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拯救独生子女要走进他们心中
独生子女需要父母的拯救,但拯救他们的前提,就是走进他们的心里,真正感受他们内心的孤独与需要。其实,独生子女就像一本书,这本书需要父母用心去阅读,去感悟。如果不能走进这本书的心灵世界,那就不能真正读懂它,就不能与它做心灵的沟通。所以,怎样更好地走进独生子女的内心世界,是每一位独生子女父母都应该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的。
人天生就有一种被欣赏的渴望,独生子女自然也不例外,他们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赏识。其实,父母也应该这样做,要欣赏孩子善良纯洁的品性;要接纳孩子,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不主观地认为自己的孩子笨,不给他这样的暗示;不拿自己的孩子跟人家的孩子比较……这一切,都是对孩子的赏识。一旦父母这样做了,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拥有了孩子的心。
孩子都是纯净善良的天使——人之初,性本善,让孩子的良善心保持下去
每个刚出生的孩子都是可爱的小天使,可是当孩子长大,父母会发现他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问题。有的孩子开始变得粗暴,动不动就骂人、推搡别的小朋友;有的孩子变得自私,自己的东西从来不与别人分享;有的孩子变得冷漠,看到别的小朋友生病了,不但不关心,反而躲得远远的,并说:“离我远一点,会传染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
不得不说,这是教育的作用。教育不仅仅是父母的说教,也包括父母的言行以及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
7岁的小石拿着玩具剑,一边高喊着:“我要杀了你!”一边将手中的塑料玩具剑向刚下班回来的周阿姨身上砍去。妈妈看到后开始斥责小石:“你怎么能用玩具剑砍周阿姨呢?”
“没事,没事,孩子闹着玩呢!”周阿姨笑着说道。
回到家里,妈妈向爸爸抱怨道:“小石怎么这么暴力,动不动就砍砍杀杀的。”奶奶听到后说道:“没事,男孩子嘛,他爸爸小时候比他还闹腾呢,现在不也很老实本分?长大了就好了。”
这时,小石已经打开了电视,在看他最喜欢的动画片,动画片中的男主角正拿着一柄燃烧着熊熊烈火的剑,朝反派人物头上劈去。男主角还喊着:“我要替天行道。”
在父母不知不觉间,各种负面的东西正在不断地对孩子进行侵袭,更可怕的是这些负面的行为,如暴力,竟然还是由那些“正义的化身”——动画片的主角做出的。这就将暴力合理化了,在无形中鼓励孩子去效仿。
不仅是动画片,孩子身边发生的事情和父母的教导也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妈妈很心疼自己的孩子,经常对孩子说:“妈妈专门给你买的好吃的,很贵,别给别的小朋友吃,知道吗?”“现在感冒传染得很厉害,看到同学咳嗽要躲远一点,知道吗?”这样一来,孩子就学会了自私和冷漠。
还有便是孩子的“恶作剧”心态。比如,当孩子用石头砸小动物时,他的目的可能并不是虐待小动物,而只是想赢得别的孩子的关注。但是,如果父母不为他指正这些错误,那么他长大后不但会缺乏对小动物的怜悯心,还很可能恶意虐待动物。当在新闻中看到“虐猫”和“硫酸泼熊”这样的事件时,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正常人能干出如此残忍的事情。但是,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爱护小动物的观念,对它们冷漠、麻木的话,那做出这些事情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有时候,父母的行为也可能成为孩子的坏榜样。当爸爸心情不好,一脚踢开挡在前面的猫时,当妈妈和爸爸吵架时,当父母在单位发生了不愉快,回到家后不断抱怨时……这些负面的情绪或行为都在一点一滴地向孩子渗透着,日复一日。孩子长大后,身上便会出现父母这些行为的翻版。
如果父母不希望孩子自私、冷漠,那么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的良善心保持下去呢?
建议一:在家中不要使用带有恶意的语言
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斤斤计较,怨天尤人,不但自己会不开心,还会影响周围的人。有时父母心情不好,在家里吵架,或是埋怨单位的同事,会说出一些不太好听的话。但是,如果父母不想让孩子有样学样的话,最好改一下自己的语言,不要用粗暴的语言来污染孩子的耳朵。
一次,妈妈因为和单位的人闹意见了,回到家后很生气,一边整理房间一边对爸爸抱怨着:“你说,那个刘××怎么那么小家子气,单位发福利,一人一箱水果,她居然把几个箱子都拆开,就为了挑一箱最好的。她也不想想,她拆了别人还怎么吃啊?还有那次,工作出了问题明明是她的责任,她却推给我……”爸爸听了没说话。
结果,当妈妈挑出几个新鲜的水果给孩子时,孩子居然说道:“妈妈,你好小家子气啊,把大个儿的留着自己吃。”妈妈愣住了,问道:“你怎么这样想啊?”孩子说道:“你刚才还说刘阿姨挑拣东西是为了自己拿最好的,那你挑拣肯定也是为了把大个儿的留给自己吃啊!”
孩子不但会模仿父母的语言,还会模仿父母的思维方式,并用这种思维去揣测周围人的动机。如果故事中的那个孩子一直保持这种思维方式,动不动就怀疑身边的人“把差的留给他”,那么,他的人际关系又怎么会和谐?父母在家中吵架,抱怨别人,无疑是在教孩子把别人都想得很坏,这样一来,孩子又怎么能保持一颗良善心呢?
所以,父母在家中最好不要抱怨别人,也不要吵架,即使有什么争执,也要尽量和平解决,用文明的语言对家人说话。即使是批评教育孩子,也不要用侮辱性的语言。一家人要互敬互爱,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的良善心得以保持。
建议二:给孩子看一些感人的动画片
并不是所有的动画片都以打打杀杀做主线,也有一些很单纯、感人的动画片,如《哆基朴的天空》、《虫虫特工队》、《冰河世纪》等。这些动画片中不但体现了很多美好的品质,如奉献、合作、勇敢、善良等,而且本身制作精良,足以吸引孩子看下去。孩子看这些动画片,不但能有愉悦的体验,也可避免过早受到暴力和情色的影响。
父母在挑选动画片时,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仅根据动画片的主人公判断该片是否适合孩子观看。比如,十分流行的《蜡笔小新》,虽然主角是一个小学生,但是其中的内容有很多成人成分,其实是一部给成年人看的娱乐片。但是,同样是小学生做主角的《机器猫》,就十分适合孩子观看。这就需要父母先了解动画片的内容,再做决定。如果没时间看动画片,至少要先在网上查一下评论,看一看究竟这个片子是否适合给孩子看。
建议三:留心孩子的朋友带给他的影响
孩子一般总是好几个人在一起活动,会受到团体内某些孩子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父母留意到孩子所在的团体对他有一些不良的影响,一定要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要多关注孩子交的朋友,尽量引导他和一些有健康爱好、有进取心的孩子来往,这样不但可以对孩子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还能让孩子远离坏朋友的影响与侵害。
建议四:不要嘲笑孩子的善良行为
孩子幼年时会有一些很“可笑”的善良行为,比如,看到墙面裂开了,给墙贴上橡皮膏。这时,成年人往往一笑置之。但是,这其实正是孩子善良行为的表现,父母应该好好呵护它,而不是取笑孩子幼稚。
曾有一位爸爸很有创意,当他看到儿子在墙上贴橡皮膏时没有笑,而是告诉孩子:“你这样做,没办法治好墙的伤。”然后,在周末的时候,爸爸拿了刷墙的工具,和儿子一起将墙又刷了一遍。
此外,父母还经常从现实的角度考虑阻止孩子的一些善良行为。比如,孩子看到路边的乞丐很可怜,想施舍给他一些钱,可是妈妈却直接将孩子拉走,并且告诉孩子:“那都是骗人的。”的确,有很多职业乞丐是在骗人,但是孩子施舍的那颗心是很真诚善良的,如果妈妈这样教导他,那么当他遇到真正困难的人时,也不会伸手去帮助对方了。
对于孩子的善良举动,父母最好抱一种支持的态度,而不要用现实的理由去粗暴地阻止他。即使是应该阻止,也要想好理由,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位爸爸就用一种巧妙的方式,在不伤害孩子良善心的前提下解决了“贴橡皮膏会使墙面变脏”这个问题。
建议五: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
虽然我们要让孩子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但是现在社会中确实有一些人,通过骗取孩子的信任,诱拐甚至绑架孩子。曾经有一个绑匪,以车坏了让孩子帮忙在车内按一个按钮为借口,在校门口绑架了一个孩子。还有一些坏人会借口问路,让孩子带他去一个很偏僻的地方,然后对孩子实施绑架行为。所以,父母要教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
爱孩子就要接纳孩子——不要把自己的希望附加在孩子的身上
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正因为爱孩子,所以想将世界上一切最美好的东西给孩子,让孩子过上一种自己所未能过上的幸福生活,于是便对孩子有了种种期待。
每位父母所认同的幸福不完全一样,然而,对于怎样让孩子幸福,父母的看法又出奇地一致。总结出来就是两句话:“好好学习,发展各项特长。”
察觉到了父母的这种心理,各种辅导班便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了。但是这些辅导班是针对父母的心理需要设置的,所以,孩子难免对它们有些不感冒。于是,便有了下面的对话:
“妈妈,我不想去上英语班。”8岁的陶陶对妈妈说道。
“乖,别人都去上了,你不去,落后怎么办?再说了,这个英语班的老师特别好,很多人抢着报名还报不上呢!”妈妈一边对陶陶解释,一边将她的文具装进书包,准备出发。
除了英语、数学这种传统科目,很多父母还会让孩子去学钢琴、国画、围棋、乒乓球、跆拳道、舞蹈这些特长科目,以便增加孩子的竞争优势。这些,再加上正常的学习压力,常常让孩子不堪重负。
一个9岁的小女孩,因为妈妈给她报了5个辅导班,不堪重压之下竟得了怪病:每天呕吐不止。后来费劲周折治好,可是时间和金钱的损失却再也弥补不了了。
其实,给孩子培养特长的愿望是好的,但是父母期望孩子成功的心过于急切,不考虑孩子的自身情况,往往会做出揠苗助长的事情,结果不但没有促进孩子发展,反而害了孩子。事实证明,比起乖乖念书的孩子,那些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长大后发挥的潜能往往更大,性格也更为坚韧,也比较容易获得成就。
孩子有他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在小时候过度挖掘他的潜能,很容易将孩子榨干,从而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这样一来,等到“雏鹰”长大,需要展翅翱翔的时候,他却赫然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力气了。
很多父母不仅一厢情愿地强制孩子过度学习,在给孩子选择辅导班时还往往忽视孩子的爱好。比如,有些孩子喜欢绘画,可是父母却觉得乐器一类的特长比较有用,于是逼着孩子去上乐器课。
父母的这些“好意”很容易让孩子吃不消。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更容易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给孩子制订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并自作主张地给孩子安排他并不喜欢的学习项目。
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兄弟姐妹,根本无处倾诉,只能自己默默承受,这种压力积压到一定程度,孩子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让父母头疼不已。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一切发生呢?
建议一:盘点自己未竟的心愿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只是希望让孩子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爸爸没考上大学,一直挺遗憾,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给爸爸争口气。”还有些父母因为自己小时候没机会学绘画或学音乐而感到十分遗憾,便给孩子报了这样那样的绘画班、乐器班,希望孩子能将这些东西学好。
这种让孩子去替自己实现心愿的想法是十分要不得的,因为孩子有他自己的特性,父母渴望的事情也许不是他真正想做的。这样一来,一方面是父母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孩子自己的心愿,孩子在这两者之间不断摇摆,矛盾不安,怎么能学好呢?
所以,父母想要孩子健康发展,就要先将自己未完成的那些心愿盘点清楚,看看平时认为是对孩子好的那些安排,有哪些是真的为孩子考虑,有哪些是为了让孩子替自己完成心愿。这样一来,父母在因某些安排和孩子发生矛盾时,就会更加客观,也能更从容地对孩子解释,不至于变得情绪化,甚至与孩子发生争吵。
建议二: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所有的注意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总是希望将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在这种关怀中,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无形中被剥夺了。
11岁的彤彤在日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和妈妈去商场买东西,妈妈给我买了好几件衣服,可是我一点儿都不高兴,因为没有一件衣服是我自己挑选的。看着妈妈在那里自言自语地说着:“这款式很漂亮!”“那件颜色比较好!”我很不开心,我很想对妈妈说:“妈妈,你问过我喜欢什么吗?”
妈妈认为自己在关心孩子,但是无形中,却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了孩子身上,从而让孩子失去了自己选择的权利。不仅是挑衣服这样的小事情,在一些比较大的事情上,如特长班的选择,是否竞选班干部,选择什么样的课外读物,父母都可能干涉孩子的选择。最后的情况很可能是孩子迫于父母的压力选了自己不喜欢的,而事后又不开心。
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父母首先要做到尊重孩子,将孩子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让他自己做决定,不要对孩子“关心”过度,干涉他的选择。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选择不放心,可以将各个选择的利弊分析给孩子听,让孩子慎重考虑,但是不能以命令的方式强制孩子选择某一个。无论这个选择是衣服、特长班还是将来的职业,都是如此。
如果父母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那么孩子只能终日徘徊在父母的要求和他内心真正的喜好之间,矛盾不安;父母只有彻底接纳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才能从压抑的状态解脱出来,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
建议三:不要盲目地逼孩子考出好成绩
所有父母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因此很可能对孩子提出各种严格要求,如考试一定要考前几名。一旦孩子没能达到要求,父母便会心情急躁,开始忧虑:“孩子学习不好将来怎么办?”于是,便想尽办法帮孩子提高成绩,请家庭教师,报辅导班,很多孩子对父母的这种“特别关照”都感到十分吃不消。
一个班级里有学生,便会有名次。但是比起不断变动的名次,父母更应关注孩子对于学习的感觉,他在掌握知识上出现了什么障碍,通过调节孩子对学习的态度,教他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把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掉。
建议四: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
一般来说,父母都会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但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很大距离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极有可能落空。小到一次竞赛失败,大到升学考试失败,当孩子失败时,父母往往比孩子更伤心,难以接受孩子失败的这个现实。这时,孩子一方面需要面对自己考试失败的挫折,一方面又要面对父母伤心、失望的眼神,孩子该怎么承受这样的双重压力呢?
成功固然好,失败也未必不好。因为,失败带来的不仅是挫折,还有经验、教训以及奋发的斗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孩子越早学到这一点,对他的人生越有好处。当然,做父母的,先要正确面对孩子的失败。
人生中总是有各种变化,任何一次失败都不足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除非他不再振作,不再奋斗。因此,当孩子遇到失败和挫折时,父母不应该为孩子的失败感到痛心,而是应该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教他直面失败,并和他探讨以后该怎么做。
当父母帮孩子理清思路后,孩子确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失败就从一次挫折蜕变为一种宝贵的财富,让孩子如凤凰般浴火重生。
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别给孩子贴或“笨”或“傻”的“标签”
当孩子成绩不好或某些表现不尽如人意时,父母往往会说:“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傻?”父母这样说,有时只是出于无心,有时却是恨铁不成钢。但是不管是出于何种心态,当父母说出这句话时,便不可避免地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近几年,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诱导性智愚症”,就是用来形容孩子因父母的负面评价而“变傻”的情况的。
曾有媒体报道:一个孩子在学校不遵守纪律,不做作业,也不听老师讲课。当时,学校的老师和孩子的父母都认为孩子有某种心理问题,结果,医生的诊断表明:孩子患上了“诱导性智愚症”。
原来,孩子的母亲经常用负面的词语评价孩子,久而久之,这些词语就变成了贴在孩子身上的“标签”。孩子的所作所为,和母亲对他的评价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在这个例子中,母亲像是一位无所不能的“预言家”,将孩子上学后的行为预知得很准。可是,这种准确肯定不是母亲想要的。当她批评孩子偶尔犯下的错误时,心中想的或许是:“你以后不要这样做了。”可是没想到事与愿违,她的批评反而强化了这些偶然性的行为,使这些行为发生得越来越频繁,最终变为孩子的一种“特质”。
这是为什么呢?这得先从孩子的心理特性谈起。
年幼的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很少,他们更多的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了解“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当父母不断地给他贴上负面标签时,他就会真的认为自己是那样子的,然后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那些标签的定义。久而久之,父母的评价变成了孩子的自我形象,他就会真的变成标签中所提到的“很笨”、“很傻”、“很呆”、“很胆小”。这样一来,父母的预言就变成现实了。
尤其可怕的是,有些父母会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描述孩子的缺点。比如对邻居说:“我的孩子太调皮了,他一会儿都坐不住,总是要整出些这样那样的麻烦……”这样一来,邻居也会对孩子产生同样的负面印象。当孩子周围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坏孩子时,他怎么可能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呢?
另外一种原因是“强化效应”。有时,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只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而父母如果对这些行为大发雷霆,则恰恰满足了孩子的需要,以后他还会这样去做。父母本来是想通过责骂孩子来杜绝孩子的类似行为,但是却让孩子更调皮、更捣蛋。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多种特质的混合体,有乖的时候,也有不乖的时候;有时有点傻,有时却会很机灵。如果父母只看到孩子不好的一面,无疑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孩子,忽略了他的优秀与可爱。而不断数落孩子不好的方面,更是给孩子贴上了标签,让孩子“定型”。
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不被那些负面标签影响,父母该如何做呢?
建议一:懂得并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在某个年龄段,他十分贪玩,从来不肯好好在桌子旁坐上哪怕一小会儿;而某个年龄段,他又十分喜欢骂人,总是用他所知道的最恶毒的词语攻击周围的人;而在某个年龄,他总是对自己的东西抓着不放,从来不知道分给别人。如果父母用“不老实、不懂礼貌、自私”来评价孩子,无疑是误解了孩子的天性。
而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有别的孩子做比较,多少对孩子的成长有一点认识;但是如果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很难不按照大人的标准去评价孩子。这时,误会便越来越严重了。所以,独生子女的父母更要多了解孩子成长的一般规律,不要误将孩子的天性当做缺点,加以斥责。
父母可以看一些关于孩子敏感期的书籍,也可以多上论坛和别的父母讨论各自孩子的成长状况,更可以向有经验的父母取经,方法多种多样,只要父母愿意去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那么就不会被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状况所困扰了。
建议二:批评孩子时要就事论事
父母批评孩子往往是因为某种具体的行为,但是在批评的过程中却总是会将具体的行为扩大化,从一个单个的行为牵扯到孩子的本性上。比如,孩子偶尔贪玩了,若是恰好赶上上次考试没有考好的话,父母可能就会说:“不好好学习,就知道玩!”不知不觉中,“贪玩”这个标签就被贴到孩子的身上了。
所以,父母在批评孩子时,最好就事论事,不要以偏概全,将孩子偶然的行为当做孩子的一个特质。比如,孩子玩游戏忘了写作业,父母可以提醒他,但是不要将“贪玩、没出息”的帽子扣到他头上。因为一旦被扣帽子,孩子一赌气,没准就真的变成父母说的那样了;而提醒则不然,它能让孩子明白,自己该做的事情没有做。所以,父母引导孩子将该做的事情做完,是一种正面积极的处理方式。
建议三:要多关注孩子的优点
当孩子身上的特质得到父母关注时,这种特质会变得越来越明显。越说孩子办事认真,他便会越认真;越说孩子懒惰,他便会更加懒惰。这几乎是一个定律。所以,当父母希望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时,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是优点和缺点的集合体。父母与其不断用言语或者体罚让孩子关注自己的缺点,不如用赞美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优点上。父母要注意,在生活中评价孩子时多赞美,少批评,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淡化自己的缺点。
孩子懂得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扬长避短,这样一来,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由于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优点上,他便会更加乐观自信,更加富有进取心。这样的孩子在面对竞争时,也会迎难而上,不会轻易退缩。
建议四:引导孩子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缺点都是相对而言的。孩子本身具有的特质是中性的,是缺点还是优点,只看他是否将这种特质用对了地方。如果父母只从负面来评价这些特质,孩子就很难发现自身的优势。
小丽很胆小,遇到什么新东西都要观察再三才敢接近。妈妈很想帮她改掉这个缺点,于是经常对她说:“你怎么这么胆小?为什么不能有勇气一点?”可是小丽依旧胆小。
但爸爸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胆小有胆小的好处,胆小的人一般比较谨慎,对事物观察细致入微,讲究三思而后行,从而避免了鲁莽和冲动。所以,爸爸在小丽试图回避新东西时,总是引导她对新东西进行细致观察,还会和她讨论,并且经常夸奖小丽的谨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丽看到新东西的第一反应就是观察它,反倒没那么胆小了。
其实,父母完全没有必要为孩子拥有某些特质发愁,而是应该像小丽的爸爸那样,教孩子合理地利用这些特质,将其转化为优点。
建议五:谨慎处理与孩子价值观的差异
社会的迅速变迁给不同年代的人之间带来了巨大的价值观差异。在亲子之间,就成了我们常谈到的“代沟”问题。
父母所看不惯的孩子的某些“毛病”,有时可能是一种时代特征,带有很大的普遍性。比如,厌学问题。很多孩子对学习不是很用功,属于得过且过的类型。父母对这样的孩子很看不惯:“既然去上学了,为什么不努力学习,偏要这么混日子?”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单纯,不是像父母认为的那样,是孩子“懒、贪玩”。事实上,这和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变化有很大关系。在父母那个年代,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考大学,找个好工作。可是到了孩子这一代,“考大学”这三个字已经不那么神圣了,甚至有人在衡量它的性价比。就这样,孩子的学习失去了长远的目标,自然很难提起劲来日复一日地用功。所以,父母要给孩子寻求一种学习的动力,而非简单地将“笨、懒、贪玩”等标签贴在孩子身上。
诸如此类的“代沟”问题很多,父母需要和孩子加强沟通。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要仔细询问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心理,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进而将问题彻底解决掉。
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尊重孩子的爱好,欣赏他的特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在内在动力的支持下,表现出来的专注和耐力是做别的事情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才会有人说:“成功就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认真去做,并坚持下去。”
有兴趣,就能培养出特长来。今天,特长班遍地开花的现状说明,父母希望孩子拥有至少一门特长,或者叫做才艺。但是父母选择为孩子培养的特长,孩子可能并不喜欢,而偏偏喜欢一些在父母看来“稀奇古怪”的爱好。
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培养爱好?父母在给孩子报各种特长班时,恐怕从没想过孩子今后会靠这个谋生,多半是希望孩子能学习一门才艺,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因此,除了音乐、舞蹈、绘画、围棋这些公认对孩子智力和身体发展有显著作用的兴趣爱好之外,其他一些孩子自发产生的爱好,很容易被父母看做是“不务正业”。
红遍大江南北的魔术师刘谦,小时候就非常喜欢商店里的魔术玩具。他用零花钱将玩具买下来后,一直要将它玩得很精熟才肯罢休。
有一次,他因为在课堂上玩魔术玩具被老师点名批评了,老师甚至还找到了他的妈妈。可是面对刘谦的这种“不务正业”,妈妈并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很耐心地劝导道:“我知道你喜欢魔术,可是你能靠魔术养活自己吗?而且,就算你要靠魔术养活自己,还要有文化,才能将自己的潜能完全发挥出来啊!”
刘谦听了妈妈的话,在练习魔术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学习,最后考入了台湾东吴大学日语系。他毕业后成了职业魔术师,因为大学学习的是日语,他迅速融入了日本魔术界,职业生涯就这样展开了。
恐怕当年没人想过刘谦将来会以魔术为生,并且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妈妈可能只是简单地想让孩子对学业引起重视,但是又不想干涉他的爱好。但是,就是这样一种处理方式,让刘谦对魔术的兴趣顺利发展,直到今天取得了这样的成就。
所以,其实没有人真正知道什么对孩子的未来是有用的,强迫孩子去舍弃某些“无用”的爱好,没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其实,如果真的展开一个调查,父母们便会发现,很少有孩子喜欢书法、绘画、音乐这些正式的特长,更多的孩子喜欢的是缝布娃娃、做模型、踢球……不仅这样,父母还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着种种“稀奇古怪”的爱好。
曾经有一位妈妈发现儿子喜欢观察各种机械的结构,包括家里的座钟、自行车、马路上的挖掘机,等等。每次孩子盯着这些东西,都会看好久,妈妈叫他也叫不动。
也许有些父母会认为这种爱好很没用处,但是孩子却能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某些能力。比如,对机械感兴趣能发展孩子的空间感和对结构的认知能力,这种内在能力的发展比孩子比赛获得什么奖项更加重要。可见,父母要允许孩子做他感兴趣的事情。
那么,在生活中,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建议一:支持孩子的探索行为
对孩子的一些特别的爱好,父母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尊重孩子,让孩子可以尽情探索他感兴趣的事物。
东东从小对机械就很感兴趣,经常将家里的东西拆卸,妈妈认为这是小孩子的天性,便没管他。可是有一天,妈妈带着东东去修自行车,东东看到修车的那个叔叔摆弄零件很熟练的样子,忍不住说道:“妈妈,我想跟叔叔学修自行车。”妈妈吓到了,赶紧将东东拉走,一边嘴里还嘀咕着:“修自行车能有什么出息?以后不许再说这样的话了,知道吗?”
其实,妈妈的反应有些过大了。孩子所谓的“我要学修自行车”,并不是指他今后要以这个谋生,而只是“感兴趣,想学一学”的意思。孩子学一学修自行车有什么不好呢?至少他多了一项生活技能,自己的自行车坏了也不用找别人修了,还可以帮同学修。而且,孩子今天对修自行车感兴趣,明天或许就对修电脑感兴趣了,再往后很可能从事机械设计。孩子研究的是事物内在的构造和功能,所以,父母完全没必要担心孩子将来会以此为生。
建议二:教孩子协调爱好与学业的关系
孩子很容易痴迷于自发产生的爱好中,这时,便与学业产生了冲突,就如当初的刘谦一样。假如刘谦的妈妈不尊重刘谦的爱好,勒令刘谦放弃魔术,那么便不会有今日的刘谦了;而妈妈若是对刘谦不管不顾,任凭他荒废学业,那么,他今后的职业生涯一定会平添许多坎坷。所以,孩子的兴趣爱好并非和学习“水火不容”。
因此,父母在对待孩子痴迷于一些兴趣爱好的情况时,也要多几分灵活。既尊重他的兴趣爱好,不强制打压孩子,又要引导他,让他不荒废学业。这样一来,孩子的未来就多了一种可能——既可以凭学业成绩找一份工作,也可能凭爱好干出一番事业。
建议三:给孩子留出适当的空余时间
孩子有自己的天性和自然发展规律。有的孩子刚上小学时没有爱好,可是上了两三年后,就喜欢上了围棋、绘画、吹笛子……如果父母在孩子一上小学就忙着为孩子报各种特长班,孩子疲惫之余,很难有精力去发现自己的爱好。
妈妈很重视对小亮爱好的培养。小亮刚上小学,妈妈就给他报了两个辅导班,一个是小提琴班,一个是围棋班。可是小亮对它们都没什么兴趣,只学了一个月就荒废了,妈妈也无可奈何。
可是,小亮上了4年级后,却参加了学校的围棋社,而且还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妈妈很奇怪,问他:“那时给你报围棋班,你不是不喜欢吗?”小亮说道:“那时没兴趣,可现在我有兴趣了。”
除了像小亮这种对原来学过的某个东西忽然产生兴趣的情况,还有很多孩子是在成长中发现了新的兴趣,然后逐渐投入精力的。所以,父母在培养孩子的特长时,最好不要过于心急。就算是孩子搞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父母替他选择一个特长方向来培养,也要给孩子留下足够的空余时间,让他有时间去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
建议四:鼓励孩子将爱好坚持下去
很多孩子都是3分钟热度,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父母也会被搞得很无奈。如果给孩子报一个班,孩子上了两天就不想去了,这该怎么办?
其实,对于孩子的这种特性,需要事先和孩子商量。比如,跟孩子讲明,报班是你要求的,如果你真的想报的话,要向父母保证坚持××天。等孩子保证了,再给他报班。而有些孩子自己也搞不清楚究竟喜欢什么,这时,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各种特长班去试听一下,让孩子选一个比较喜欢的报。
有些孩子对某个特长有兴趣,但是对每天的练习比较厌烦。比如,喜欢钢琴却不喜欢练琴,喜欢围棋却不喜欢每个周末去棋舍对练,喜欢书法却不喜欢每天临摹字帖。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要多加鼓励,尽量督促他将爱好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
当然,孩子发展特长,也不是一定非要报班不可。有时候,报班反而会让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报班与否,父母也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建议五:尊重孩子兴趣的改变
孩子可能对一个以前不感兴趣的东西产生兴趣,同样,也可能对一个以前感兴趣的东西失去兴趣。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时,对种种情况都要有所准备,当出现这种“忽然不感兴趣了”的情况时,不要勉强孩子一定要坚持下去,而是要让他自己做出调整。
可以先允许他暂时不去练习,等过一段时间再看看是否还有兴趣。如果还有,那说明他只是暂时性的倦怠,就不需理会了;如果没有,那说明孩子的兴趣发生了转移,对这种情况,顺其自然就好。毕竟,这是爱好,不需要一定做到多好的地步,要尊重孩子的兴趣改变。
不要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比较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严重伤害
今天,很多父母总是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常听到有些父母这样对孩子说:“你看××学习好又懂事,再看看你自己……”父母在说这些话时,本来是希望孩子向别的孩子学习,但是结果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妈妈对7岁的小涛说道:“你看周阿姨家的亮亮,钢琴弹得多好,而且每次到家就做作业,从来不用父母催。你可好,到家就玩,又不练琴,也不写作业!”
小涛回应道:“你觉得他好,就让他来做你儿子吧!”
妈妈当场被堵得没话说了。她写电子邮件向教育专家咨询:“明明我是想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让他向亮亮学习,不是说同龄人的榜样最有效吗?为什么亮亮会这么抵触呢?”
其实,这位妈妈的疑惑很好解释。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小涛说:“妈妈,你看人家周阿姨,长得漂亮,又温柔,从来不骂小孩,做菜还好吃,你再看看你。”这时,妈妈会有什么反应呢?很有可能是心里酸酸的,然后对小涛说:“你觉得她那么好,你去当她的孩子好了。”
孩子和成年人一样,都有自尊心。只有自觉自愿地学习榜样才会有效果,如果榜样是由别人指出来的,那和当面指出他的缺点没什么区别。所以,妈妈的话让小涛很反感。
还有些父母也喜欢比较,不过他们的目的不在于让孩子学习对方的优点,而是希望通过炫耀自己的孩子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热衷于攀比孩子的学习成绩、竞赛排名、才艺,甚至是开始说话的早晚。父母这样做,看起来似乎是为孩子争得了面子,让孩子拥有了自信,但事实恰恰相反,这种比较得来的自信无比脆弱,孩子只要遇上一个比他更优秀的孩子,他的自信马上就被摧毁了。那时,他会像当初看不起别人一样看不起自己,从而陷入自卑。
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在孩子的价值观中,优秀是比出来的,这种优秀的前提是“比别人强”,他不关注自己的真正能力,只关注名次。也就是说,即使孩子很优秀,但是只要周围有比他强的人,他就只能自卑。这样,除了第一名,其他人都是自卑的;即使是第一名,也担心自己是否能永远保持这个名次。
这种比较不但会让孩子感到自卑,也会带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小明的妈妈和小龙的妈妈是一个单位的同事,两家住在对门,孩子又恰好同龄。所以,妈妈们没事总是喜欢拿他们和对方比较。
“你看人家小龙,这次考了第三名,你怎么就考不了那么好?给妈争口气,下次将他超过去!”
“小明的书法在市里获奖了,你们同时学的书法,你也用功些,不然真是给我丢人现眼。”
……
两个孩子常年面对妈妈的比较,最终受不了了,居然约定好一起离家出走。最后,在被父母找回后,两位妈妈才恍然醒悟,从此不再逼自己的孩子超过对方。
像小明和小龙这样的极端例子相对会少些,更多的孩子面对压力只能默默忍耐,然后被紧张焦虑的心情折磨。这样的结果绝对不是父母的初衷。
所以,父母和孩子都要明白:真正的优秀是无法在与别人的比较中得出结果的,只有和自己相比,才能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考虑,父母是不应该拿孩子做比较的。父母应该怎样杜绝这种行为呢?
建议一:认识到孩子的独特性
首先,父母要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不会认错自己的孩子。但是,如果做这样一个实验:将班上的孩子集合在一起,让他们每个人在纸上写一句话。让父母只凭这些话,猜哪个是自己的孩子,有几个人能够猜对呢?
不得不说,父母所了解的,也许只是孩子的身体罢了;所熟悉的,也许只是孩子的那张脸。对于孩子的思想,父母又了解多少呢?一个人成长的轨迹总是会受到他的思考模式和价值观的影响,单从这个角度看,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因为很少有人会有一样的命运。即使从小学到大学念的都是同一所学校,名次相近,毕业之后的人生也是千差万别的。
名次总是抹杀独特性,而父母要想发现孩子的独特性,就要细心地观察孩子,比如,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孩子玩什么玩得比较好,谈到某些东西孩子总会很来劲……孩子的独特性不在于名次,而在于天性。父母所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将自己天性中的潜能发挥出来,而不是为了虚荣逼孩子去争或许对他毫无意义的名次。
建议二:不要用别的孩子的优点反衬自己孩子的缺点
“你看××……”这句话可能发生在很多场景中。比如,妻子埋怨丈夫赚不到钱,妈妈埋怨孩子不优秀,孩子抱怨妈妈不给自己买玩具……
不管是什么场景,对方听到这句话时,都是不愉快的。成年人之间至少还是平等的,如果意见不合还可以争辩一番,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妈妈事先就站在了一个“法官”的位置,如果妈妈总是用别的孩子的优点来反衬自己孩子的缺点,孩子怎么可能不自卑呢?
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多,也越来越聪敏,自尊心又很强,所以,他就会认为父母的话是在侮辱自己,从而感觉自尊心受了伤害。
所以,父母在希望孩子改掉某些缺点时,最好是带着诚意和孩子沟通,而不是用比较的方式来批评他。父母可以这样说:“孩子,你看,你这个乱放东西的习惯很不好,等你想找东西时总是找不到。最好从现在开始学会将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很快你就会发现这样做的益处的。”
很多时候,父母总是认为孩子不尊重自己,总是和自己顶嘴。其实,是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诚意不足造成的,如果父母给了孩子足够的尊重,孩子对父母的建议也会欣然接受的。
建议三:将积极“攀比”和为虚荣攀比区分开来
孩子需要积极的“攀比”。当父母营造出的气氛是“积极攀比”时,孩子的能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会摆脱闲散和懒惰,力争上游,不甘人后。可是当父母是为了面子而让孩子做一些无谓的“攀比”时,这时重要的不再是孩子的能力与价值,而是要压过对方,这是一种消极的“攀比”。
这两种“攀比”的区别在于,进行积极“攀比”时,总是希望对手更强,这样才能在“攀比”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而进行消极“攀比”时,总是希望对手多失误,这样才能尽可能轻松地取得胜利,无所谓进步,只有胜负。孩子会明显地感觉到父母态度的差别,在不得不进行消极“攀比”时,心中充满的不是进取心,而是焦虑感和对于失败的恐惧。
因此,建议父母不要在孩子之间做比较,并不是禁止父母鼓励孩子“攀比”。相反,积极“攀比”是需要提倡和鼓励的;同样,为虚荣攀比也是坚决不能做的。父母应该从自己的心态入手,将自己的关注点从与别的孩子的横向比较中转移,多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纵向比较,看孩子的能力是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比以前是否有明显的进步。
对手只是一面镜子,一个标尺,重要的是挑战自我。只有当父母拥有这种心态,并将其传达给孩子时,“攀比”才能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建议四:注意淡化孩子的“横向比较”思维模式
不只是父母会将孩子进行横向比较,孩子自己也有横向比较的倾向。生活中,常常看到孩子要求父母来比较他和别的孩子。比如:“妈妈,我俩谁画的画比较好看?”“妈妈,我钢琴弹得好,还是她弹得好?”这时,如果父母不说自己的孩子好,孩子往往不肯罢休。那么,该怎样淡化孩子这种“横向比较”的思维模式呢?
一种比较好的做法是将点评具体化,即避开“好”与“坏”这个问题,具体说孩子的画哪个地方画得出彩,对方的画哪个地方画得比较有神。这样一来,既明确指出了孩子的优点和缺陷,又回避了横向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