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宋丹丹曾谈及教育儿子的方式,她说:“我特别忙,一直就没管过他,始终是放养状态。”宋丹丹对自己这种宽松教育很是推崇,“儿子每天都在快乐地成长,这要比单纯的应试教育幸福得多。”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把“放养”这个词用在孩子的教育上。
所谓“放养”式教育,就是与时下的应试教育相对的,与很多家长争前恐后地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早教机构“圈养”起来的,迥然不同的另外一种做法。
在时下的应试教育领域内,浩瀚题海,不知淹没了多少“圈养”在教室里的莘莘学子。无数中小学生忙得天天补课,遨游题海,死记硬背,这使孩子们的创造性全被磨灭。近视眼大幅上升,豆芽菜屡见不鲜,亚健康提前出现。学生没有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结果只有一个:培养出一大批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圈养”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溺爱。现在有很多妈妈怕孩子和小伙伴玩耍染上“坏”习性,就索性把孩子锁在家中“圈养”。这样就免了妈妈对孩子从小缺少管教,太野蛮没教养的担心。在“圈养”还是“放养”的育儿观念上,妈妈往往愁上心头。在传统的德育观念中,好像乖孩子就是好孩子,好孩子就是要循规蹈矩、不为人先、不为人后……于是,多少妈妈恨不得把孩子放在眼皮底下,24小时监护。然而,教育专家指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缺乏自信和勇敢,缺少付出和挫折教育,童年成为了灰色,没有多少开心可言。
而相对“圈养”,“放养”似乎是一种更时尚、更科学的培养模式,因为越来越多的妈妈们会发出“孩子太累了”的心声。这个时期的孩子,应该根据自然天性发展,不必苛责他一定要学会什么,而是尽情地玩耍,开心就好,顺其自然,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有这样一位妈妈,她在儿子两岁时就曾尝试教儿子认字,一天教几个,全部可以记住。但孩子不知道学习认字的目的,反而不那么活泼了,所以她放弃了这个“教学计划”。于是,她开始放任孩子去外面玩耍,每年假期还专门送回乡下老家,孩子在那里打野仗,堆雪人,扔泥巴,爱干什么干什么,非常开心。她说现在孩子上学了,没有学坏,既不打架,也不骂人,仍旧是很爱学习的快乐小神童。
我个人非常赞成“放养”这个提法。我们知道,鸡,是“放养”的好吃,肉质鲜美。“放养”的鸡,因自由觅食的缘故,它可以吃到多样的有机质的食物,呼吸到新鲜空气,可以自由活动,不像“速成鸡”那样整天在棚笼里“圈养”,身子不能伸展,一日三餐,吃的全是混合饲料。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应提倡“放养”式的教育理念,就是任孩子自由发展,不要死读书,不做书呆子,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多看各种各样的书籍等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放养”式教育是以“开心就好”为基础,更有助于孩子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也有很多妈妈担心“放养”会让孩子变得放荡不羁。当然,这种担心是有必要的。我的同事,陶嫣的孩子今年刚升小学,本来她想好了要让孩子上些兴趣班度暑假,可是放假前的那段时间,因为工作太忙,陶嫣没有及时为孩子报班,没想到转眼到了7月,想给孩子报的班都已经满额,她陷入了焦虑之中。最后索性就把孩子“放养”在家,让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被繁重的学习压力打垮,让孩子过个自在的暑假吧!
但是,这样一来,孩子要么没命地玩,要么该睡不睡,该起不起,饮食无节制,打扰了正常的生活秩序。暑假作业马马虎虎,常常完不成。一个假期下来,不但没有什么收获,还可能造成体质下降,为此陶嫣很是犯愁。
可见,“放养式教育”并不是没有节制地完全放养,而要把握好度。“放养”并非“放任”,这种“放养”式教育不是撒手不管孩子。有的家长把“放养”当“不教养”,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打工赚钱的家长,为孩子提供的只是生活上的保障,而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一概不闻不问……教育专家认为,在现代社会,家庭教育中应尽量避免对孩子实行封闭式、隔绝式的“圈养”,也应摒弃无拘无束、放任自流式的“放养”——这都易导致孩子的合群性、合作性缺失,最容易形成问题儿童。
学龄前孩子的“任务”应该就是玩。“圈养”或“放养”都不利于儿童身心的成长。关键是要在“玩”中培养其规则意识,有的放矢地逐步引导。专家认为,孩子从小应有自己的同龄人群体,不要仅仅成为大人的“玩物”和附属品。妈妈应该像高明的教练,对孩子进行科学的“驯养”,才能塑造真正的千里马。
对此,现在有教育专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家庭教育,即自然教育。那么,什么是自然教育呢?顾名思义,就是让孩子亲近自然、与社会接触,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从而锤炼出了坚强的性格,使孩子对大自然和对人类更具博爱之心。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渐渐懂得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
童年应该和快乐等名。爱孩子,就不要把他永远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藏于温室之中。因为孩子迟早有一天要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面对未来的挑战。坚守“开心就好”的放养策略,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宽松的成长环境,孩子的路让他自己来走,这样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合格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