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青少年大多有害怕和老师交往的心理。这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学习、对学校的兴趣。其实,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润滑剂就是真诚,和老师相处,最重要的就是运用我们的真诚,做到尊敬老师,融洽相处,虚心求教,从而使我们受益终生。
亲爱的少年朋友,请你仔细回想一下:当我们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是谁对我们耐心辅导和讲解?是老师!当我们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是谁对我们耐心教育和引导?又是老师!当我们遇到困惑,感到迷茫,又是谁帮助我们指点迷津?还是老师!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老师是我们思想和学习的引路人,老师在我们人生的扉页上留下一片片光明;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架起了一座座彩虹般的桥梁。
可以说,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上的第一盏指路明灯,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和不倦教诲。尊敬老师是我们青少年的美德,更是一种社会美德。
古往今来,多少名人为我们树立了尊敬师长的典范:程门立雪中的杨时为了不打扰老师睡觉,便站在门外顶着风雪等候;伟大领袖毛主席做了主席后回家乡,吃饭时亲自把徐特立老师让在首席,并向他敬酒,表达自己的敬意。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说:“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老师的栽培。”鲁迅先生一直对他的启蒙老师念念不忘,留学日本的8年间,经常写信向寿镜吾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我们有理由做到:尊敬老师从你我做起!但尊敬老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还要落实在行动中。
尊重老师的劳动
我们应该知道,老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其劳动对象是人,劳动工具是人,劳动“产品”也是人。抛开其劳动的目的、劳动的对象、劳动的手段不说,仅其劳动过程就异常艰巨。
从老师劳动过程的强度看,没有时间与场所的限制。在老师的作息时间表上,没有“8小时以外”或“上班”、“下班”的概念,8小时以内是教育培养学生,8小时以外还得从事教育培养学生的工作。
在黎明的操场上,在深夜的灯光下,老师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事着培养学生的工作。即使是最单纯的过程: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也需付出艰辛劳动。
培养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劳动周期。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劳动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看到“劳动产品”的大致情况,把一个人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高中毕业需12年,大学毕业至少得16年。这需要花费老师多少劳动啊!
综上种种因素给我们以启示:老师为我们付出那么多,作为学生,就必须尊重老师的劳动。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首先应该在课堂上表现出我们对老师的尊重。纪律是课堂的保证,在课堂上,我们一定要保持好课堂纪律;还要认真听老师讲的内容,当听懂了的时候,要点头向老师示意;如果不懂要下课再问明白。当然,课堂不能是一派死气沉沉的景象,我们要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紧跟老师的步伐。让老师有一种喜悦之情。
在下课时,老师虽然看不到我们,管束不了我们,但我们还要自觉,要杜绝抄作业的行为。抄袭作业不仅不能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更是对老师极为不尊重的行为。此外,我们还要牢记老师的教诲,要以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并没有不在意老师的话,而是将老师的话牢记心中。
尊重老师的人格
我们不仅要尊重老师的劳动,还要尊重老师的人格。我们对老师不能直呼其名,更不可以给老师起绰号。如果需要表达自己对老师在教学中的不同观点,应该是课下单独找老师,指出不同观点之处,或者以讨论的口气与老师探讨应如何解答问题、如何理解。尤其注意不要中途打断老师的思路。如果我们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可以用书面形式向老师反映,建议老师多鼓励学生提问题、提建议。
作为学生,我们对老师应有一种较为客观的认识,教师也是人,自然也就有缺点和毛病。为此,我们学生在心中设计理想老师的形象并无不对,但不能以之作为评判老师现实形象的唯一尺度,更不能简单化地进行情感上的褒贬。
当然,在我们的现代校园中也确实存在部分教学能力低、师德水准不尽如人意的老师,但绝大部分老师在专业上都是懂得多、钻研得深,都有可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们一旦发现老师的不足,无须大惊小怪,也不用失望埋怨,更不应随便给老师取个不雅的绰号,而应以谅解的态度与人为善,在机会、场合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向老师委婉指出。但尊重每位老师应是不变的前提,否则,容易造成对老师人格的伤害。
所以,我们青少年千万不要在课堂内外,以不恭的言行损害老师的人格。尊重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从年少时培养,尤其是对老师的尊重。
关心老师的健康
在学校里,除了同学以外,师生关系可以说是最密切的了。对于师生关系有两个误区,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一是把教和被教、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看成是对立的关系,对老师有戒心,和老师保持距离;二是只看到老师关心学生的一方面,而忽视老师也需要关心。
其实,老师也是需要关心的,特别在老师的健康方面,更需要多加关心。因为学校的老教师多,女教师多,他们体质较弱,而为了搞好教学,他们往往没有更多的精力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这就需要我们学生的细心关照。比如在秋冬开窗流通空气时,细心的我们应该注意提前把讲台一侧的窗户先关上,免得冷风使老师着凉;有的老师病刚好便来上课,这时,我们就应该特别为他准备坐椅并且倒一杯开水……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带来的关切之情却能使老师感到心里暖融融的。
为老师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是我们学生关心老师的具体表现。学生对老师健康的关心,哪怕是最微小的表现,也能给老师极大的鼓励。不论生活上有多少困难,无论工作上有多大压力,只要老师能从学生那里得到关心,得到温暖,老师就能坚持下来,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做好教学工作。
我们学生要懂得尊师重教的道理。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每个青少年的成长都离不开学校,离不开老师。为此,正在学校学习的我们要关心他人,首先应该关心的是自己的老师。
体谅老师的困难
这里,也许你会有疑问:“老师还有困难?这可能吗?”当然可能。
在我们学校,经常可以看到年纪很大的一些老师,尽管他们行动不便,但他们还是坚持每天工作,坚持教书育人。老教师年纪大,一般体质较弱,精力不济,但他们学识渊博,经验丰富,责任心强,越到晚年越希望把教学工作做好。
为此,作为我们学生当然应该关心这些老师,体谅他们的困难,创造一切条件让老师能够发挥他们的特长。这样的话,老师就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用在课业指导上,让我们在学业、品德上都能得到提高。
协助老师的工作
老实说,从你当上学生的那一天起,你帮老师做过事吗?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个老师的回忆吧!
一位老师在回顾他的教学生涯时说:“我第一次做班主任时,带的是一个初三班,接手不久就赶上过年,我正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准备新年节目呢,班干部跑过来说:‘您刚来,情况还不熟,新年节目的事您就不用管了。’他们这个决定使我很困惑,既感谢新班同学对我这个班主任的关心,又担心他们组织不好。但同学们态度很坚决,看得出正在认真地作准备,我只好在准备礼物、布置环境方面多花些心思。”
这位老师十分动情地说:“那年新年晚会开得特别成功,大家玩得很尽兴,零点晚会结束,几个班干部围着我,带着几分自豪地说:‘怎么样?还可以吧?新年节目就得这样,得保密,演出时大家才感兴趣,像从前那样,又是排练,又是审查,到演出时就一点也不新鲜了。’”
谈完了这桩往事,这位老师认真地说:“这是我做班主任学到的第一课,初三学生年纪不大,但他们已经知道关心人。他们的主动精神、创造意识对我的帮助太大了。”
这位老师的回忆说明,在学校里学生有能力关心和帮助老师,老师的工作如果得到我们学生的协助就能做得更好。
老师的工作是教育学生。学生在汲取知识、提高能力、锻炼身体、培养良好思想品德中发挥主动精神,就是对老师工作最有力的支持。学习方面的主动精神表现在积极钻研、提出问题、广泛涉猎上。
有的老师赞扬某一班学生“好教”,好教在哪里呢?在于学生自觉认真地预习,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实际行动,学习兴趣浓厚,不管课内课外的知识都想了解、都想掌握,就像蜜蜂采蜜,就像海绵吸水,这样的学生自然“好教”。
也许你会问,学生要这么“好教”,那老师的教学工作岂不是太简单了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老师的事,干吗让学生“协助”呀?也许正因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这么一种想法,所以很多同学处处都等着老师去调动,而自己有时还有意调而不动,结果弄得老师和学生都很累,当然也就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学习质量了。
不错,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教师应该做的,但学好却是我们学生应负的责任。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事,我们学生为什么非得等老师“调”才能“动”呢?主动学能使老师觉得“好教”,也就是协助老师教好,同时也是自己学好的保证。何况关心他人、协助老师本来就是一个中小学生应具有的优秀品质呢!
发挥创造性也是对老师工作的协助。所有的老师都希望学生掌握效果最好的学习方法,而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往往是在我们学生自己的实践中产生的。一位外语老师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外语的经验,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同学们对这次交流活动都很满意,觉得很有收获。
老师在这次活动以后,连连说:“大开眼界,大开眼界,没想到学生有这么多好方法,对我的帮助太大了。”
反映情况,提出意见也是关心老师、协助老师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们身边,有的同学不愿意提意见,觉得不同意见会使老师不高兴;也有的同学不善于提意见,原本是好心,但态度和用语不恰当,令人很难接受。其实,我们同学不满意的所在,往往正是老师工作的难点。只要注意方法,不同意见也会受到老师的欢迎。
老师最苦恼的是知道学生不满意,又弄不清为什么不满意,找不到使学生满意的办法。这时候,我们学生能够提出意见正是老师求之不得的,怎么会不高兴呢?为此,如果我们能在适当的时候协助老师完成一些学习上的事,那么,我们就既帮助了老师,又间接地帮助了自己,何乐为不为呢?
我们应该知道,师生之间,只要能做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与爱护,就一定能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生活才会过得更加美好、更加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