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羡尧,1941年出生于南靖县书洋塔下大埧和兴楼。1962年南靖一中高中毕业。当过民办教师,耕过田,后来学做木工、油沢工,擅长建造土楼、凉亭以及老式、新式家具,劳作在南靖土楼乡村中。还当过南靖县企业公司技术员,设计家具图纸给社办木工厂生产后销售到广东、厦门等地。土楼申遗成功后撰写《土楼旧事》。
何葆国
这是一个老人对土楼旧事的深情回忆,这是一本关于家乡的乡土读物。
每个人对家乡的眷念,总会在脑海里浮现出大致相同的意象:弯弯的村道、莺飞草长时节漫山遍野的花儿、历尽沧桑的老宅、门前潺潺流淌的小河,当然,还有母亲的笑容,还有带着本地腔调的方言,以及本地食材做出的菜肴……这是一个人故园情深的构成要素,是一个人内心里最温暖的记忆。现代人奔走于都市的钢筋森林之间,在他茫然、困惑甚至倍感心力交瘁的时候,故乡总是他的精神寄托。这种注定无法割舍的情感,概莫能外。当我打开张羡尧先生的《土楼旧事》时,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眼前立即出现那宁静悠然的古村落和巍峨耸立的土楼,我已记不清在塔下和大坝行走过多少次了,徜徉在鹅卵石砌成的村道上,小桥、流水、土楼,这个古朴的小村子,这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一切都显得那么安谧而超脱,总是让我流连忘返。我曾经在大坝的土楼内和友人大碗喝酒彻夜长谈,也曾经许多次带着外地的艺术家在那里走家串户。在张羡尧先生的字里行间,我关于土楼的许多美好记忆被唤醒了,我看到了如诗如画的土楼风情,也被土楼所蕴含的丰厚人文内涵再一次打动。
这是一本质朴无华的书,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曾经说过:“朴素是一部艺术作品的必要条件,这种条件就其本质上来说,是排斥任何外部装饰和精雕细琢的。朴素是真实的美。”虽然说它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文艺书籍,但是在我看来,它比一般文艺作品更显示出一种真实的价值。它是一个一辈子生活于土楼的老人对土楼的叙述与讲解,所以他完全不需要“精雕细琢,故布疑阵,故作惊人之笔”(别林斯基语),他就像拉家常一样,娓娓而谈,有一说一,从村子的由来到土楼的落成,从先人的轶闻传说到祖辈们的艰苦创业,从民俗风情到方言俚语,他都了如指掌,信手拈来,自成一说。一座庞大壮阔的土楼是如何平地拔起,一层一层往上建造的;为什么要建造圆楼,如何开地基砌石脚等等。因为作者本人曾是四乡八里远近闻名的木匠,参与建造过不少土楼,所以他文章的最后一辑为我们提供了建造土楼的具体流程,便是真确的第一线的经验之谈,这无疑是很宝贵的资料。
当年不入法眼的土楼,如今天下闻名,土楼所表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使其本身超越了住宅的局限性,从而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其实土楼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文化圈,如此浩博精妙,它不仅仅是一种民居,它已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土楼里安居乐业的子民们,他们日常的生活里洋溢着丰富的人文气息,使坚硬的土墙也变得温情脉脉;对他们来说,土楼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场所,而是一片精神的家园、一个灵魂的象征和一种文化的代表,对所有游客来说,土楼则是一道生生不息的鲜活飞扬的人文风景。如何挖掘和表现土楼的人文内涵,文学、美术、摄影等等艺术门类大有可为,然而,目前的困境在于很多人对土楼的认知还停留在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层面上,我们迫切需要对土楼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和细致、客观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张羡尧先生《土楼旧事》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功莫大焉,它的价值是其他艺术作品所不能取代的。
作为故乡的一个符号,土楼是游子乡愁最柔软的部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土楼是所有人共同的财富。张羡尧先生生于土楼,长于土楼,风雨沧桑数十年,他和土楼一起见证了这个世间的一切,《土楼旧事》是他的人生积淀,俨如一壶老茶,让我品味出酽酽的乡土芳香,此中有真意,何人不起故园情?
2012年5月22日
写于南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