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文学创作中,魏国文学最为鼎盛。魏国文学,特别是以建安文学的繁荣作为这一时期的风向标。这既是延续历史的产物,又是汉文化发源地传承的产物。建安文人集团的主要人物就是“三曹”和“七子”。曹操处于政治领袖地位,他的诗文创作紧密联系着他的政治、军事斗争,表现了壮阔的胸怀和抱负,具有沉雄豪迈的气概,古朴苍凉的风格。曹丕、曹植兄弟是建安文学作家的核心,他们才华英发,诗、赋、散文各体皆能,作品最多。“七子”是当时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怀文抱质,各标其美。从创作态度来说,他们关心现实,面向人生,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汉末以来的社会变故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从情调风格上说,大多流宕着一种悲凉慷慨的基调。建安文学的这些时代特征,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受到后代作家和文学理论家的推崇,并被用来作为反对靡弱诗风的武器。
建安文学是三国前期文学,经过文帝、明帝两朝发展而为后期文学,即正始文学。这时期主要作家有何晏、夏侯玄、王弼等“正始名士”,及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竹林七贤”。代表正始文学主要成就的是嵇康的散文和阮籍的《咏怀诗》。
西晋文坛正如刘勰所说:“晋虽不文,人才实盛。”西晋王朝虽然不大重视文学,但仍然涌现了不少的人才。钟嵘在《诗品序》里就列举了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八位诗人,说他们不仅擅长诗歌,有的还兼长辞赋,或兼长骈、散文。其中,陆机、潘岳、左思都反映了西晋文坛的主要创作风貌。
东晋文坛流行的是玄言诗赋。这一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是陶渊明。陶渊明为贫而仕,由仕而隐,在官场里出入了几回,看透了官场的虚伪欺骗、污秽险恶,决心辞官,回到田园,过躬耕自资的生活,在艰苦清贫中砥砺自己的品格。他的诗写的就是自己从仕宦到归田的生活体会。
南北朝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时期,诗、赋、小说等体裁,在这一时期都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并奠定了它们在此后的发展方向。南北朝时期,文学家族的大量出现与门阀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文学乃至文化集中在少数世家大族手中,与政治权力一起世代相传。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看,魏晋南北朝文学出现的这些“新变”,与佛教在中土的传播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被誉为“元嘉之雄”的谢灵运,鲍照,与谢灵运同族亦称“小谢”的谢朓,集大儒名家编著《世说新语》的刘义庆,著作《文心雕龙》的刘勰,编纂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的萧统,完成举世无双地理名著《水经注》的郦道元等。
曹丕(公元187~226年),字子桓,曹操的嫡长子,母亲是卞夫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建安文学代表者之一。他继承父亲的魏王封号与丞相的大权,最终迫使东汉王朝的末代皇帝禅让,取而代之,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所著《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军旅成长,少有逸才
曹丕出生的那一天,有十三只大雁盘旋鸣叫于曹家大院上空。隆冬时节有此吉兆,曹操甚喜。生于军旅之间的曹丕,自幼娴习弓马,少有逸才,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之书,年仅八岁即能提笔为文。曹操因此把他与其弟曹植看做是最有出息的儿子。
汉代末年,三国纷争,长年征战。一日,曹操带领大军出征,三个儿子前来送行,曹植在随行谋士的暗示下,来到曹操的马前说,父王就要外出征战了,儿子不能伴随左右,为了预祝父王凯旋,我特意作了一首诗。接着,曹植开始朗诵自己在前一天夜里创作的诗词。果然,气势磅礴,非常大气。众人听完齐声喝彩,曹操很是受用,当即夸奖曹植诗作得好。曹彰也不甘落后,上前请示要求和曹操一起出征。大家看到曹彰早已披盔上甲,一副誓死追随的样子,纷纷出言赞扬,曹操当即表示同意。这时候,不远处传来一阵哭声,众人一看,那不是曹丕吗?曹操就让人将曹丕叫来问其何故,曹丕泪流满面地说,父王就要出发了,这一去少则三五月,多则有一年,父王不在时,谁来教诲我啊?而且今后很长时间不能和父王共享天伦之乐,因此很是伤心。曹操一听深受感染,不禁潸然泪下,并且好言安慰曹丕。
过人之处,以哭显智
在曹操未立世子之前,三个儿子都在寻机表现自己。曹操喜欢诗词,曹植就经常与之交流,曹彰则利用自己高强的武艺和曹操切磋。那曹丕怎么办呢?这时候,有人在曹操面前告发曹丕,说他不读书,还经常日睡三竿。曹操颇为生气,一天早上,他到曹丕府上暗访,却看到曹丕正拿着书本在院子内看书。曹操颇为疑惑,于是询向曹丕,曹丕顿时大哭,说:“父王,我是您的儿子,别人说什么您就信什么,您这么不了解我,我真是很痛苦啊!”曹操一听认为很有道理,就安慰曹丕,并表示以后将经常召见他,以了解其生活情况。曹丕这一哭,将自己一下子拉到了和曹植、曹彰竞争的同一起跑线上。
曹操想确立世子的消息传出以后,群臣认为曹植和曹彰的机会比较大,于是纷纷投靠到他们门下,形成了两大阵营。曹丕身边则鲜有人来献计献策。
曹丕什么也没有准备,而是跑到曹操面前痛哭流涕。曹操非常不解,就问,你为何跑到我这里哭泣啊?曹丕说:父王,我对世子的位置不像他们那么感兴趣,而是为了您和国家感到难过啊!曹操感到不解,又问:此话怎讲?曹丕说:父王要立世子,说明父王年龄大了,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在为自己以后的事做准备了,可是父王不在了以后,我们这个国家靠谁来治理啊!我们怎么能担负起这么大的重担啊?曹丕一席话说得曹操老泪纵横,更觉得曹丕的可贵了:在别人为世子位置竞争的时候,曹丕却能想到我的身体,说明他重情重义;他想到了我离开人世后这个国家如何治理,说明他有政治远见。
就这样,曹丕在争夺世子的竞争中占得先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他靠拢,并促使他最终登上世子的宝座。
逼迫禅位,自立大魏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魏武帝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为魏王、丞相、冀州牧,他对外平定武威、酒泉和张掖的叛乱,从刘备集团手里收复上庸三郡;果断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积极调节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称帝奠定了基础。当年十月,曹丕立刻逼迫汉献帝禅位,登基为大魏皇帝。定国号为大魏,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定都于此。曹丕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下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限制了宦官的权力;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提倡节俭、薄葬,预作《终制》。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垄断。
植作《七步诗》,丕无地自容
曹植曾与曹丕争储,曹丕称帝后,曹植备受迫害,屡次迁封。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下面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他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其实七步赋诗本意是给曹植一个下马威,从曹丕日后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没有杀曹植的心思。
曹丕的文学有相当高的成就,是三国时代一位杰出的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
“文学成就”
在诗歌方面。代表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据考写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三郡乌桓期间,采用乐府体裁,开创性地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从“思妇”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末年战乱流离的现状,表达出被迫分离的男女内心的怨愤和惆怅。全诗用词不加雕琢,音节婉约,情致流转,被王夫之盛赞“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
在理论方面。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写于曹丕为魏太子时,文中要点有三:一是评价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文风和得失,“建安七子”的说法即来源于此;二是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认为作家的气质决定作品的风格;三是肯定文学的历史价值,“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点评”
曹丕是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领袖,对建安文学的精神架构起到关键作用,由此形成的“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曹丕命令刘劭、王象、缪袭等人编纂中国第一部类书《皇览》,开官方组织编纂类书的先河。其二,著有《典论·论文》,开创了文学批评的风气。其三,他创作的《燕歌行》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对后世七言诗的创作有很大影响。