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篇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能言善辩的政治家,他就是名扬古今的晏子,也称晏婴,字平仲,齐国夷维人。他曾任三朝宰相,在一次次关系国家命运的交涉中,他不卑不亢,气宇轩昂,不畏威胁,不为利诱,以犀利的口才维护了高尚的人格和国家的尊严,使齐国赖以为安。
有一次,晏子出使到楚国,楚王根本不把齐国放在眼里,想乘机羞辱他一番。楚国人见晏子长着五短身材,就开了侧门迎他入城。晏子见了也不出声,只是双脚站着不动。“贵宾,请啊!”礼宾官指着侧门发出邀请。晏子笑了笑,用手指着侧门大声说道:“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门出入;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不应该从这个门出入吧!”礼宾官见势不妙,只得下令洞开大门,让晏子进去。
晏子入宫拜见楚王,楚王瞥了他一眼,傲慢地说:“齐国难道没人了吗?”晏子一听,知道楚王又在渺视齐国了,便对楚王说:“齐国的都城临淄虽说不大,只有三百多户人家,可是每个人只要抬一抬袖子,就能遮住太阳;每个人只须挥一把汗水,就象下场大雨;一路上,人们肩膀挨着肩膀,脚尖顶脚尖,怎么会没人呢?”
楚王这才有意地问道:“既然这样,为何派你作为大使呢?”晏子随口答道,“齐国任命是有所选择的,水平高的出使上等的国家,水平差的出使到下等的国家。我晏婴水平最差,所以就被派往贵国来了。”楚王听罢张口结舌,刚想发作,但又自知理亏,只得干瞪眼。
不久,晏子又出使楚国。楚王对自己上次舌战的失败耿耿于怀,颇想伺机报复。于是他召集左右商议,如何羞辱晏子一番。
晏子来到了,楚王请他入座对饮。酒至酣时,突然一个囚犯被押至殿前。楚王问道:“绑着的是什么人啊?”小吏高声答道:“齐国人。”楚王又问:“犯了什么罪?”小吏又说:“盗窃罪。”于是,楚王朝着晏子望了一下,然后嘲讽地问道:“齐国人难道善于偷盗吗?”
晏子听后立即站起来,说道:“我听说,桔子生在淮南才为桔子,又大又甜;生在淮北就叫枳实了,又小又酸。桔和枳叶子相似,果实味道却完全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水土不同的缘故啊!如今百姓在齐国不偷不盗,一入楚国却又偷又盗起来了,该不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
楚王听罢无言以对,只得羞愧地笑道:“圣人是不可戏弄的啊!今天我算是自作自受了!”
面对楚王以强凌弱,以富压贫的盛气凌人之势,晏子镇定自若,机智勇敢,一次次地攻破楚王的阴谋。晏子为了齐国的安危操尽心思,临危不惧的精神,一直为人们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