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东汉末琅邪郡阳都人,他是三国时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一个英才盖世的英雄。
他在中国历史上被喻为智慧的化身,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诸葛亮十四岁时,父母双双死去,只好跟随叔父生活,后来叔父丢官,投靠荆州刘表,因此诸葛亮就来到了荆州。
在荆州,他认识了庞统、徐庶等人,常一起议论国家大事,分析当时各地的政治、经济情况。十七岁,叔父去世,他就在荆州襄阳隆中过上了隐居生活,一隐就是十多年,并且娶了黄承彦的女儿为妻。其妻其貌不扬,但天资聪颖,知识渊博,品行贤淑,有才女之称,后来诸葛亮在事业上的许多建树,是与他妻子分不开的。
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请出隆中,时年他二十七岁。诸葛亮走出隆中的第一项任务是联孙抗曹,占据益州,二十八岁就和周瑜共同指挥了有名的“赤壁之战”,使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从此,诸葛亮成了刘备的得力助手。
刘备外出,国家大事都由诸葛亮全权处理。诸葛亮镇守天府之国的成都等地,积极筹备军粮,训练精兵,为刘备建立蜀汉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诸葛亮为丞相。
诸葛亮当了蜀汉的丞相后,常常夙夜忧叹,唯恐没有尽自己的力量。为了巩固蜀汉政权,发展蜀汉势力以便进一步统一中国,诸葛亮十分注意内外政策,任人唯贤,赏罚分明。
诸葛亮兢兢业业想使蜀汉兴盛起来,却没料到南中地区,先后闹起动乱,特别是南中孟获闹得最厉害,他决定亲自率兵平定南中。公元225年,诸葛亮率蜀军五十万人,以赵云、魏延、马岱等为将,长驱直入南中。这次南征,诸葛亮智擒孟获,经过七擒七纵,最后令他口服心服,这样平定了南中地区,为这一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统一中华,结束分裂割据局面,诸葛亮一生进行了五次北伐。第一次,因马谡违背军令而失街亭,诸葛亮虽然与马谡私人感情亲如父子,但为了赏罚分明、严明军纪,他挥泪斩了马谡。街亭的失守,使诸葛亮的计划被打乱,在危急之际,他摆了空城计,只有几十人却吓走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真是神机妙算。同年冬天,他第二次北伐,出散关,围陈仓,因粮绝而退兵。四十九岁时,第三次北伐,占武都、阳平二郡获胜。五十一岁,第四次北伐,围祁山,因李严粮食未运到,只好退兵。公元234年,第五次北伐,驻军五丈原、屯田,准备久战,不料因积劳成疾,而死于军中,终年五十四岁,后人有诗赞叹“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
诸葛亮一生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崇高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