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颈效应的现象
当人群通过一个入口或出口处,若有次序地行进,可顺畅流通,行进速度愈快则流量愈大。而当人群很拥挤时,则流量大大减少。在公路上行使的车辆,若相互保持一定距离,则交通流量很大。如果遇到一个狭窄的路段,则车辆密度增大而形成堵塞,流量立即减小。这就是所谓的“瓶颈效应”。
常听到有人这样抱怨“我这是怎么啦?脑子怎么如此不听使唤?!”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在公共汽车里,或者在马路上,突然听见有人叫你的名字。抬头一看,噢,这不是你多年未见的老同学、老朋友某某吗?这是人之常情的反应,自然应当是回叫老同学、老朋友的尊姓大名:“某某,原来是你啊!”奇怪的是,这个“某某”,你心中明明感到是一清二楚的,几乎很快就能叫出来了,却偏偏就是转化不成具体的语言符号。结果,你只好吐出一句;“你好!你好!”连“你”的姓名都叫不出来,还“好”什么呢?热情自然被打折扣,令你觉得很尴尬!又比如,在工作中要酝酿一种设想时,一种构思几乎就要出来了,可就是被卡住了,令你束手无措。
瓶颈效应的定义及研究
诸如此类的情景,不知大家是否也曾经历过,我们不妨把上述所说的那种常常出现在问题就要解决时的现象,形容为“几乎有了”、“已经到了舌尖儿上了”的状态。此时,我们似乎感到茅塞顿开,但又不确切知道该如何解决。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形象地称之为解决问题的“先声”,“只闻其鸣响于有无之际而不降临。”这种现象简称为(Tip Of the Tongue)。显然,当人们处于状态时,欲行不能,也许有点像要打喷嚏前的样子,心里是颇为难受的。
这种“TOT”状态的形成,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乃是一种“瓶颈效应”。
所谓“瓶颈效应”,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心理过程中各个因素、环节的相互关系。社会角色扮演者在进行某项创造活动时,在从事某一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行为时,要求与之相关的各因素、环节配合与协调并进,其中如果某一因素和环节跟不上,就会成为“瓶颈”卡住整个活动和某一行为的正常进行。有的时候,“瓶颈效应”得到了克服,状态很快从“几乎有了”转向“有了”,从“就在舌尖上”转为“完全说出来了”,问题获得解决,创造趋于成功。有的时候,听任“瓶颈效应”起作用,状态得不到解除,时间一长,心理上松懈并产生一种惰性,那就会使整个活动和某一行为前功尽弃。
由此看来,如何有效地消释有碍创造性地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瓶颈效应”,必然为每一个立志创造的社会角色扮演者所关注。
据心理学研究,创造活动往往失败于上千次的试验,却成功于一次的联想或启发。阿基米德从国王那里领受了测量真假皇冠的“课题”,长久想不出好方法来,有时几乎要想出来了,却又被某个“瓶颈”卡住了。后来洗澡的时候,却意外地从浴缸中得到了测量的方法,这个新的要素子系统一找到,就使课题研究活动摆脱了“瓶颈效应”。显然,这是一种思维活动中的“顿悟”现象,是个体心理在情感方面的一种“移注”现象。如因某一构思“障碍”而煞费苦心,仍百思不解,突然,联想力使头脑中出现了一幅清晰的图像,就像一盏灯把黑暗完全照亮一样,“顿悟”和“移注”就是这样爆发的。借用一句古诗来形容,真可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英国物理学家廷德尔说过,“事实是死东西,是想象力赋予了它们生命”。因为,知识是静止的、封闭的和有限的,想象力则是运动的、开放的和无限的。想象力是能动的知识。如果把知识比作“金子”,那么,想象力就是“点金术”。因此,为了消释我们自身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的某些“瓶颈效应”,当我们在呼唤“东风效应”、寻找“新的要素子系统”时,应当重视思维的想象力。撒开联想之网,启动思维之钻机,“新的要素子系统”才会被你捕捉得到,才会被你开掘出来。
突破瓶颈效应
想要突破瓶颈效应,下面这些技法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
一是“扩大联系点”。
即从时间上、空间上相近,或形式上、内容上相似的事物和现象中进行联想,比如记不清楚某个数学公式了,你不妨先想想与之相近的数学原理、数学符号,数学公式,想想它们在哪一个章节。又如你一时想不起老同学的姓名了,你就不妨先想想与他(她)相近又与你自己相识的其他老同学的姓名。如此联想往往能激活起深藏于记忆深处的知识和经验。在事物发展变化中,面临着多种可能性集合即事物的可能性空间,我们对可能性空间内互相联系的点认识得越广泛、越深透,对各种条件之间的联系揭示得越充分、越深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就越多,就越能找到“新的要素子系统”,从而准确、全面地把握某种确定的方向,取得有利创造的“东风效应”之效果。
二是拟一份思考角度的“清单”。
这是为实现“扩大联系点”、寻找“新的要素子系统”直接服务的。1941年,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拟定了一份思考角度的“清单”,来提示创造者培训,掌握多角度思考法的本领。他认为,逐一检查、核对这份“清单”,能使创造者在遇到思维障碍时,比较全面地思考某一对象,而不致遗漏重要的思路。请看他拟定的这份“清单”:
(1)现有的发明有无其他用途?
(2)能否引入其他的创造性设想?
(3)能否改变形状、颜色、音响、味道或制造方法?
(4)能否扩大使用范围,延长使用寿命?
(5)能否缩小体积、减轻重量,降低高度、减少厚度?
(6)能否找到替代品?
(7)能否更换型号、顺序、布局或模型?
(8)能否上下倒置、里外交换、前后置换使用?
(9)能否将几种发明品组合在一起?
显然,这九个问题是针对技术创造提出的。但是用这种拟清单的办法来逐步培训自己的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是有普遍意义的。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进行创造性活动时,如果碰上“瓶颈”卡住时,先静下心来,用点时间去拟一份思考角度的清单好好琢磨一下那些“能否”的角度,这对填补思考的空白点,寻找“新的要素子系统”,想来是不会没有益处的。
三是学会“积极的休息”。
在一个人解决某一问题或从事某项创造活动的过程中,思维要经历四个阶段:
(1)检查和清理问题的“准备期”。这一阶段的状态是高度紧张,全神贯注和努力、深入地对对象进行探讨。
(2)将活动的重点从意识区转移到无意识区的“酝酿期”。在这个“短时休息”的阶段内,有的人养神休息或者睡觉,有的人则通过运动或散步来“散心”。
(3)产生解决问题之办法的“顿悟期”,也许豁然开朗、也许突然感叹:“啊,原来如此!”
(4)“完善期”,为了精确地阐述问题而全力以赴,苦心孤诣地探索和思维。
这四个阶段,是以“紧张→松弛→顿悟→紧张”之循环的节奏呈现的。一方面是努力、紧张和积极,另一方面是散心、松弛和解决。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我们的思维被“瓶颈”卡住时,一般正是思维高度紧张之际。而精神高度集中考虑一个问题,时间过久可能会造成思想堵塞,就像在竭力回忆一件从记忆中消失的事情时往往出现的情况,因为当自觉的思考在不断活动和十分疲劳时,可能收不到下意识思考传递的信息。这对寻找“新的要素子系统”,呼唤“东风效应”以消释“瓶颈效应”是无益的。因此,必须学会“积极的休息”,就是在思维过程中,紧张的思考后,如果发现被“瓶颈”卡住了,那就不妨暂时松弛一下,休息一会儿,使大脑神经中枢在思维的循环性节奏中恢复平衡状态,这往往有助于“顿悟期”的降临。心理研究以及众多事实,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诚然,我们还可以找出其他一些方法来。关键的一点是,请你记住,状态并不神秘,“瓶颈效应”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想方设法去寻找“新的要素子系统”,依靠知识和实践经验激发想象力,那么,办法就会“为有源头活水来”,何愁“东风效应”呼唤不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