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掌校北大的一项重要措施,即是请《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求贤心切竟将《新青年》搬到了北京,于是乎北大人的“学理滋润”与《新青年》的“春雨润物”二者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蔡校长掌校时代的北大气象,五四运动之所以能名垂青史、成为划时代的标志,固然是民气所聚、民心所向,但若无《新青年》“春雨润物”的“持之以恒”,民气岂是一日可以养成?而若无北大象牙塔中人的学理之滋润,《新青年》又如何能“长久作战”,唤醒民魂?而北大又正是在蔡先生手上“才成为真正的大学,真正不愧立足于世界大学之林,而成为中国现代新思想新文化的重镇”。可见,北大之领袖群伦原与五四的薪火相传密不可分,由触摸历史而进入五四,陈平原先生与夏晓虹女士所编的《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一书视角独到,值得一读。
谈北大,可资品评者多矣,但《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却独独凸现一个历史的“五四”,其用意何在?而通过人物个体的叙述框架来结构本书,更像一种探索和尝试。全书主体分为四大部分,名之曰:为人师表、横空出世、内外交困、众声喧哗。突出不同人物在五四大框架背景下的活动,是此书的特色,即作为北大教授的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作为北大学生的傅斯年、罗家伦、张国焘、邓中夏、闻一多等,作为政界人物的徐世昌、段祺瑞、曹汝霖、顾维钧、吴佩孚等,作为社会力量的梁启超、林长民、孙中山、章太炎、严复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未尝不是不足。一则完全地以人物来结构一书,就必然要对历史有所遮蔽,很难展现出五四的宏观全貌,好在这本不是作者立意,读者诸君如有意深究五四历史,不妨读一读周策纵先生的《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二则既然是命名为“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而内容却只谈五四时代人物的作为,则未免略有忽略之嫌,这些五四人物后来如何,却要使认真的读者颇费心思了。至于每篇文章由于出自不同作者手笔,功力之差别亦不难感受。故此全书颇乏一种浑然一体之感。但好在陈平原先生所做之“前言后语”确定了此书的学术品位,并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以“总说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为开首,以“余论设议院与开学堂”为结束,自然有深意在,也可从中触摸作者的研究思路和框架,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还参照作者的相关文章《新教育与新文学》(收入《北大精神及其他》)、《从新教育到新文学》(收入《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等,读来自有相映成趣之妙。
但我之欣赏本书,还是试图将之放在历史和北大的背景下来观察,试图从中发现五四传统和北大精神之间的某种内在关联。说北大校庆之所以改期是因为毛泽东之欣赏五四,而不耐烦北大,这自然是学者的考据,可备一说供查。但北大与五四之间的紧密联系确实不容抹杀。仅就此书所举人物而言,五四之精神领袖本就是北大的先生,且不说改革北大、奠定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蔡元培,以《新青年》号召天下、滋润民魂的陈独秀,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胡适,“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其实践组织领导者更不乏北大同学,如傅斯年、罗家伦、段锡朋等;便如组织新村运动、发起少年中国学会的王光祈、急速“左倾”的张国焘等人,也脱不了与北大的关系。由此可见,五四传统之构建过程中,北大人与力莫大焉,因为,北大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大学之成立恰恰是蔡元培掌校时代,北大精神的形成期也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所以在我看来,北大精神之形成与五四传统之构建,原本无严格之界限,二者之密切关联,恰恰可以看作大学发展与民族精神关系的最好例证。因为“并非世界一流大学的北大,在东方文明古国崛起的过程中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这种荣耀,又是许多世界一流大学所不具备的”,诚然斯言,五四传统作为中华民族进入现代化的重要历史遗产,实在是国人心中绕不过去的一个结,更是20世纪历代知识精英困之念之的精神之结,而这一切之所以产生,与北大作为象牙塔的学理滋润之功用其实密不可分。试想,如果没有北大,没有蔡校长掌校时代所开始建构的北大精神,又如何能凸显出中国人精神史上的“五四情结”?所以,在我看来,作者之用意其实更是在浇自家之块垒,尽管“对出版社咄咄逼人的‘策划’,历来抱怀疑态度”,但还是“几乎没有多少犹豫,我就将出版社的主动策划,变成自家的研究课题”,因为作为人文学者,“五四”实在是题中应有之义,而陈先生对“五四”的关注和反思,也不自今日始,早在90年代初期,他就提出了“走出‘五四’”(收入《游心与游目》)的命题,但他认为“希望超越‘五四’者,必须先理解‘五四’”,而这样的理解五四,不仅意味着读书讨论写作研究,还包含了“沿着当年北大学生的游行路线,用将近5个小时的时间,从沙滩红楼一直走到因被学生‘火烧’而名扬天下的赵家楼”,这种温习历史、重走五四路的做法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由今日的北大人迈出,或许又是北大精神与五四传统之关系的一种微证?而陈先生没有接受出版社精心策划的“鲜活的五四”之动人题目,而选择了让人微觉沧桑的“触摸历史”为题,在“希望借此触摸那段已经消逝的历史”之外,纸背之后的情怀令人三思。
本书的优点明显,缺失作者也不回避,譬如主编陈先生就撰文《“触摸历史”之后》(收入《北大精神及其他》),坦陈有关学术上的“不尽如人意处”,如“亢慕义斋”错改成“康慕义斋”、陈独秀的照片错用成彭述之的等;当然还有“学术上最大的遗憾,则是图文之间的巨大张力,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好在这是一部集体合著,文笔有参差,不难理解,而“图像与文字的关系”确实是一个好的构想,但“很好的理论框架与操作方法”显然也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就,可贵在于尝试本身。至于说作者在学术研究与大众普及之间所做出的尝试和努力,我认为一样值得称道,且不说因此书之图文并茂、学术品位与文笔优雅兼备,而备受读者欢迎,普及功用颇大;而据我所知,作者为使此书能够普及,甚至牺牲稿费以尽量降低定价,力求有更多人能购读。当然,尽管如此,欲拥有此书仍然价格不菲,一般读者难以承受。但话说回来,若衡质论品,如此图文并茂的作品48.8元也并不能算是昂贵。而当今书价飞涨,读书人买不起书已是常事,这其中固然多属市场运作的问题,但作者的努力其实不可忽略,让更多的好书以较公道的价格进入市场,惠益更多的读书人,作者亦有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