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征暴敛焚书坑儒
面对自己取得的巨大成就,秦始皇踌躇满志,变得不可一世起来。他穷奢极欲,大兴土木,横征暴敛,还制定严刑峻法压制民愤。极端残暴的统治搞得全国哀鸿遍野,怨声载道。
秦始皇在兼并六国时,每灭一国,就命人把该国宫殿绘制出图样,在咸阳仿造。统一后,他更是大兴土木,建了很多的宫殿,单单咸阳的周围就建有宫殿270多座,关外有行宫400多座,关内有300多座。在这些宫殿中,最大最有名的就是阿房宫。
根据历史记载,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达500步,大约相当于700米。南北有50丈,相当于115米。殿的门用磁石砌成,主要是用来防止敌人带兵器行刺。在殿门前排列着12个铜人,即用没收民间兵器熔铸而成的那12个铜人。这个巨大的工程,每年都要调用民工70万人。阿房宫没有建成,秦始皇就死在了出巡的路上。后来项羽入关放火焚烧阿房宫,大火绵延,竟然一连三月还没熄灭。
骊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秦始皇陵在骊山北麓)陵墓是秦始皇的另一项宏大工程。秦始皇刚即位,就开始在骊山为自己修造坟墓,统一后扩大规模修造,常年使用刑徒72万人,一直修到自己去世。
阿房宫和骊山墓两项宏大工程,加上北筑长城、南戍五岭,修驰道、造离宫,以及其他兵役杂役,常年动用民力多达300余万,致使男子征发不足使用,有时还要征发女子。
为了聚集财富以供自己大兴土木,秦始皇开始制定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本来按照传统,人们都主张和长辈同住,以便尽孝,而秦始皇则要求成家的男子和父母分居,这样国家可以按照户数多收赋税。
沉重的兵役徭役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海内虚耗,民穷财尽。秦始皇为人刻薄寡恩,用刑残酷,杀人如麻,使秦朝的残暴达到高峰。长城脚下、阿房宫中、骊山陵墓以及五岭路上,处处堆积着白骨,秦帝国成了一个恐怖世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秦始皇的暴政导致民怨沸腾,为了防止老百姓对自己的反叛,秦始皇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秦法仅死刑就分为戮、腰斩、车裂、坑(活埋)、凿颠(凿破头脑)、抽胁、枭首,并推行连坐法和族诛,这些严重的刑法的实施,就是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严酷的法律,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老百姓动不动就触犯了法律,处罚当然就相当严厉,常将人的脚砍断,造成大量的人残废。原来百姓渴望统一,结束无休止的战争,是想从此过上安宁的日子,现在秦的暴政让他们失望至极,他们转而诅咒秦始皇早死,秦朝快亡。一直对秦恨之入骨的六国贵族也多次暗杀、行刺秦始皇。
士人得不到任用,纷纷指责秦的统治政策。士人的指责,引起了秦始皇的不满。在秦统一之前,秦王政对人才的意见可以说是相当重视,但这些是他为了实现其至高无上的统一目标而暂时将其暴戾的一面掩藏。现在统一大业已经实现了,他便不再掩藏暴戾的性格,也没必要掩藏了。如果有人敢批评他,挑战他的权威,秦始皇便不能容忍了。
当时已经升任丞相的李斯决定打击士人的议政之风,就给秦始皇上了一封奏书,建议“命令史官将《秦记》以外的史书统统烧毁。除博士官掌管收藏以外,天下所有的《诗》、《书》和诸子百家书籍,一律送到郡中烧毁。有敢谈论《诗》、《书》者杀头,尚古非今的灭族,官吏知情不报同罪。令下30日不烧即判刑。保存医药、卜筮和农书不毁。如果有人想学法令,拜官吏为师”。秦始皇批准了李斯的奏书,秦国各地便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焚书”活动。一时间,全国烟尘滚滚,不知有多少珍贵的古书被付之一炬。
焚书的第二年,秦始皇又干了一件备受责难的残酷之事,那就是“坑儒”。秦始皇称帝后,极力追求长生不老,迷信方术,因而重用了一些方士。其中一个名叫卢生的方士,极得秦始皇信任。谁知,卢生虽然颇得信任,却也渐渐地想离开秦始皇,卢生找到一个叫侯生的人商议——那侯生也常在秦始皇面前吹嘘能寻仙寻药。二人谈了一阵,都觉得秦始皇性情残暴,专横自用,谁都难免一死,于是二人连夜逃走。
秦始皇闻知,大为震怒,说道:“这二人平常得朕赏赐甚多,竟敢背后诽谤朕,还畏罪潜逃。朕焚书之后,特地召来一批儒生方士,让他们为朕出谋献策,炼求仙药,不想他们竟如此待朕!现在咸阳还有许多儒生,朕一定要严加查问,看有没有卢生那样妖言惑众之流!”秦始皇素来讨厌儒生,这次方士骗了他,他更是不分青红皂白,把儒生方士拉到一起算账。
官府奉命抓来咸阳的所有儒生,严刑拷打。有人经不住拷打,便招认曾妖言惑众,官员抓住机会,又逼他诬供所谓同党。就这样,一供十、十供百,儒生们你咬我、我咬你,都成了有罪之人。秦始皇接到禀报大喜,说道:“乱党已经结成一伙,若不早除,必成大乱!”当下亲笔圈了460余人的名字,命令将他们全部挖坑活埋。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以残暴着称的封建统治者。“焚书坑儒”是他最骇人听闻的、震慑古今的暴行之一,数千年来受到千夫所指,众口所矢,几乎妇孺皆知,被称作知识文化和知识分子在中国遭受的首次大规模的浩劫。
“焚书坑儒”等暴政施行后,不仅士人,黔首百姓也十分怨恨秦始皇。楚地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歌谣,诅咒秦王朝灭亡。
秦始皇一手开创的强大帝国,此时也已外强中干,虚弱不堪。人们无不希望有朝一日能推翻秦朝,废除暴君。
向东求仙寿终归西
秦始皇做了皇帝之后,他为了能永居帝位,就幻想成神成仙。最初他想皇帝的宝座由他一家独坐,要“传之万世”。但传之万世还不如他自己坐万世更惬意,于是他便迷信成仙,妄想长生不死,开始千方百计地寻求仙丹妙药。他听信了当时着名的方士徐福、卢生、韩终、石生、侯公等人的欺骗,多次入海求仙,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秦始皇后来率领百官群臣到泰山封禅,五次大规模地出巡,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劳民伤财,虽有向天下人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的目的,但到东海寻求长生不死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早在统一之前,随着兼并战争的胜利步伐,秦始皇就先后到过洛阳、邯郸以及楚国的首都郢(在今湖北江陵东北)、陈(今河南淮阳)等地。统一的第二年,出于防御匈奴的需要,他巡视西北边郡陇西(今甘肃临洮南的狄道)和北地(今甘肃庆阳西南的义渠)二郡,越过鸡头山(位于今六盘山中段),由回中(今甘肃华亭南)返回咸阳。
从统一的第三年起,他开始了全国性的大巡游。共巡游五次,跋涉名山大川,足迹几乎踏遍了全国各地。在巡游途中,他到处刻石,《泰山刻石》、《琅玡刻石》、《芝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等都是他游历全国的见证。这些刻石内容主要是歌颂自己的功德,宣扬结束战争、统一天下、制定国策以及革除旧俗的正义性和优越性。
秦始皇总以为神仙就在东海,要见神仙,只有多去沿海之滨,所以他四次大巡游,都是到沿海地区。秦始皇一临碣石(今河北昌黎北),两登成山(今山东成山角),三次来到琅玡(在今山东胶南县)和芝罘(今山东文登县东北),这些地方都是传说中神仙出没的地方。
在巡游途中,秦始皇每到一地,便派遣大量的方士去寻找神仙,求取长生仙药。巧舌如簧、鬼话连篇的方士们抓住秦始皇求仙若渴的心理弱点,竭尽能事,对秦始皇大加欺骗。他们说海中有三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州。三神山离海岸不远,有人去过。仙人和长生药都在那里,山上的飞禽走兽都是白的,宫殿由金银造成。远远望去,三神山像海面上的云彩;及到近前,三神山反而坐落海面以下的水中;再向前走,大风就会把船刮走。
神药虽有,只是不易取来。徐福给秦始皇上书,要求秦始皇沐浴斋戒,虔诚等候,让他带上童男童女,去求仙人换取长生药。于是,秦始皇便派他带数千名童男童女出海求仙。
秦始皇听说周朝的巨鼎沉没在泅水之中,路过彭城(今江苏徐州)时,就斋戒祈祷水神,想把周鼎打捞上来,结果一千人潜入水底寻找,连个影儿也没见。还有一次,秦始皇乘船到湘山祠(今湖南湘阴北青草山上),又遭到大风袭击,几乎把船掀翻,秦始皇问随从湘君是什么神?随从回答:“听说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秦始皇闻听大怒,认为自己功兼三皇五帝,尧女舜妻算什么东西,竟敢兴风作浪、卖弄威风,于是命令三千刑徒伐光湘山上所有的草木,一把火将它烧成了秃山。
一批批方士空手而归,山神、水神、湘君等仙人待他都不客气,但这一切毫不影响秦始皇对于成仙的心理追求。他一面继续派大批方士去访求仙人,一面加紧骊山墓的施工进程。访求仙人与修造坟墓同时进行,长生则归仙,身死则入墓。秦始皇有着生死两不误的双重打算。
兴建阿房宫和骊山墓,劳民伤财,因而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到公元前211年,在东郡(今河南濮阳一带)就发生了一起咒骂秦始皇的严重事件。那一年,有颗陨石落到了东郡。有人因为痛恨秦始皇,就在上面偷偷地刻了七个字“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件事传到京城,可把秦始皇气坏了。他马上派御史大夫到东郡去,追查是谁在陨石上刻的字。御史大夫在那里追查了许多天,始终没有查到一点儿线索。秦始皇非常生气,索性下令把陨石附近的老百姓全都抓起来杀了。
秦始皇本来就迷信,自从发生了这件事,就更加疑神疑鬼,整天坐卧不安。后来,他找来卜筮令,给自己算了一卦,卜筮令对他说:“陛下今年犯了点儿灾星,不太吉利,只有搬家或者到外边去巡游,才能消灾免祸。”秦始皇听了卜筮令的话,就决定到东方去巡游。
南下祭祀二帝,是秦始皇的最后一次大巡游。他从咸阳出发,首先来到南方的云梦(今洪湖、洞庭湖一带),在九嶷山祭祀了虞舜。然后顺江东下,由丹阳(今安徽当涂东)登陆,来到钱塘(今浙江杭州),打算由钱塘江南渡浙江(今富春江)上会稽山,由于水流湍急,于是绕道向西120里,这才渡江登上会稽山,在山上祭祀了大禹。舜和禹是五帝中的二帝,传说死后分别葬在九嶷和会稽。以往秦始皇很少把五帝放在眼里,除了天和祖先也很少有所祭祀,现在却赶到南方连祭二帝,似乎已经意识到尽管自己这个皇帝功盖千古,恐怕最终也难免一死。
祭罢大禹,秦始皇在会稽山刻石留念,然后下山,经吴中(今江苏吴县)北上。秦始皇一行从江乘(今江苏镇江)渡江,又沿着海边向北,来到琅玡。他总想在海边能有所收获,遇见仙人或得到仙药,所以一直靠着海岸走,然而仍一无所获。方士徐福等人入海求仙,历经数载,耗资巨大,恐怕遭到谴责,这时就又对秦始皇胡说:“蓬莱仙药是可以取到手的,只是海中的大鲛鱼常常捣乱,不能靠近仙岛。请陛下调给一些射术高超的弓箭手使用,再遇见大鲛鱼捣乱,就用连弩射它。”秦始皇听到这番胡诌,夜间做了一梦,梦见自己与海神打仗,海神的相貌与人一样。他让卜者解梦,有的博士官为了迎合秦始皇的求仙心理,插言道:“水神不会轻易露面,陛下所梦见者乃是给水神站岗的大鱼、蛟龙等恶神。只要把它们除去,就可以见到善良的水神了。”于是,秦始皇命令入海的方士携带击捕巨鱼的工具,自己也准备了连弩,打算一旦大鱼出现,就亲自射击。从琅玡到成山,一路也没见到大鱼的踪影,走到芝罘时发现巨鱼,于是射杀了一条。
秦始皇沿胶东半岛北岸继续向西行进,眼看求仙无望,便决定返回咸阳。连日旅途劳累,加上心情沮丧,秦始皇到沙丘(今山东平原附近)就病倒了。
当时,跟随秦始皇出游的有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等人,还有秦始皇的少子胡亥。虽然秦始皇已经病危,但由于他最惧怕死亡,忌讳“死”字,所以李斯等无人敢向他问及后事。不过,随着病情加重,秦始皇自己也明白死到临头了,于是给在北边监军的长子扶苏留下玺书,让他急赴咸阳主办丧事,明确地安排由扶苏来继承帝位。玺书封好后,放在中车府令赵高处。赵高将书信藏在手中,却迟迟不发出。玺书还没有来得及交与使者,行至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秦始皇就病逝了。时为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
死于非命 江山离析
关于秦始皇的死,世人一直感到颇为蹊跷。虽说成仙无望,心情沮丧,但秦始皇是一个有两手准备的人,况且不久前还强得能射杀一条巨鱼,也不至于说死就死吧?
据郭沫若先生考证,秦始皇死后,人们发现他的后脑有一颗三寸长的铁钉,他显然是被人害死的。谁能对秦始皇下毒手呢?这是个千古悬案,但是最大的嫌疑对象只有胡亥与赵高两人。因为基本上只有他们俩才可以直接接触秦始皇本人。另外,从后来发生的事实来看,也只有他俩才有弑君动机。
胡亥是秦始皇众儿子中最小的一个,皇位本不该由他继承,但秦始皇一死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