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纠正孩子任性的毛病
宝宝的性格虽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主要是取决于后天家长的教育。家长对宝宝关心适度,引导正确,宝宝就会形成健全的性格。相反,过分地溺爱、迁就,有求必应,宝宝就会养成任性的坏习惯。那么怎样克服宝宝任性的毛病呢?
使用冷处理的方法
有的孩子任性起来,你越哄他,他越来劲儿,对此,家长可以采取“冷处理法”,在向孩子讲明必要的道理后,就不再听孩子胡搅蛮缠,而去干自己的事情,不理他,使其失去任性施放的对象,慢慢地他就会冷静下来。这时再指出孩子的错误,讲清原因,这样对待孩子的任性会起到纠正的效果。
采取转移注意力的策略
对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满足,要分清对与错,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无理要求,不能答应。孩子一旦哭闹,千万不可打骂,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根据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都是比较短暂的特点,不妨采取“转移注意力策略”,可让孩子干点别的事情,或者说个笑话,讲个故事,使兴奋点转移。
坚持原则,绝不让步
作为大人,当孩子耍起性子时,大人不要让步,要显示出不怕他闹的姿态。坚持原则,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一概不允许,让孩子懂得家长不答应的事情,无论他怎么闹,也达不到目的,这样就会让孩子任性的毛病有所收敛。
何时才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最佳时间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各系统功能的成熟,他能逐渐具备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同时随着语言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也会表现出愿意自理的倾向,这是幼儿时期的共同特性,家长要因势利导,从小培养孩子自己料理生活各方面的独立性,防止依赖性。
两岁多的孩子开始有了独立的能力,喜欢尝试着自己做事情。从这时就要注意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如教孩子自己用勺吃饭,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学着洗脸洗手等。孩子开始学习做事时,手的动作还不协调,有时会搞得乱七八糟,家长不要责骂他,这样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首先应加以鼓励和表扬,然后再教他怎么做,并给予一些必要的帮助。
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促进锻炼技能的过程,是培养劳动观念的过程,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快地适应复杂的过程。
由于宝宝的个性及能力不同,自理的程度也会不同。有的宝宝灵巧些,有的则笨拙些,有的宝宝不会自己吃饭,父母就要一边鼓励他,一边给予适度的帮助,这样可以让其体会到自理的乐趣。
让孩子通过运动来学习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聪明伶俐、喜欢学习。父母可以回忆一下孩子一年来的成长历程,一定可以领悟到运动对孩子智力开发的重要性。从俯卧时能够尝试着抬头,到仰卧时学会翻身,从手、膝触地爬行,到由大人搀扶着双手跌跌撞撞地学习走路。宝宝的每一种能力的习得,都是通过运用各种运动来学习的,是通过孩子举一反三地练习而获得的,这里面也倾注了父母的关爱和耐心,孩子的成长既令父母欣喜,也给父母带来新的希望。
在孩子还没有学会怎样进行思维的时候,他需要先学会的是怎样行动。在这些感觉和运动的基础上,孩子通过各种动作、活动,不仅能够满足他好动的天性,还能有力地促进孩子大脑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怎样发现孩子的天赋
父母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宝宝,从而发现宝宝的天赋,进而对宝宝的天赋进行开发。宝宝潜在天赋的表现方面有:
模仿
宝宝在说话之前就能够互相的模仿。把满6个月的宝宝送到好的幼儿园是有好处的,可让他们早些发挥互相模仿和学习的本领。
性格
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样。小孩在与外界的交往中逐渐发育成熟,而父母则是孩子与外界交往的第一人。所以父母要多关心孩子,多倾注爱给孩子。这是父母能够为其形成好的性格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关爱的孩子会形成稳定的性格。
音乐
宝宝在几乎还站立不稳时就会按音乐的节奏摇晃。唱歌会使孩子变得对节奏敏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有特殊的音乐天赋,听音乐一般能使孩子的大脑得到训练。听音乐是一码事,而音乐天赋的发展是另一码事。
智力
有人对宝宝早期对复杂事物的长时间记忆能力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出乎意料的发现:宝宝能够把以前从未见过的玩具做出的复杂动作记住长达30分钟之久,甚至还能模仿这些动作。
思考
思考是人的本能,而非后天学习得到的。这种能力生来就有,和感觉及运动功能一样早就发生,宝宝既能触摸、看东西,又能思考。把他的玩具藏在毛毯下,他也会清楚地知道玩具在哪儿。
家长要鼓励孩子开口说话
有的孩子不喜欢开口说话。如果孩子的身体健康,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可能是父母对孩子的语言训练不足有关,这时家长就应该特别注意给孩子创造说话的机会,鼓励孩子开口说话。
1.对于一些性格腼腆和内向的孩子,父母要耐心引导,激发孩子的兴趣,鼓励他开口说话。如父母在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时,可以在一旁不停地说“宝宝跑,宝宝跑,宝宝跑不跑”,当孩子反反复复听到“跑”字以后,慢慢地就会开口说“跑”字了。
2.父母在教孩子说话的过程中,可以随机地选取各式各样的教学道具来进行训练,如带孩子到外面玩耍的时候,看到猫、狗等动物,可以教孩子说出这些动物的名称。
3.父母在鼓励孩子开口时,要在孩子愉快的时候和他交谈。安静的环境,会使孩子的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愉快的心境,可以使孩子的记忆力和理解力相应的提高。所以,让孩子保持这样的心理准备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怎样对待性格内向的孩子
要改善孩子内向的性格,关键在于父母的教育方式要适合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有以下方法供参考:
1.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活动,如下棋、弹琴、识字、旅游等。
2.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感受快乐。如给孩子讲讲笑话和幽默故事、参加孩子们的活动、带孩子出去玩等等。
3.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使用如“小朋友欺负你没有”、“老师今天批评你了吗”等一类的语言,避免使孩子在心理上总处于弱者或被动的地位。
4.父母要耐心地对待孩子,不要对他提出过高的要求。对于孩子的畏惧行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大声说话等,家长也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做出太强烈的反应。
5.父母平时要放手让孩子自由的玩耍。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整洁、卫生、安全等顾虑较多,因而总是限制孩子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这样会束缚孩子的个性发展。应鼓励孩子去玩沙、玩泥巴、踩雨后的积水、爬石子堆等,让孩子尽情地玩。这样无拘无束地自由玩耍,会使孩子的性格开朗起来。
6.为孩子选择一两个性格开朗、身体健康、年龄比他略小一点的小伙伴一起玩耍,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且孩子们还可以相互帮助。
7.父母要送孩子去幼儿园,这样可以让孩子进入一个儿童世界,让他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会学到新知识,并享受到和同伴在一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