,对抗和逆反性很强。而且,日本国内存在着反华势力和偏执的民族思潮,受他们的影响,日本对中国存在着敌对。
再次,中国台湾的特殊性及其对日本的重要的经济利益,驱使日本干预中国内政,插手台湾问题,而第三国对台湾的态度,对中国有直接影响。日本在台湾问题上一贯以来的暧昧性将会严重影响中日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