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时,南方有三个藩王权力很大。这三个藩王就是驻守在云南、贵州的平西王吴三桂;驻守在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驻守在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他们本来是投降清朝的明军将领,因为他们帮助清朝消灭南明,镇压农民军,清王朝以为他们有功,封他们为藩王。
三藩之中,又数吴三桂最强。吴三桂当上藩王后,十分骄横,不但掌握地方兵权,还控制财政,排挤朝廷派来的官吏,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康熙帝知道要统一政令,三藩是很大的障碍,一定得找机会削弱他们的势力。正好这时尚可喜老了,想回辽东老家,康熙帝就趁机下诏撤藩。吴三桂听到这个消息后,暴跳如雷,便密谋反清。
公元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起兵。起兵初期,吴三桂兵势极盛,攻陷大城多座,清军则因准备不吴三桂坐像足而连连败退。吴三桂又派人跟福建的耿精忠和广东的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联系,约他们一起叛变。这两个藩王有吴三桂撑腰,也反了。历史上把这件事称做“三藩之乱”。
三藩叛乱后,整个南方都被叛军占领,朝廷上一片混乱。但康熙平定三藩的决心非常坚定,决定派八旗军全力讨伐吴三桂,坚决镇压叛军。康熙帝调兵遣将,集中兵力讨伐吴三桂,对耿精忠和尚之信则软硬兼施,一边劝降,一边攻打,没多久,这两路叛军就投降清朝了。
吴三桂的兵势强大,给清政府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是吴三桂目光短浅,没有乘胜追击,贻误战机,给了清政府一个喘息的机会。康熙帝从容应战,派出的清兵越来越多,越打越强,吴三桂的力量渐渐削弱,处境十分孤立。但他还想最后挣扎一下,公元1678年,吴三桂自称皇帝,国号“大周”。他虽然当了“皇帝”,但局势并没有好转,众叛亲离,大势已去,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于是当了不到5个月的“皇帝”,吴三桂就连愁带恨,生了一场大病断了气。
公元1681年,清兵分3路攻进云南昆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自杀,清军最后平定了叛乱势力,统一了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