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结束,陈光回到二楼。
他并没有立即开始体术锻炼,而是到隔壁练武厅,观摩别人练习格斗术,他的动作频率和节奏。
这是个身穿红色格斗短裤的青年。
他正对着沙袋,又踢又打又膝撞。
“动作频率在哪儿呢?”
陈光刚开始一头雾水。
接着,他沉下心来,按频率的两个关键要素,时间和周期变化,进行观察。
渐渐地,他把握到了一丝端倪。
“啪啪啪!”
前手直拳,连续三击。
每一下出拳是频率,三次组合起来是节奏。陈光一一分辨着,暂时不管对不对。
啪!砰!嘭!
前手刺拳,后手直拳和进步勾拳。
重复三次,是频率。
这又是一种。
他按照黄西梵所讲,用心去感受这青年的节奏和频率。
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二十分钟。
“看毛看,没看过靓仔是吗?”
正在陈光越来越有感觉的时候,青年转过头,斜瞪了他一眼。
“看过靓仔,但是没看过这么靓的仔。”
陈光也回了一句。这人很自恋啊。
说实话,眼前的青年确实是个漂亮帅哥。
好看。
身高一米八,身材瘦削,鹅蛋脸,略靠近菱形,桃花眼,嘴角微微上扬,一字唇,上唇略厚,下唇略薄,右嘴角微微上翘,陈光不时看到他用牙齿咬一下唇,略显妖魅。
一头银灰色的头发,两侧剃掉,上面蘑菇头,后面发垂肩头。
他相貌让人一看就容易生出好感,但脸上却冷冷的。
不过,咱是看颜值的人吗?你倒是练拳啊。
“喔,我认出你了。你就是刚才报告厅里坐我旁边的那个胖子。”
青年面色变缓和了。
“没办法,到哪里都惹人注意。”
陈光打了个哈哈。
“就你这吨位,别人要是不注意,那是真眼瞎。”
“哎,我的缺点就是太出众。”
“可以啊,你脸皮够厚。”青年笑了,“对了,我叫罗志翔。全球第六高手罗天的罗,志在飞翔的志翔。你呢?”
“翱翔天空自由自在,好名字。”陈光赞了一句,“我的名字很普通。陈光,耳东陈,光明的光。”
“你跑我这里看这么久,应该是在看动作频率和节奏吧。”
“才看出一点端倪,你就不练了。”
陈光倒也没有隐瞒。
“反正大家都是剑仙会馆的,加个飞联好友,以后有的是机会。”
“好。”
两人到场边拿来手机,互加了好友。
“兄弟,光看不够,得练,不然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实战。怎么样,练练?”
加完好友,罗志翔就很热情了,和陈光称兄道弟,邀他对练。
“练练。”
这正合陈光的意。
自从辞去武馆的陪练,对练的机会就几乎没有了。张亮正陪着文晶瑶,没工夫,而武中天出去狩猎了,见不到人。现在新认识的罗志翔要练练,当然求之不得。
对练的好处,就是寻找自己的不足,提高格斗水平。
两人穿戴好护具,往场地中央一站,摆好戒备式。
戒备式,格斗术的基础,攻防平衡,动静平衡,最小变化就能做出想要的动作。
陈光突然发现戒备式和黄西梵研究员说的研究模型很多地方很相似。
瞬间,他对戒备式的理解深了一层。
陈光盯着罗志翔,等他出招,想着如何运用自己观察到的东西。
罗志翔一个进步,冲到陈光跟前,抬手就是连续的刺拳。
这是试探。
砰!砰!砰!
连续三击。
接着又是连续三击。
哈哈,这个简单。
这个节奏还来!
陈光见罗志翔第三次攻来,他伸手格挡,准备抢先发动攻击。
但他没注意到,这一次罗志翔变了节奏,刺拳回收得深了一些,前手撤到了肩与髋部相同位置时,拳一反转,拳心朝上。
就在陈光准备发起攻击时,罗志翔猛然前脚再度蹬地发力,一记前手勾拳打过来!
正准备进攻的陈光正好把胸口到下巴的部位送到罗志翔的攻击线上,没有丝毫防御。
罗志翔一拳打在陈光下巴上。
陈光瞬间倒地。
这就像有人拿铁棍崩打在下巴上,陈光的骨头都错位了好几秒,才恢复原样,头一阵阵发蒙,随后下颌一阵阵酸痛。
他倒在地上晕晕的,一时没有起来。
罗志翔站在那里哈哈大笑:“兄弟,练习的时候,练一种频率,一种动作节奏,是练习。但真正格斗的时候,肯定要多种频率、多种节奏混合起来啊。没想到你这么天真,我一诱导,你就上当了。”
他见陈光久久不起身,也没说话,就是一愣,走过来拍了拍陈光的肩膀,道:
“兄弟,要不要去医疗室看看?”
“没事,没事。要不是我下巴肥,真就有事了。”陈光双手撑地,坐起身,缓了缓,笑道。
“早知你是只格斗菜鸟,我就不发力了。你还没练过格斗吧?”
“我就是个菜鸟。这个暑假才开始练体术,格斗术就学了几天的理论,还没怎么练过。”
“那对不住。我以为你至少格斗家四五段了呢。”罗志翔伸手把陈光拉起来,“兄弟,格斗不是这么简单的,节奏不是这么简单的,频率也不仅仅是数数别人的攻击次数就能弄明白,格斗有格斗的语言,比如刺拳,你可以当它是一个词语,主要有这几种含义……我们再来试一次,我教你……”
罗志翔像个耐心的教练,从戒备式开始,一点一滴教导起陈光。
在罗哥的指导下,他很快明白了刺拳的不同目的和应用:测量距离、试探、迷惑、阻击、摆脱、为后续有威力的攻击创造机会……
哦,格斗其实是一门语言,各种动作是词语,不同的词语串联起来,组成句子,句子组成文章……而节奏是它独有的,自然而然带着个人的强烈风格。
频率不一样。频率是重复次数,词语的重复次数,句子的习惯重复……
陈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很外行,在开始的时候就错了,抱着事先的想法,去寻找符合这个想法的机会,只能是刻舟求剑。
灵光一闪,“格斗应该从哪里开始?”这句话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和写文章从哪一个词开始是一样的。
他加深了均势模型的理解。均势是平衡状态,研究就是打破平衡,探索变化。
他立即在格斗中试着这么做,虽然挨打次数更多,身上出了淤青,但罗志翔的声音里充满了惊讶:
“兄弟,你领悟得挺快啊。没错,这刺拳是试探,不重,挨几下没什么关系。对,这是在推开你,保持距离。哎呀!刺拳变前手勾拳居然被你看出来了!”
“我第一次挨你的打,不就是这一招?”
陈光得意一笑。
“兄弟,别太得意。我告诉你,咱们对练的,还是一些单拳。单拳你马马虎虎,算是入门了。但是,我告诉你格斗的精髓在于组合拳。组合拳的基础你知道么?”
“罗哥说说呗。”
陈光还真没练到这个阶段。他练这个两个多月,主要是体术锻炼,减肥,而格斗术并没有正式开练。
“原地前手直拳和后手直拳组合,上步前手直拳和后手直拳组合。这是组合拳的基础。”
“这个我没练过,要不罗哥你教我?”
陈光一脸期待。
“哈哈哈,你小子。今天可套了我不少东西。行,今天认识了你哥高兴,我就教教你。”
罗志翔手把手教。
先是原地组合拳。
陈光跟着练,练了几十遍就能打出来。
但是上步前手直拳和后手直拳组合,是动态的,就难了,陈光总觉得缺点什么,连贯不起来。
罗志翔耐心指导了一番,让他不要急,一般人要练几个月才行。
他们一个教,一个学,一直到夜色上来。
“好了兄弟,我得回家了。如果明天我有空,咱们接着练。”
“那好,罗哥你快回去吧。”
罗志翔衣服搭在肩膀,一手拎着包走了。
陈光接着练,练了几十遍,在放慢了十倍的速度下,他终于勉强完成了一次上步前手直拳后手直拳的组合。
“成了。”
陈光心里高兴。
抬头看看时间又到了晚饭时间。
又能大快朵颐啦。
陈光移动硕大的身体,蹦蹦跳跳,像大灰熊,冲向电梯。
“你看那个胖子有意思啊。”
“疯疯癫癫的。”
“一个人傻乐个什么劲儿。”
这些人到底是不懂内心快乐的人。
晚饭没人打扰,陈光吃得双手全是油,满嘴全是油,才念叨着“吃饱了就很踏实”,扶墙出了食堂。
他以为就直接回宿舍睡觉了,谁知到了二楼,发现练武厅里依然灯火通明,一问别人,原来这里二十四小时开着,武者随时可以训练。
剑仙会馆真是财大气粗啊,这得浪费多少电。陈光感叹。他们家过了十一点就没开过灯。
他马上又有了新打算。
回到宿舍休息了一个小时,给家里打了通电话,又和张亮微信聊了聊,期间还询问了文洪几个问题,等消化得差不多,能自如行动了,陈光从宿舍出来,到了二楼的练武厅,他要补上下午没完成的锻炼量。
这时候二楼的人已经不多了,好些练武厅已经关了灯,还有几个在维护。
陈光先练格斗术。他决定每周在剑仙会馆的两天,都加练格斗术。练的比别人晚,就得比人多用功。
所谓的格斗家,就是通过把身体的各部位锻炼到极限,刺激肌肉、骨骼、神经等器官和组织,快速适应进化的线粒体赋予身体的运动新性状。
假如有钱的话,请基因格斗设计公司给自己设计一套基因格斗术,在基因格斗术的基础上,再使用虚拟训练系统,肯定效率更高,也会省去很多无用功。但是像陈光这样的穷人,没有钱,那就只能靠笨办法——多练,多琢磨。
经罗志翔点醒,陈光就明白,很多词语,很多话,不同行业的人都会用到,表面看起来一样,但其实是不一样的。格斗上的动作频率,与音乐专业的不同,与物理学讲的也有区别。
他得先从最基本的专业词汇开始,步法、身法、踢法、打法、摔法、冲撞法、地面技法,一一开始练起。
步法是其中的核心,最重要。如果说格斗是一本书,那步法就是最重要的一个词汇,它本身就有攻击和防御的作用,而且它还能把攻击、防御和闪避技能有效串接起来。
格斗中常用的有进步、退步、上步、垫步、纵步、跳步、闪步、换步、撤步、收步等基本步法。
陈光右脚在后,左脚在前,站好戒备式。
等全身放松,一切取得平衡后,他右脚略微发力蹬地,前脚也就是左脚向前迈进半步,落地之后,右脚跟进半步。这是进步。
他不停重复,一直重复了不知道多少遍,直到有一次不用脑子控制,直接下意识走出来一次进步,随后就连续如此。
“成了。进步入门了。”
真正收获了一种步法,陈光心中十分喜悦。
“再试着将进步和组合拳结合起来。”
戒备式开始,左脚前进,左直拳同时打出,左脚落地,腰部向左猛力拧转带动右拳打出后手直拳,身体带动右脚跟上一步。说的简单,但动作要一气呵成,才能把扭转力和前冲力叠加起来,发出更大威力,不然,散了架的进步组合拳,就破绽处处。
陈光下午的时候,放慢了动作,才完成了一次。而现在,他想提速时,一连几十次,却都没把后半部分与前半部分结合起来,老觉得手脚不像自己的,脑子命令右脚跟上,右脚老拖在后面。
他只能一点一点找原因,从前脚滑进前手直拳打出开始,一点一点找,看看身上哪个部位把力扭曲了。
经过无数次追溯,陈光终于发现问题所在,原来自己下意识里总是在腰胯扭转发力之后,右脚再跟上时,大脑习惯性多发一个命令,就不自然,僵硬得很。
其实,腰胯扭转发力和右脚蹬地发力并跟上应该是同一时间进行。这是关键,是枢纽。
那个大脑命令是因为动作被拆开成两步,而多出来的,根本不该存在。
找到症结,可是改就不那么容易了。他强行忘掉命令,让后脚跟上,但总是不行。
“继续练,练熟之后可能就没这一丝刻意之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