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康熙帝决定对西北用兵,平定进犯漠南的准噶尔部。
那时候,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就归属清朝外,其他两部也都臣服了清朝。准噶尔部是漠西蒙古的一支,它的首领噶尔丹很有野心,他把漠西蒙古的其他部兼并的兼并,挤走的挤走,控制了阿尔泰山地区,又向东进兵,企图占领漠北。
漠北蒙古抵抗一阵后失败了,几十万的漠北蒙古人逃到漠南,请求清政府保护。噶尔丹以追击北征督运图册(局部)漠北蒙古为名,大举进攻漠南。
康熙帝见噶尔丹这样猖狂,非常气愤,觉得如果任噶尔丹得寸进尺,漠南的内地将不得安宁,便决定征讨噶尔丹。
公元1690年,康熙帝亲征噶尔丹。清军兵分两路,右路军队先接触噶尔丹军,打了败仗。左路清军反击,在乌兰布通将叛军杀得七零八落,狼狈而逃。
噶尔丹一看形势不利,就假意求和,带领剩余的兵士逃回漠北。但噶尔丹并不死心,他暗地里招兵买马,扩充势力,并扬言从俄国借来6万枪兵,要大举进攻内地。
公元1696年,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分三路夹击噶尔丹。噶尔丹一见清军队伍整齐,军旗飘飘,知道无力对抗,就连夜下令拔营逃走。康熙帝一面指挥清军紧紧追击,一面命令东西两路清军火速行军,在半路上截住噶尔丹。两军在昭莫多相遇,清军前后夹击,大败噶尔丹。噶尔丹率十几名骑兵脱逃。
康熙帝两次亲征噶尔丹,消灭了噶尔丹的大部分力量。为了北方的安宁,康熙帝原想要噶尔丹归顺,但噶尔丹野心不死,还想找机会南侵。为了彻底解除威胁,公元1697年,康熙帝第三次西征。这时候,噶尔丹原来的根据地已经被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趁机占领,并向清政府表示忠顺,得到康熙帝的支持。噶尔丹的左右亲信听说清军来了,也纷纷投降。噶尔丹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杀了。
从此以后,清政府重新控制了漠北地区,赐给当地蒙古贵族各种封号和官职,又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统辖漠北蒙古。北方的边境安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